怎样写好高三的材料作文,如何才能把握住主旨,使其立意正确,不偏题?

如题所述

在材料作文的时候,你要去理解短句,长的段落其实你可以省略。而主旨一般在第一和倒数两段。如果是短材料的话,注意把握其中出现的成语、谚语或第一人称语等,那会体现主旨。其实主旨容易把握,如何写好才是关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02
怎样使材料作文不离题偏题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限制性的加强。因此,强化审题意识提高审题能力已是大势所趋。文章符合题意,关键在行文前的审题立意。“题意”就是题目的宗旨、中心、观点、思想,审题就是弄清楚题目的基本观点和要求,从而为全文的构思找到一个恰当的起点,这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审题不清,便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很多同学有“审题恐惧症”,写起来心惊胆颤,写完后还惶恐不安。其实审题并不如想象中的难,这里就给大家谈谈保证材料作文审题不出错的步骤与方法。 认真读题,明确命题意图 一、读懂要求 1.分清是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中材料是引子,写作时可以“放大”,材料作文中材料是依据,写作时要“紧缩”。 2.分清是开放型还是闭合型作文。如“阅读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这便属于“开放型”,开放型立意范围更广,“求准”容易做到,可更多地“求深”、“求新”。如“根据材料主旨,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这便属于闭合型,是我们把握的难点,“求准”是关键。 3.明确其他要求,特别是文体要求——议论文或记叙文,限制性或提示性要求——如“联系现实”,当然还有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等等。 二、读懂材料 1.分清类型。首先要对材料归类,看它属于什么类型,然后才能根据其特点确定思维走向。材料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叫事例型,对材料本身所述事实阐明看法;一类叫比喻型,对材料所影射、比喻的现象展开议论,如06年全国卷Ⅱ“乌鸦学鹰抓羊”的材料,寓言故事基本都属于此类型。 前者的事例又有单一型(一则材料),可以根据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来把握中心;正反对比型,则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概括;但中心往往侧重表现在正面材料上,反面材料只起到对比、衬托的作用;正面列举型,分析这类材料,应找到所列人、事、物的共同点,据此确定中心;反面列举型,要求进行辨析,进行正反说理。 2.整体把握。单一型的要从材料的主要对象、主要事件去考虑。有多个材料的作文,应先整体分析,找出其各个材料之间的契合点。 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学记》 爱因斯坦曾说过: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 英国作家萧伯纳也曾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这个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另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各有两种以上的思想。 分析以上材料,根据你的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如果只看前面两则材料,可能会立意为:朋友的重要性,友谊的重要性。但是再看第三则材料,则会发现,它的关键句是:思想重在交流。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这个观点与前两个观点是有交点的:学习上如果没有朋友进行交流,则会“孤陋寡闻”;找个“正直的严正的”朋友,才能进行正常的有益的思想交流。通过整体考虑可得出,这篇材料是谈思想交流的重要性的。 3.深入分析。分析贯穿于读题的始终,深入分析材料才能理解材料,才能拓展思路。深入分析是为立意的准确又上了一次“保险”。基本步骤为:找关键句(或画关系图)——找隐性信息——概括归纳——联想联系——确定观点。 再如以下材料: 周星驰曾说自己资质平庸,其所以能取得今日的成就,全在于他甘作他人的“Tee”,“Tee”即高尔夫运动中所使用的球托,插在草地上用来托起高尔夫球。只有使用“Tee”,球才能打得远,打得准;甘作他人的“Tee”,同时善于使用他人的“Tee”,人生才容易成功。 材料中的关键句是:只有使用“Tee”,球才能打得远,打得准;甘作他人的“Tee”,同时善于使用他人的“Tee”,人生才容易成功。“Tee”的作用在于托起球,其比喻义可为:支撑、扶持、帮助等。以下三种思路都是可以的:甘做他人的支撑,自己才更容易成功;充分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更快成功。或甘当垫脚石,善用铺路石,人生才更容易成功(帮助他人,同时借助他人的帮助,人生才更容易成功)。 回到材料、引用材料 一、回到材料 读题后,观点基本确定,这时要“回到材料”进行检验。如下列这个材料: 一位师范大学的女生,毕业后来到山村做了一名小学教师。 有一年,她接到一笔捐款,她没有把钱用在“现实问题”上,比如增添一些新的教学用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而是在其他老师反对下,将全班孩子“奢侈”地带到了深圳让孩子们第一次走出了山旮旯,亲身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 面对记者的一大堆问题,那位年轻的女教师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话:“我们那里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 请全面理解上面的材料,以“山外有高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夹叙夹议的文章。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但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有同学拟出了以下观点:人不能自大,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回到材料中一看,前者与后者都没有从材料出发,而是从头脑中的固有观念出发,这是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的大忌。特别提醒一下,题目不要轻易用成语或俗句,因为他们有固定的含义,用作标题容易产生偏差。不要选用大的命题,因为这样不易写好,如上文的第二个观点,这属于哲学命题,二者关系不一定说得明白,即使说得明白也会有“掉书袋”、“术语太多”的弊病,要细化、具体化。 再看这个观点: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知道山外有高楼,我们才会找到奋斗的目标,产生激昂的斗志。回到材料辨析,这是准确的。 除了将观点回到材料检验外,文题、素材,都要放回材料中去检验,看它们是否与材料处在“同一战线”,为同一个观点服务。 二、引用材料 材料作文对引用材料的常见失误有: 1.通篇不引材料。整篇文章,没有一处是扣材料的,这怎么能算是材料作文呢?这样写,即使是立论正确的文章,分数也会大打折扣,甚至被误判。立论错误的,就更不用说了。 2.开头转抄材料全文或局部,然后,就一直没有再扣材料来写,或者是开头与中间都不引材料,只在结尾引一下材料。 要求在开头、行文中、结尾甚至标题中都“扣材料”,“点材料”。这样做乍觉得有点机械,但是只要灵活处理对材料的引用,明引与暗引相结合,一定会帮你少丢分,多拿分。 如开头,一般是“明引”要抓住材料重点进行概括,引出观点。行文中,可以用材料来帮助说理,很多同学喜欢用“就如材料中提到的……,或“否则,就如材料中的……”等来说理,除了利用材料进行类比论证或反面对比外,还可以将之与其他的道理、事实论证结合起来用。 这样的方法与步骤乍看显得烦琐了些,但是,对于强化审题意识,提高审题能力很有帮助,养成了习惯,这个思维过程在一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让你不再受“偏题、离题之苦”。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