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如题所述

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出自南宋诗人卢梅坡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

卢梅坡存世诗作不多,与刘过是好朋友,以两首《雪梅》留名千古,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雪梅 

作者:宋 · 卢梅坡

(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译文:

其一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其二

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扩展资料:

好友刘过送卢梅坡:

《柳梢青·送卢梅坡》   宋 ·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译文:

回忆当年,你我同在京城,共饮菊花酒,同听悠远的《梅花落》笛曲。你我聚散匆匆,如云边孤雁,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

离别之后,让人怎么不伤心动情?梦里也曾几度相会,但是梦醒后,因为见不到友人,又失魂丧魄,六神无主,辗转反侧,无法安睡。后半夜的相思,心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友人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友人的舟旁。

卢梅坡是刘过在京城杭州交结的朋友,这首词是刘过为他送别时写的。它描写了送别的,尤其是送别后刘过对友人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写得情真意切,饶有余味。

赏析:

1、上片写离别之苦。前三句写聚,写饯别时对旧日交游的回忆。写聚,作者从两人的交往中选取了两件具有典型意义的活动加以叙写。

陶潜在《饮酒》诗中说:“秋菊有佳色,裘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泛菊杯深”化用陶诗,写在重阳佳节,他们共饮菊花酒,其乐陶陶的情景。深,言酌酒之满。一个“深”字,把他们畅怀酣饮的情形描写出来了。

2、下片写别后之思。换头三句先用设问句式加以提顿,直抒胸臆,铿锵有力,说明卢梅坡走后,不能不使人“伤情”,然后用“魂飞梦惊”四字,说明他是如何“伤情”。“魂飞”,写他因友人离去而失魂丧魄,六神无主:“梦惊”,写他为不能再见到友人而辗转反侧,无法安睡。

前边用“几度”二句加以总括,就把作者“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秦观《菩萨蛮》),希望梦见友人但又怕醒来只是一梦的复杂感情描写出来了,真可谓情深意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卢梅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2

人生哲理: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雪梅·其一》

作者:卢梅坡  朝代:宋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对照: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扩展资料

《雪梅》赏析:

诗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

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评章”即评价。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却没有梅花的香味。“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前人已经注意到梅与雪的这些特点,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但是此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比输事物各有短长,这既可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又可体现矛盾的特殊性.从人生哲理来看,就是应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或他人,既能看到自己或他人的短处,更要看到自己或他人的长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0-16
《雪梅》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第4个回答  2019-10-09
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雪梅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雪梅这首诗揭示了人各有所长有所短的道理。诗人通过梅雪争春的情景,告诫人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正确的生活态度。卢梅坡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与刘过是好友。他的两首《雪梅》流传千古,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人们反复品味。第一首《雪梅》写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

雪梅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雪梅》揭示了人各有所长短,要有自知之明的人生哲理。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卢梅坡之手,是七言绝句。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诗人们难以写评判文章。梅花差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创作背景显示,《雪梅》是南宋诗人卢梅坡在宋末的一个初春之日赏玩时写的...

雪梅》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雪梅》这首诗通过梅与雪的对比,揭示了事物各有短长的道理。梅和雪在颜色和香味上各有千秋,梅虽然在雪中显得不如雪白,但雪却无法与梅的清香相比。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即任何事物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而且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即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从人生哲理的角度看,这首诗告...

雪梅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雪梅》揭示了人各有所长短,要有自知之明的人生哲理。一、出处 《雪梅》是南宋诗人卢梅坡创作的七言绝句。二、原文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三、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诗人们难以写评判文章。梅花差雪花三分晶莹洁白...

《雪梅》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雪梅后两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雪梅其二后两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雪梅》的后两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通过梅花与雪花的对比,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不足。这不仅是对个人的认识,也是人际交往中的智慧。它教导我们应以谦逊的态度看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同时也要懂得欣赏和借鉴他人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

卢梅坡的《雪梅》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比输事物各有短长,这既可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又可体现矛盾的特殊性。从人生哲理来看,就是应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或他人,既能看到自己或他人的短处,更要看到自己或他人的长处。

雪梅(其一)这首诗蕴含着什么样的哲理
1. 雪梅的争春描绘了一个场景,诗人通过这个场景告诫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有自知之明。2. 在《雪梅·其一》这首诗中,诗人卢梅坡用梅花和雪花的对比,表达了人应取长补短的哲理。3. 诗中的梅花和雪花各自认为自己占据了春天的美,诗人却指出,只有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才能构成...

雪梅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首诗的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将梅花与雪花赋予了人的情感与竞争意识,生动展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次句则表达了诗人在两者之间的评判之难,展现了其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审美视角。总的来说,《雪梅》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既要看到他人的...

雪梅后两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雪梅》的后两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深刻地揭示了人各有所长的道理。这不仅是自然界中梅与雪的对比,更是对人性的一种隐喻。它告诫我们,在认识自己时,应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不避讳自己的短处;在评价他人时,应善于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这种态度,是人际交往中的智慧...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