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全诗的读音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这首诗有几个字的读音我都点不清楚,能否帮我解惑?
1、于我归处的“我”,我看有的文章里标注的是读作“he”,通“何”,但是我查不到“我”字还有“he”这个读音,而且我所找到的这首诗此句的翻译都是“我的归宿在何方”,这样翻译的话,那么读“wo”也说得通。这里有点迷惑,可否详细为我解答一下。
2、蜉蝣掘阅的“阅”,既然是通“穴”,洞穴的意思,那么读音是不是也应该读作“xue”?
3、于我归说的“说”,我查到有三个读音,(1)读作“shuo”,就是用话来表达意思,如“说话”;(2)读作“shui”,用话来劝说别人,如“游说”;(3)读作“yue”,就是通假字,通“悦”,如“不亦说乎”。而这首诗里的“说”字要表达的是停息,止息的意思,那么应该读作什么呢?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fú yóu zhī yǔ,yī cháng chǔ chǔ。xīn zhī yōu yōu, yú wǒ guī chù。)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fú yóu zhī yì,cǎi cǎi yī fu。xīn zhī yōu yōu, yú wǒ guī xī。)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fú yóu júe yùe, má yī rú xǔe。xīn zhī yōu yōu, yú wǒ guī shuō。)
【注释】
蜉蝣之羽:以蜉蝣之羽形容衣服薄而有光泽。蜉蝣:一种昆虫,寿命只有几个小时到一周左右。
楚楚:鲜明貌。一说整齐干净。
於(音wū乌):通“乌”,何,哪里。
采采:光洁鲜艳状。
掘阅(音xué穴):挖穴而出。阅:通“穴”。
麻衣:古代诸侯、大夫等统治阶级日常衣服,用白麻皮缝制。
说:(音睡):住,居住。
【译文】
蜉蝣的羽啊,像穿着衣裳鲜明楚楚。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处?
蜉蝣的羽啊,像穿着衣衫修饰华丽。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息?
蜉蝣多么光泽啊,像穿着礼服洁白如雪。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结?
简介:
《蜉蝣》,《诗经·曹风》的一篇。为先秦时代曹地汉族民歌。全诗三章,每章四句。蜉蝣是一种渺小的昆虫,生长于水泽地带。幼虫期稍长,个别种类有活到二三年的。但化为成虫,即不饮不食,在空中飞舞交配,完成其物种的延续后便结束生命,一般都是朝生暮死。蜉蝣又是漂亮的小虫。它身体软弱,有一对相对其身体而言显得很大、完全是透明的翅膀,还有两条长长的尾须,飘舞在空中时,那姿态是纤巧而动人的。而且,蜉蝣喜欢在日落时分成群飞舞,繁殖盛时,死后坠落地面,能积成一厚层。因而,这小东西的死,会引人瞩目,乃至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鉴赏:
二千多年前,敏感的诗人借这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和对于终须面临的消亡的困惑。
说起来,是“人生百年”——或者往少说,通常也有几十年。但相比于人对生命的贪恋程度,这远远是不够的。而且,人作为自觉的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就意识到死的阴影,于是人生短暂之感愈益强烈。当然,活着是美好的,而且人与其他一切生物不同,他们懂得以人的方式来装饰自己,懂得追求美的姿态。然而放在死亡的阴影下来看,短暂生命的装饰与姿态,实也是最大的无奈与最大的哀伤。于是,蜉蝣的朝生暮死的生命过程,它的弱小、美丽,以及它对自己鲜明的羽翼、鲜洁的容貌的炫耀,被诗人提取出来描画成人的上述生存状态的象征。
这诗的内容简单,结构更是单纯,却有很强的表现力。变化不多的诗句经过三个层次的反覆以后给人的感染是浓重的:蜉蝣翅膀的小小美丽经这样处理,便有了一种不真实的艳光,那小虫的一生竟带上了铺张的华丽;但因这种描写之间相隔着对人生忧伤的深深感喟,所以对美的赞叹描画始终伴随着对消亡的无奈,那种昙花一现、浮生如梦的感觉就分外强烈。
这诗的情调自然是有点消沉的。但人一旦追问自己:“你是谁?你往哪里去?”深入骨髓的忧伤根本上是无法避免的。特别是在缺乏强有力的宗教的古代中国,由于不能对生死的问题给出令人心安的解答,人心格外容易被忧伤笼罩。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对死的忧伤、困惑、追问,归根结蒂是表现着对生的眷恋,这也是人心中最自然的要求。阮籍《咏怀诗》之七十一,写木槿花、蟋蟀、蟪蛄、蜉蝣这一系列短寿的生物在世间各自发出声音和光色,感叹说:“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但这也就是世界的基本面目。
《毛诗序》解说此诗,以为是讽刺曹昭公的奢侈,后人有赞同也有不赞同的。以蜉蝣来讽刺国君的奢侈,实在有点比拟不伦的感觉。不过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所传达的是贵族阶层的情绪,应无疑问。从曹国的特定背景来看,一则其地多湖泊,适宜于蜉蝣生存,一则其国力单薄,处于大国的威逼之下,这里的士大夫也许因此对人生更多忧惧和伤感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07

    古诗就是这样,很多省略,“我”在这里面都省略掉了,翻译的时候再加上。建议查古汉语词典,而且因为版本的原因有的字查不到。

    如果你要按通假字度,那么全文都要这样读。

    不按通假字读,那么“我”还是wo,"阅"还是yue。

    读shui   大多数人这样读。如果你要研究,我建议看看论文《古汉语中的说》。论文不好下载的话,我可以发给你,留下邮箱

追问

就是说,这首诗里的“我”,既可以读作“he”,也可以读作“wo”,是吗?
你有那篇论文的话,麻烦发我一份吧,我对“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说”字读音,也有疑惑。
我的邮箱:496398268@qq.com
太感谢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