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要设立内阁

原因

刚开始朱元璋觉得丞相权力过大 威胁皇权 所以用近20年的时间策划 终于一举颠覆了丞相这个制度!(也就是胡惟庸一案) 大权独揽 什么事都自己干 干到最后老朱平均一天要干400多件事 超级劳模也顶不住了 就建立了内阁 基本就是分割丞相的权利给多人
内阁是干什么的呢 明朝的政务流程是这样的 奏折交到皇上手中 皇上基本上除特大事件以外全部都转到内阁 让内阁票拟意见 然后发到司礼监 盖章完事!如果皇上下发的圣旨内阁觉得不妥 那他们有驳回的权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1
废丞相职位,设立内阁,无非是为了加大中央集权,提升皇帝的权利
第2个回答  2013-10-21
提升皇帝的权利加强统治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1
 内阁是在永乐时期建立的。
  永乐虽有洪武一样独揽大权的野心和实力,但一次又一次的远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想象一下从京师到漠北运送文书的荒谬),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就应运而生。
  内阁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宣德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虽有正统末年的反复,到成化、弘治之际,内阁在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正德荒嬉好战不亚于隋炀,却因为有杨廷和等阁老撑着未成大乱,经过嘉靖、隆庆的发展,万历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他的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
  永乐实际上是明朝最后一个成功的专制皇帝,在永乐以后,专制者必误国,分权者必振兴。中晚明的历史可以看出,只要内阁中人才济济,皇帝再怎么懒惰都无所谓(如隆庆);而内阁权力被虚化,被剥夺(如崇祯17年换52任内阁),那就是在勤政也是要亡国! 明朝时,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满清则与明朝不同,大臣们只是奉命办事,皇帝则往往是事必躬亲,因此勤政成为大多数满清皇帝的特点。 1402年,刚从自己的侄子手里夺过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成立内阁,这样,一个国事咨询机构正式建立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