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人为何把“爱新觉罗”改成那、肇、德、暴这些奇怪姓氏?

这是为何?

之所以满族人要把爱新觉罗改成那些特别奇怪的姓氏,这主要是因为满族人一开始是没有自己的语言的,因为他们只能根据蒙语自己制造了满语这种历史底蕴并不深厚的语言文化,而这种语言文化是注定无法经得起社会的变革的。


因此在顺治入关之后,一些满族百姓,因为感觉到用满语称呼太过麻烦,也便是悄悄地改成了简明的汉姓。而清朝的统治者对于民间私自改姓的行为是十分厌恶的。由于当时汉人的地位远不如满族人,因此这种行为也并没有成为大规模的行为。


但是在近代史上,辛亥革命之后,满族人的地位迅速下降,那些满族旗人因为害怕丢人,因此纷纷都改成汉姓。而那时候的满族老百姓改姓也是有的是为了图省事,直接将自己曾经的姓氏的第一个字作为汉氏姓氏,也有根据汉语的意义而改了其他姓氏的人,甚至也有人直接扔掉了原有的姓氏,直接用名字作为姓氏。

就比如著名的书法学家启功先生,他作为雍正皇帝的子孙是姓爱新觉罗的,但是因为他不愿再为满清皇族背负骂名,因此直接以自己的名字作为姓名。
而那些以老姓改汉姓的典型代表就是,富察氏改为富姓,纳拉是改为那姓。满族人改名字其实并没有什么讲究,毕竟清朝灭亡之后再尊贵的满族姓氏也是没有好处的,甚至有时候这些姓氏还成了一个累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6

那、肇、德、暴,满族人为何把“爱新觉罗”改成这些奇怪姓氏

大事小事齐分享

2019-06-14 07:02


著名歌手、亚洲天后那英是满族人,这是大家人所共知的事了。 那么还有哪些姓氏是从满族姓氏改过来的呢?据不完全统计,清末以来满族人改的汉姓多达数十个,为百家姓贡献了不少新鲜血液。

满族的姓氏现在很难见到了,似乎清朝一灭亡,什么爱新觉罗、叶赫那拉等无比辉煌的满人姓氏,一夜之间就没了。其实,满姓的变迁和消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满族最初没有自己的语言,努尔哈赤命人创制的满语,好多都是借鉴的蒙语。这样一种历史底蕴并不是很深厚的语言文化,注定了经受不起变革。大概在顺治入关定鼎中原时,有一些满族老姓,就因为称呼书写麻烦,悄悄地改了简明的汉姓。但这只是民间行为,也是极其个别的行为。

清朝统治者对民间私自改姓也十分警惕,《清稗类钞·高宗恶满人取汉名》中载: “高宗不喜满人渐染汉俗,满洲旧旗,有命名如汉人,以钮钴禄氏为郎者,深鄙之,恐忘本也”。但毕竟当时满姓是高贵的,旗人的政治经济待遇都高于其他民族,改姓只不过是图方便,没有形成风潮。

真正广泛而剧烈的改姓潮出现在辛亥革命之后。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提到,满族的老姓氏大批量在清朝末年消失。辛亥革命最初有极其强烈的民族革命性质,满族人被革命势力大量追杀,据不完全统计,满族的最高级别的群体——旗人,在清朝灭亡前大概有600余万人,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只剩下150余万。在如此巨大的生存危机面前,之前的改姓图方便的苗子,一跃萌发成长为满人保命的救命稻草。

居住在北京或者东北的旗人,由于数量极其庞大,与当地汉人数百年通婚,并没有被大量杀戮。但清朝灭亡后旗人失去了往日优厚的生活待遇,只能自谋出路。长期的优渥生活令他们丧失了谋生的本事,很多旗人怕丢人,纷纷改姓汉姓,不承认自己是无能的旗人。

还有一些满清皇室后代,深为帝制所累,不愿再为满清皇族背负骂名,也不愿再用满族老姓。比如书法名家启功先生,作为雍正帝的直系子孙,就明确表示自己不愿再姓满族曾经的第一高姓爱新觉罗。

满族老姓改汉姓也很有趣。有的图省事,直接把老姓第一个字取为汉姓,像章佳氏改为章,富察氏改为富,佟佳氏改为佟,纳拉氏改为那。如今娱乐界很多名人的姓氏都在其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

有的根据汉语译意改姓,比如钮祜禄汉译为狼,取其谐音为郎姓。尼玛哈汉意为鱼,就改为鱼姓。

也有的直接扔掉原有满姓,直接用名的第一个字为姓,像启功先生即此例。

同一个满族姓也能改为很多不同的汉姓。爱新觉罗氏在北京的很多改为金、罗,在沈阳的多改为肇、德,在辽阳的改为海。大概是各地风俗习惯不同,改姓也很随变。毕竟清朝灭亡后,再尊贵的姓氏也没有什么好处,有时反倒是个累赘,所以就不讲什么规矩,怎么方便怎么来了。

有一些满族改的汉姓,都是原来汉姓中没有的,如:肇、图、德、暴、呼、阿、西、布等,看到这些姓氏的人基本就可以断定,或是他们本人,或是其上代祖先,八成就是满族人。


第2个回答  2019-09-25
辛亥革命最初有极其强烈的民族革命性质,满族人被革命势力大量追杀,据不完全统计,满族的最高级别的群体——旗人,在清朝灭亡前大概有600余万人,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只剩下150余万。在如此巨大的生存危机面前,之前的改姓图方便的苗子,一跃萌发成长为满人保命的救命稻草。

居住在北京或者东北的旗人,由于数量极其庞大,与当地汉人数百年通婚,并没有被大量杀戮。但清朝灭亡后旗人失去了往日优厚的生活待遇,只能自谋出路。长期的优渥生活令他们丧失了谋生的本事,很多旗人怕丢人,纷纷改姓汉姓,不承认自己是无能的旗人。

还有一些满清皇室后代,深为帝制所累,不愿再为满清皇族背负骂名,也不愿再用满族老姓。比如书法名家启功先生,作为雍正帝的直系子孙,就明确表示自己不愿再姓满族曾经的第一高姓爱新觉罗。

满族老姓改汉姓也很有趣。有的图省事,直接把老姓第一个字取为汉姓,像章佳氏改为章,富察氏改为富,佟佳氏改为佟,纳拉氏改为那。如今娱乐界很多名人的姓氏都在其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

有的根据汉语译意改姓,比如钮祜禄汉译为狼,取其谐音为郎姓。尼玛哈汉意为鱼,就改为鱼姓。

也有的直接扔掉原有满姓,直接用名的第一个字为姓,像启功先生即此例。

同一个满族姓也能改为很多不同的汉姓。爱新觉罗氏在北京的很多改为金、罗,在沈阳的多改为肇、德,在辽阳的改为海。大概是各地风俗习惯不同,改姓也很随变。毕竟清朝灭亡后,再尊贵的姓氏也没有什么好处,有时反倒是个累赘,所以就不讲什么规矩,怎么方便怎么来了。
第3个回答  2019-09-25
和一些宗教信仰还有一些地区有关,不同的区域会有不同的名字,他们成功之后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这些,奇怪的名字,只是将原有的一些真的满足的人才会叫爱新觉罗。
第4个回答  2019-09-25
清朝统治者将爱新觉罗氏分为宗室和觉罗,以示血缘远近区别,同时将一些有功之臣赐姓为觉罗,如觉罗纳木泰(原姓舒穆禄)、觉罗吴拜(原姓瓜尔佳)等。清朝灭亡以后宗室多改汉姓,如金、廖、赵、肇、罗、艾、朱。而大部分皇室就改成了金,也有一些皇室改姓廖。觉罗一词在女真语里是"远方"的意思,后来,就演变成了远支,与宗室(uksun)区分开来,比如满语里外祖父(goro mafa)外祖母(goro mama)外孙(goro omolo),觉罗其实就是远支的意思。觉罗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姓gioro。

爱新觉罗氏族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上文也有说法说来自满语的"远支"。但其来源与历史上的汉人无大关联。有叙述说是来源自廖氏,此说法为有学者认为是谬误。廖字读Iiao,古音为lao,而觉罗在满语读gioro,辅音为g,与之无关。且清代时候的汉语"觉罗"读音和"廖"字读音除"罗"字相近外,相差甚远,但仍有欲攀关系者,改姓为"廖"。

此引一中古音查询器,可查询汉学家调查的中古汉语读音(为从隋唐到宋的读音),可自行查询。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