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孟子的作品的特点

如题所述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 “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孔之道: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中,“仁”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的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曾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   孔子对“礼”非常重视。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厚葬颜渊;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①,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孔子虽不知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他做了齐国的吊丧正使,出使滕国,却始终不对副使谈及出使一事。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孟之道: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人准备伐燕,他说燕可伐。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梁襄王问他:“天下恶乎定?”他答道:“定于一。”襄王又追着问:“孰能一之?”孟子就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他又曾和梁惠王说过“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   孟子开始游说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合纵连横之季。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杀。虽然这时候的战事还没有像战国末季那样剧烈——凡是年龄十五岁以上的都要向防地报到,降卒四十万或四十五万一起坑埋——但是这时也不再是春秋时代竞技式的战争了。商鞅相秦,第一件事就是“令民为什伍”,即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在战场上骑兵既登场,步兵人数也大量增加。“斩首六万”,“斩首七千”,已经开始见于各国的纪录。孟子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这句话可能反映着当时各国备战的情况,也可以说是他对当时国君草菅民命的一种控诉。他所说的“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不可能是无的放矢。 孟子将名利看得淡似水,孔子追求符合“义”的富与贵。 参考资料:互联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2
孟子:

孟子自幼受儒家思想的熏习,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又“私淑孔门后学”,以继承和光大儒学为毕生追求,形成了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为主要内容的孟子学说,为儒家学说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民本: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先秦民本思想渊源已久,《尚书�6�1夏书�6�1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谷梁传�6�1恒公十四年》:“民者,君之本也。”孟子对民本思想给以系统的发展和阐述。民本思想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他明确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6�1梁惠王上》)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6�1尽心下》)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一统天下的决定性因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6�1离娄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6�1公孙丑下》)
  仁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在孔子仁政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建立起自己完整的仁政学说体系。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
  养民---一要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6�1梁惠王上》)“民之为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6�1滕文公上》)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6�1滕文公上》)二要使民以时。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就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6�1梁惠王上》)当时战争不断,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频繁的战争必然贻误农时,影响农业生产。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则反映了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的可贵思想。三要取民有制。他主张薄税轻敛,“取民有制。”(《孟子�6�1滕文公上》)“省刑罚,薄税敛。”(《孟子�6�1梁惠王上》)不能滥征,不能搞苛捐杂税。他把这看作是富民之道,说:“易(治)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6�1尽心上》)他把“什一之税”描绘为最理想的税制,认为这种十分抽一的税率不能再提高,而且还须根据实际收成情况而减征或缓征。他列举当时赋税繁多的情况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孟子�6�1尽心下》)征布、征粮,还要征劳役,三重负担加在一起,人民是不堪忍受的:“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孟子�6�1尽心下》)他要求对这种重税加以宽减,“君子用其一,缓其二。”(《孟子�6�1尽心下》)还骂那些自称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的所谓“良臣”是“民贼”。(《孟子�6�1告子下》)
  教民---向人民施以教化。他屡屡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6�1梁惠王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育之。”(《孟子�6�1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也。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孟子�6�1滕文公上》)他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从而达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6�1滕文公上》)
  王道:“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认为民本与仁政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实现“王道”这一目标。孟子所谓“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他列举商汤、周文王行王道的例子:“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6�1公孙丑上》)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6�1梁惠王下》)正因为孟子把实现王道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所以凡不以“王道”治国者,便都被他视为“罪人”,视为“独夫民贼”,遭到他的猛烈抨击。
  性善:在孟子思想中,性善论是其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与动物本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有道德,即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人们都有一种先天向善的能力,即“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其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6�1尽心上》)意思是说,人们无须乎学就会做的,这是他们的良能;无须乎用脑筋思考就知道的,这是他们的良知。两三岁的孩童,没有不知道爱他们的父母的,等到长大了,又没有不知道尊敬其兄长的。亲爱父母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为了使人们确信人性本善的结论,孟子进行了论证,提出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心向。此四种心向乃是仁、义、礼、智发生的根源。恻隐之心是仁发生的根源,羞恶之心是义发生的根源,辞让之心是礼发生的根源,是非之心是智发生的根源。而四人的四种心向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是属于善的品德。因此,人的四种心向是向善之心向,而人之向善之心向是根源于人性的,由此可知,人性当是善的。孟子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6�1公孙丑上》)在孟子看来,没有同情、羞耻、辞让、是非之心的人,简直不是个人。人有这种心向,就好比人有四肢一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6�1告子上》)仁义礼智这些美德,不是由外面给予或施加的,而是人本身就生而具有的,只不过人们不去想它罢了。
  孟子学说,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除了上述几点外,还有许多精彩而丰富的内容,如“养气”说,“人格修养说”,“尽心、知性、知天”说,“以意逆志”说等等。孟子学说对儒家学说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奠基作用,他与孔子学说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儒学思想发展的基础---孔孟之道,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 孔子:

孔子思想形成的原因概括为:(1)春秋时代的需要。(2)历史文化的积累。(3)生活实践的升华。孔子思想体系的特点总结为:一是体仁,二是中庸,三是修礼,四是行道。孔子学说是仁学,源于民本主义,其主要内容是继承西周以来的敬德保民思想;“礼”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直接来源。孔子的礼,大则治理国家之大法,小则为人处事之礼貌;无所不及的中庸思想,是孔子学说的哲学方法,也是孔子的唯物主义思想部分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辩证法在孔子思想中的典型运用;大同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织部分,寄托了孔子的远大政治理想,是孔子入仕行道,终生为之奋斗的最终目的。孔子军事思想尽管未成体系,但仍是很有价值的。孔子为了使鲁国立于不败之地,提出了“文事”“武事”兼备的著名国策。孔子十分重视军队的教育和训练,提出了“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的命题,不仅在理论上是正确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有效的。孔子又提出“足食、足兵”,这是其军事政治思想的中心。他又提倡“义勇”,所谓“义”实际也就是一定的政治观点问题,由此可认为他在治军上已开始重视政治思想教育。他还提出“征伐自天子出”的命题和主张,在古代军事思想史上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