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在生产与消费方面同传统的艺术创造与接受有何不同

如题所述

  消费文化、消费社会的学术理论主要来自于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博得里亚的《消费社会》以及卢瑞的《消费文化》等,学者们在此基础上认为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能力相对于适度与节俭的传统生活方式而过剩,为了生产方式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就要不断地刺激消费,使大规模消费成为社会的基本生活方式”。[1]而对于消费文化的定义,学者们的观点则不尽相同。

尹世杰认为,消费文化“是消费领域中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们消费方面创造性的表现,是人们各种合理消费实践活动的升华和结晶。消费文化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2]王宁认为,“所谓消费文化,就是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消费符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这种在消费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行为和物品符号体系,就是我们讲的消费文化。”[3]肖浩辉则指出,“从广义上讲,消费文化是指消费物质文化和消费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消费文化就是消费在人们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包括消费哲学、消费价值取向、消费道德、消费行为、消费品味、消费审美、消费心理等,这是人们在消费实践中形成的反映消费特点和理解的观念形态的总和。”[4]

而笔者认为,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消费文化是社会文化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在消费领域所创造的优秀成果的结晶,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它包括物质消费文化、精神消费文化和生态消费文化。

物质消费文化简单来讲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上的消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商品的要求也随之愈加严苛,他们偏爱既实用又美观的商品,要求商品既具有功能性又不乏审美性。

精神消费文化是指为了达到提高消费者的文化知识水平、陶冶其思想情操、愉悦其情绪等目的而以精神产品作为消费对象的消费。精神消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由于精神消费是以精神产品为消费对象的,而精神产品是人们通过大脑的思维、科学的概念和艺术形象创造出来的,因此,对精神产品的消费,不仅要求消费者具备经济上的消费能力,还要求其具备必要的艺术鉴赏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文化修养和素质方面的能力。

生态消费文化是一种绿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同时也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又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行为。生态消费即为精神消费的第一性,突出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需要,这与传统的高消费所一味追求人的物质方面的需要有着明显的区别。生态消费文化的艺术性越强,对周围的人们越有感染力,从而使其获得心灵的放松。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转型和变迁,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出现了新型消费文化的大众群体,他们受消费主义观念的影响,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商品的需求超越其使用价值而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价值,因为其所隐含的文化选择与文化形态的属性令人们滋生一种高质量消费的骄傲。因此,今天的消费已经转换为一种社会性的价值趋向,甚至受到人们潜意识的自觉认同。消费文化的维度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并且受到现代技术、商业运作的催化,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笔者拟从消费文化导致审美文化的大众化和公共艺术的泛化两个方面具体来说明这一问题。

二、消费文化导致审美文化的大众化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第三次美学大讨论带动了审美文化的复苏, 80年代审美文化破土而出、茁壮成长。而伴随这种美学热,在哲学、美学、文学理论界,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得到认真对待,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开始进入学界视野,人的主体性问题被高度重视,审美意识形态的论说开始面世。在文学创作界,纯文学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在文学批评界,第五代批评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审美批评成为他们奉行的批评标准。在电影界,第五代导演开始亮相,一批具有探索性、先锋性、审美性的作品冲击并刷新了人们的视听感官。在翻译界,“美学译文丛书”、“走向未来丛书”等成为新一轮西学东渐思潮的先锋,人们的思想观念与审美观念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阅读界,一些高难度的哲学、美学著作成为人们手头的流行读物。因此,后来有人把20世纪80年代概括为“精神阅读”时期,以区别于20世纪90年代的“物质阅读”和新世纪以来的“功利阅读”。[5]

以上列举的现象可大体表明审美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势头,也预示着审美文化将有进一步走向昌盛的可能性。然而,事实并非所想的那样。“许多理论家认为,消费社会的出现是当今最重要的社会转型,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文化的基本生存景观。当然,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审美文化的社会景观和呈现样态。”[6]审美文化受到消费社会、消费文化的很大影响,渐渐趋向大众化,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审美主体的大众化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自古以来,审美只是上层社会和读书人才有的殊荣,而普通老百姓是与它无缘的。在当今时代,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经济收入大大增加,人民大众成为商品的主要购买者,与此同时,商品经济、消费文化的强烈冲击,使人民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激烈竞争带来的各种压力也日益增大。因此商品要想快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其外观设计、功能设计等都要迎合大众的口味,满足大众的审美心理,这样就出现了消费文化冲击下审美文化的大众化特质。“在弗洛伊德看来,本能的升华中极为重要的是审美升华。包括艺术创作和鉴赏在内的审美升华就是让人的原始本能欲望在审美体验中获得替代性的满足,并在这种替代性满足中缓解心理能量蓄积所造成的人的紧张、失望和痛苦。”[7]这就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所说的本我需要的本能欲望通过移置的途径发泄出来,从而消解人们内心的紧张和压抑。漂亮可观的商品通过这种移置的方法无声地起到了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消除人们内心痛苦的作用,不管人们意识到也好,没意识到也罢,他们都被吸引过来,不自觉地成为审美活动中的主体。

2、审美对象的大众化

在古典文化中,人们认为可以称得上是审美对象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似乎只有诗歌、诗词、戏剧、绘画、书法等才可称之为“美”,所以欣赏美的人也只是少数人的专利了。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社会整体转型,后现代思潮开始涌入,中国出现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是自由、多样且宽容的,它对多元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都表示认可。于是,大众文化日益膨胀,审美对象无限扩张。“审美与世俗格格不入的边界消解了,从广播、电视、VCD、DVD、Internet到报纸的电子版,甚至是霓虹灯烁动的街头海报,美附着在大众传媒中融化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8]审美活动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全方位展开:从交通、饮食、服饰、建筑、居室装修,到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美容、旅行,这一切生活内容无不蕴含着审美文化的因子。”[9]后现代文化使高雅艺术与大众艺术的界限消失,呈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审美对象的大众化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艺术化,而艺术好像也不那么神秘了,似乎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反映。

3、审美标准的大众化

自古以来,人们对美的事物的定义似乎都是比较单一的,符合某些标准就是美,反之即谈不上美。比如在中国,传统的美女的标准就是身材高挑、大眼睛、性格温柔、善良贤惠、落落大方。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女性美的界定,而现在并非只有这样才是美女,比如个性好、气质佳、有自己独到的人格魅力都可称为美女。同样对于其它事物的审美,也变得多元化,并没有单一的标准。一位学者在谈到审美时尚时说:“当一种审美时尚袭来之际,多数人会随波逐流,在审美时尚的冲击下,人们往往难以保持自己一贯的审美标准,而以时尚的标准为转移。因而,很多以往看来不在审美范围的对象,由于审美时尚的作用,也成了审美对象,尽管个人不一定能从中获得真正的美感。”[10] 因而,当彰显个性成为一种时尚时,人们固然不会拘泥于传统的审美标准,人们更崇尚的是张扬个性、感性娱乐。由此对于商品,其功能更重要的在于迎合大众的审美,刺激大众的感觉,能够彰显出他们内心所希望传达给别人的东西,如此便会激发起大众的购买欲而广受欢迎。这样的消费文化实际上是在无形中的把文化变成了商品,取消了商品与艺术品的分野,使艺术商品化。消费文化打破传统审美标准,导致审美文化的大众化成为必然。

综上所述,当前消费文化常常借助审美文化的包装来装点门面,从而逐步完成了对审美文化的挪用与改造,使审美文化大众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这种审美文化大众化会直接导致审美判断力的下降,继而导致欲望满足成为一切。因此,消费文化的重构和审美鉴赏力及判断力的恢复势在必行。

三、消费文化导致公共艺术的泛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与艺术理论的实践,公共艺术以多样化、多变化的附载形式大范围、大规模地进入城市公共环境中,成为城市公共空间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之走向泛滥的趋势。为什么会出现公共艺术泛化的现象呢?

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阿多诺指出了大众文化的一个基本特质,即大规模生产和消费的交换与流通的逻辑,这种文化特质直接导致了一种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使得人们的消费有时并不是为了合理地实际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被有意识地刺激起来的欲望所形成的需求,当前的消费文化似乎就呈现出这种态势。而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审美观念与现代时期的审美观念截然不同,它更多地诉诸于外在的形象,追求感官的愉悦,更倾向于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对其周围的事物进行审美关照,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并直接导致了公共艺术的泛化。简单的说,“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的品质”所充满,也就是说把原本平庸甚至粗俗的事物审美化或者将审美原则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从而把传统的高雅趣味向现代的大众审美风俗靠拢,使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跨越边界,进而填平了彼此之间的沟壑,这样,艺术所覆盖的领域就无限拓展开来,普通大众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觉得艺术那么高不可攀。而与我们最息息相关的公共艺术包括建筑、雕塑、游乐设施、庆典装置等所置身的环境和它们所具有的形象与视觉的特征,恰恰能够给予经过它周围的每一个公民平等的欣赏、评判或交流、互动的机会,例如德国艺术家约瑟夫•æ³¢ä¼Šæ–¯æ•°å¹´é—´åœ¨å¡å¡žå°”实施的种植七千颗橡树的持续行为艺术,奥登伯格创作的一些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大型冰淇淋蛋卷》,还有放置在巴黎拉•ç»´èŽ±ç‰¹å…¬å›­çš„一个一半埋在土里的巨大自行车雕塑以及当前的地铁站的公共艺术等,它们在形式上的多样化消解了传统艺术的神圣感,使艺术作品与公众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公共艺术与大众文化一样,成为一种共享文化,融入到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使平庸的日常生活呈现出一种审美化的景观,满足了大众的心理需求,同时使其精神得到愉悦,人们进而享受这样的公共场所,这就为公共艺术的泛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18
一、什么是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消费社会的学术理论主要来自于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博得里亚的《消费社会》以及卢瑞的《消费文化》等,学者们在此基础上认为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能力相对于适度与节俭的传统生活方式而过剩,为了生产方式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就要不断地刺激消费,使大规模消费成为社会的基本生活方式”。[1]而对于消费文化的定义,学者们的观点则不尽相同。

尹世杰认为,消费文化“是消费领域中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们消费方面创造性的表现,是人们各种合理消费实践活动的升华和结晶。消费文化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2]王宁认为,“所谓消费文化,就是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消费符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这种在消费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行为和物品符号体系,就是我们讲的消费文化。”[3]肖浩辉则指出,“从广义上讲,消费文化是指消费物质文化和消费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消费文化就是消费在人们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包括消费哲学、消费价值取向、消费道德、消费行为、消费品味、消费审美、消费心理等,这是人们在消费实践中形成的反映消费特点和理解的观念形态的总和。”[4]

而笔者认为,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消费文化是社会文化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在消费领域所创造的优秀成果的结晶,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它包括物质消费文化、精神消费文化和生态消费文化。

物质消费文化简单来讲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上的消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商品的要求也随之愈加严苛,他们偏爱既实用又美观的商品,要求商品既具有功能性又不乏审美性。

精神消费文化是指为了达到提高消费者的文化知识水平、陶冶其思想情操、愉悦其情绪等目的而以精神产品作为消费对象的消费。精神消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由于精神消费是以精神产品为消费对象的,而精神产品是人们通过大脑的思维、科学的概念和艺术形象创造出来的,因此,对精神产品的消费,不仅要求消费者具备经济上的消费能力,还要求其具备必要的艺术鉴赏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文化修养和素质方面的能力。

生态消费文化是一种绿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同时也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又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行为。生态消费即为精神消费的第一性,突出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需要,这与传统的高消费所一味追求人的物质方面的需要有着明显的区别。生态消费文化的艺术性越强,对周围的人们越有感染力,从而使其获得心灵的放松。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转型和变迁,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出现了新型消费文化的大众群体,他们受消费主义观念的影响,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商品的需求超越其使用价值而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价值,因为其所隐含的文化选择与文化形态的属性令人们滋生一种高质量消费的骄傲。因此,今天的消费已经转换为一种社会性的价值趋向,甚至受到人们潜意识的自觉认同。消费文化的维度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并且受到现代技术、商业运作的催化,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笔者拟从消费文化导致审美文化的大众化和公共艺术的泛化两个方面具体来说明这一问题。

二、消费文化导致审美文化的大众化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第三次美学大讨论带动了审美文化的复苏, 80年代审美文化破土而出、茁壮成长。而伴随这种美学热,在哲学、美学、文学理论界,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得到认真对待,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开始进入学界视野,人的主体性问题被高度重视,审美意识形态的论说开始面世。在文学创作界,纯文学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在文学批评界,第五代批评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审美批评成为他们奉行的批评标准。在电影界,第五代导演开始亮相,一批具有探索性、先锋性、审美性的作品冲击并刷新了人们的视听感官。在翻译界,“美学译文丛书”、“走向未来丛书”等成为新一轮西学东渐思潮的先锋,人们的思想观念与审美观念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阅读界,一些高难度的哲学、美学著作成为人们手头的流行读物。因此,后来有人把20世纪80年代概括为“精神阅读”时期,以区别于20世纪90年代的“物质阅读”和新世纪以来的“功利阅读”。[5]

以上列举的现象可大体表明审美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势头,也预示着审美文化将有进一步走向昌盛的可能性。然而,事实并非所想的那样。“许多理论家认为,消费社会的出现是当今最重要的社会转型,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文化的基本生存景观。当然,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审美文化的社会景观和呈现样态。”[6]审美文化受到消费社会、消费文化的很大影响,渐渐趋向大众化,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审美主体的大众化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自古以来,审美只是上层社会和读书人才有的殊荣,而普通老百姓是与它无缘的。在当今时代,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经济收入大大增加,人民大众成为商品的主要购买者,与此同时,商品经济、消费文化的强烈冲击,使人民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激烈竞争带来的各种压力也日益增大。因此商品要想快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其外观设计、功能设计等都要迎合大众的口味,满足大众的审美心理,这样就出现了消费文化冲击下审美文化的大众化特质。“在弗洛伊德看来,本能的升华中极为重要的是审美升华。包括艺术创作和鉴赏在内的审美升华就是让人的原始本能欲望在审美体验中获得替代性的满足,并在这种替代性满足中缓解心理能量蓄积所造成的人的紧张、失望和痛苦。”[7]这就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所说的本我需要的本能欲望通过移置的途径发泄出来,从而消解人们内心的紧张和压抑。漂亮可观的商品通过这种移置的方法无声地起到了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消除人们内心痛苦的作用,不管人们意识到也好,没意识到也罢,他们都被吸引过来,不自觉地成为审美活动中的主体。

2、审美对象的大众化

在古典文化中,人们认为可以称得上是审美对象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似乎只有诗歌、诗词、戏剧、绘画、书法等才可称之为“美”,所以欣赏美的人也只是少数人的专利了。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社会整体转型,后现代思潮开始涌入,中国出现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是自由、多样且宽容的,它对多元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都表示认可。于是,大众文化日益膨胀,审美对象无限扩张。“审美与世俗格格不入的边界消解了,从广播、电视、VCD、DVD、Internet到报纸的电子版,甚至是霓虹灯烁动的街头海报,美附着在大众传媒中融化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8]审美活动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全方位展开:从交通、饮食、服饰、建筑、居室装修,到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美容、旅行,这一切生活内容无不蕴含着审美文化的因子。”[9]后现代文化使高雅艺术与大众艺术的界限消失,呈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审美对象的大众化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艺术化,而艺术好像也不那么神秘了,似乎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反映。

3、审美标准的大众化

自古以来,人们对美的事物的定义似乎都是比较单一的,符合某些标准就是美,反之即谈不上美。比如在中国,传统的美女的标准就是身材高挑、大眼睛、性格温柔、善良贤惠、落落大方。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女性美的界定,而现在并非只有这样才是美女,比如个性好、气质佳、有自己独到的人格魅力都可称为美女。同样对于其它事物的审美,也变得多元化,并没有单一的标准。一位学者在谈到审美时尚时说:“当一种审美时尚袭来之际,多数人会随波逐流,在审美时尚的冲击下,人们往往难以保持自己一贯的审美标准,而以时尚的标准为转移。因而,很多以往看来不在审美范围的对象,由于审美时尚的作用,也成了审美对象,尽管个人不一定能从中获得真正的美感。”[10] 因而,当彰显个性成为一种时尚时,人们固然不会拘泥于传统的审美标准,人们更崇尚的是张扬个性、感性娱乐。由此对于商品,其功能更重要的在于迎合大众的审美,刺激大众的感觉,能够彰显出他们内心所希望传达给别人的东西,如此便会激发起大众的购买欲而广受欢迎。这样的消费文化实际上是在无形中的把文化变成了商品,取消了商品与艺术品的分野,使艺术商品化。消费文化打破传统审美标准,导致审美文化的大众化成为必然。

综上所述,当前消费文化常常借助审美文化的包装来装点门面,从而逐步完成了对审美文化的挪用与改造,使审美文化大众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这种审美文化大众化会直接导致审美判断力的下降,继而导致欲望满足成为一切。因此,消费文化的重构和审美鉴赏力及判断力的恢复势在必行。

三、消费文化导致公共艺术的泛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与艺术理论的实践,公共艺术以多样化、多变化的附载形式大范围、大规模地进入城市公共环境中,成为城市公共空间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之走向泛滥的趋势。为什么会出现公共艺术泛化的现象呢?

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阿多诺指出了大众文化的一个基本特质,即大规模生产和消费的交换与流通的逻辑,这种文化特质直接导致了一种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使得人们的消费有时并不是为了合理地实际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被有意识地刺激起来的欲望所形成的需求,当前的消费文化似乎就呈现出这种态势。而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审美观念与现代时期的审美观念截然不同,它更多地诉诸于外在的形象,追求感官的愉悦,更倾向于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对其周围的事物进行审美关照,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并直接导致了公共艺术的泛化。简单的说,“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的品质”所充满,也就是说把原本平庸甚至粗俗的事物审美化或者将审美原则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从而把传统的高雅趣味向现代的大众审美风俗靠拢,使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跨越边界,进而填平了彼此之间的沟壑,这样,艺术所覆盖的领域就无限拓展开来,普通大众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觉得艺术那么高不可攀。而与我们最息息相关的公共艺术包括建筑、雕塑、游乐设施、庆典装置等所置身的环境和它们所具有的形象与视觉的特征,恰恰能够给予经过它周围的每一个公民平等的欣赏、评判或交流、互动的机会,例如德国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数年间在卡塞尔实施的种植七千颗橡树的持续行为艺术,奥登伯格创作的一些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大型冰淇淋蛋卷》,还有放置在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的一个一半埋在土里的巨大自行车雕塑以及当前的地铁站的公共艺术等,它们在形式上的多样化消解了传统艺术的神圣感,使艺术作品与公众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公共艺术与大众文化一样,成为一种共享文化,融入到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使平庸的日常生活呈现出一种审美化的景观,满足了大众的心理需求,同时使其精神得到愉悦,人们进而享受这样的公共场所,这就为公共艺术的泛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