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1

欲:将要。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现多用来比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该句出自《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咸阳城东楼》

【作者】许浑 【朝代】唐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

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

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夜间。

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此诗首联扣题,抒情写景。“蒹葭”,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

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

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

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尾联作结,融情于景。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 ,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5

意思是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原诗如下

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代: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这首诗还有个题目叫“咸阳城东楼”。大约写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监察御史时。此时大唐王朝已处于严重危机之中,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农民起义不断,王朝摇摇欲坠。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登上咸阳城楼,心情沉郁,写下此诗。咸阳旧城,汉时称长安。与现在长安不同。隋唐以后的长安城向东南移了二十里建了新城。

他的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比如“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之类诗句,简直俯拾皆是,当然也包括上面提到的这首《谢亭送别》。可以说,许浑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湿人”。

宋人对于许浑的评价很高,把他提到与诗圣杜甫相提并论的高度,称为“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平心而论,许浑的诗比之于老杜,无论是境界还是格调都差了不止一个档次。老杜诗里那种气象万千的盛唐气象和忧国忧民的精神情怀,是包括许浑在内的任何一个晚唐诗人笔下都欠缺的。

许浑这样的晚唐诗人,通常更关心艺术形式上的精工典丽,诗歌题材偏于琐细,集中于个人感觉和情绪心理的抒发,总体来说意境浅狭,气格不高。只不过许浑们致力追求那诗歌的韵外之致,形成了或哀怨悱恻、或悲凉萧瑟、或幽艳细腻的风格,在艺术探索上倒也自有其可喜可观之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7-07

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拓展资料

一、全文

《咸阳城东楼》 

唐 ·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二、译文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

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三、赏析

诗人首联扣题,抒情写景:“高楼”,指咸阳城西楼,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

“蒹葭”,即芦荻(蒹,荻;葭,芦),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

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诗人有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

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

尾联作结,融情于景:“行人”,过客。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

四、作者简介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第4个回答  2019-02-17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思是:当山间将要开始下雨的时候,整座楼里面都已经布满了风声。现用来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该句来自《咸阳城东楼》

《咸阳城东楼》

作者:许浑 

创作年代:唐代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全文释义:我登上百尺高的高楼,不禁引起了我万里乡愁愁。 芦苇杨柳到处丛生,就好像家乡的沙洲。 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的边上,夕阳都已经沉落楼阁后面。 山雨即将来临的时候,满楼已经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 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肆意鸣叫于枯黄的夜间。 行走的旅人不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仍旧还在,却只见渭水不停的向东流逝。

扩展资料:


该首诗创作于唐朝时期,诗人历经辛苦,终于许浑考中进士,如意当上了监察御史,仕途得意。后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一天,他在秋天的傍晚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从楼上望去,只见太阳西沉,乌云滚来,凉风阵阵,于是即兴作诗,抒发自己的所见所知所感。

从表上看,这首诗写的是是实景,却传达出自己对于人生过去浮浮沉沉,飘零的一种特殊的感受,全诗的每一个字眼都蕴含了一种社会体验。

许浑作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门创作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主要特征,艺术形式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颇多,后人将他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来评价许浑 。

参考资料来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