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两个化学小实验。

要有实验材料和实验现象。
比较简单的。

1.花露水与水混合。

实验用品:花露水瓶一个(瓶颈细长,195 mL)、过期花露水约半瓶。

实验步骤:在空的花露水瓶里倒入约半瓶水,再慢慢倒入约半瓶花露水至瓶口,用大拇指堵住瓶口,把瓶子倒置,然后正放,重复2次,使瓶内液体混合均匀,观察液面是否低于瓶口。

实验现象:液面明显低于瓶口。

2、自制简易净水器

取一个空塑料饮料瓶,剪去底部,瓶口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将瓶子倒置,瓶内由下向上分层放置洗净的膨松棉、纱布、活性炭、石英沙、小卵石等,就得到一简易的净水器。

实验说明:①小卵石、石英沙要洗干净,小卵石、石英沙起过滤作用。②家中如果没有带导管的单孔塞,可以在瓶盖上打几个小孔替代带导管的单孔塞。③实验物品较多,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合作,如:家里有棉花的学生可多带些棉花。

3、石墨导电实验

把一根石墨电极或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在一起,接通电源后,灯泡是否发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实验说明:①从废旧干电池中拆取石墨电极,市场上6B铅笔芯不常见。②可利用手电筒里的干电池及小灯泡。③可用单面胶带纸把电池、铜丝、小灯泡等固定住。

4、鸡蛋壳与酸的反应

取一个小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然后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鸡蛋壳里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实验说明:①可以在家里制取澄清石灰水。有些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如波力海苔中的“强力干燥剂”。取一只玻璃杯,加入约半杯水,再加入一包“强力干燥剂”,用筷子搅拌,静置。注意观察生石灰与水反应时的放热现象。②家里没有玻璃片时可用小镜子代替。③还可以做澄清石灰水中吹入的实验。

5、自制汽水

在约500 mL的饮料瓶中加入2匙白糖和适量果汁,加入约1.5 g小苏打(碳酸氢钠),注入凉开水,再加入约1.5 g柠檬酸,立即旋紧瓶盖,摇匀,放入冰箱。半小时后,你就可以喝到清凉甘甜的汽水了。

6、葱汁写密信

实验用品:葱(两根)、毛笔、白纸、蜡烛

实验步骤

取两根葱,剪去它们的叶,留下葱白,用力挤出葱汁,然后用毛笔蘸葱汁在一张白纸上写字,过一会儿,葱汁干了,白纸上看不见字迹。要是把这张白纸放在烛火上烘烤,棕色的字会立即显现出来。葱汁能使纸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一种类似透明薄膜一样的物质,这种物质的燃点比纸低,往火上一烘烤,它就烧焦了,所以会显现出棕色的字迹来。柠檬汁、蒜汁、洋葱汁及醋等,都有这种物性,所以也能用来写密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6
在厨房里找到下列物品:
食醋(含有3—5%的醋酸
,最好是无色透明的白醋,这样便于观察现象,白醋含有6%醋酸)
苏打(主要成分是na2co3,做发面馒头要用的)或小苏打(主要成分是nahco3)
将苏打慢慢加入到事先倒入食醋的玻璃杯中,会有大量气体放出,产生大量泡沫,像啤酒倒出时的样子(加快了,泡沫可能会溢出)。
我上中学时经常在家做这个实验玩哦。反应方程式如下:
2hoac
na2co3
==
2naac
h2o
co2(气体)

hoac
nahco3
==
naac
h2o
co2(气体)
到药房里买一瓶外用消毒的双氧水,找个小药瓶,例如用完的眼药水瓶,装入半瓶双氧水,然后将少许香烟灰粉末加入小药瓶里;擦燃一根火柴,将火焰熄灭,把带火星的火柴梗伸入小药瓶里,可以看到火柴梗又复燃了!这是因为香烟灰可以起到催化剂作用,加速双氧水的分解,而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有助燃作用,可使带火星的火柴梗(或者点燃的卫生香、蚊帐)燃起明亮的火焰。反应式如下:
2h2o2==香烟灰催化==2h2o+o2(气体)
(至于香烟灰,你可以向抽烟的家人或邻居弄一点,实在找不到香烟灰,加点随处可见的尘土也可以作为催化剂哦,可别为了做这个小实验而去学抽烟啊!)
此外,我还摘抄到另外一个适合在家做的化学实验。
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
【实验原理】
淀粉(用面粉也可)溶液遇到碘会变成蓝紫色,这是淀粉的特性。而维生素c有还原性,能与蓝紫色溶液中的有氧化性的碘发生作用,使溶液变成无色。通过这个原理,可以用来检验一些蔬菜中的维生素c。
【实验步骤及现象】
在玻璃瓶内放少量淀粉,倒入一些开水,并用小棒搅动成为淀粉溶液。滴入2~3
滴碘酒,你会发现乳白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紫色。再找2
~3
片青菜,摘去菜叶,留下叶柄,榨取出叶柄中的汁液,然后把汁液慢慢滴入玻璃瓶中的蓝紫色的液体中,边滴入边搅动。这时,你又会发现蓝紫色的液体又变成了乳白色。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
第2个回答  2013-10-21
实验(步骤):把白醋倒到一个杯子里,然后放一个鸡蛋进去
化学式:2HAC+CaCO3=H2O+CO2↑+Ca(AC)2
现象:开始时鸡蛋表面出现气泡(CO2),鸡蛋在气泡的带动下浮在白醋的表面上;接着气泡破灭,鸡蛋沉在杯底.如此循环往复。到最后鸡蛋由于表面的碳酸钙与醋酸完全反应,表壳变软。
结论:酸能和碳酸盐反应,生成CO2,水和另一种盐。
第3个回答  2013-10-21
一、“美的冒泡的二氧化碳”
寒冷的冬天,同学们都喜欢让教室门窗紧闭可是带来的却是哈欠连连。从“科学”中可以知道,这其实是因为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太多的关系。加上近年来树木砍伐破坏严重,各种化石燃料的消耗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温室效应愈加严重。那么我们就这种常见的气体让孩子们探究身边哪些物质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吧。
1、实验目的:
(1)利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检验哪些物质可以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实验器材:
柠檬汁、醋、橙汁、肥皂水、食盐水、糖水、大理石、蛋壳、贝壳、米、面粉、苏打粉、pH试纸、滴管、烧杯、试管。
3、实验步骤:
(1)、利用pH试纸检验柠檬汁、醋、橙子汁、肥皂水、食盐水、糖水的酸碱性。
(2)、步骤(1)中的溶液各取10毫升,分别放入大理石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3)、改放入蛋壳、贝壳、米、面粉、苏打粉,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4、参考结果(本实验结果仅供参考):
(1)、利用pH试纸检验酸碱性:
柠檬汁 醋 橙汁 肥皂水 食盐水 糖水
pH值 3 4 5 10 7 7
酸碱性 酸性 酸性 酸性 碱性 中性 中性
(2)、检验下列反应是否有气泡产生:
柠檬汁 醋 橙子汁 肥皂水 食盐水 糖水
蛋壳 ○ ○ ○ × × ×
贝壳 ○ ○ ○(少量) × × ×
大理石 ○ ○ ○(少量) × × ×
苏打粉 ○ ○ ○(少量) × × ×
米 × × × × × ×
面粉 × × × × × ×
由此实验发现:大理石、蛋壳、贝壳、苏打粉和酸性物质可以反应产生气泡。
5、结论与思考:
(1)、pH试纸是九年级化学实验使用的一种常见用品,但是对于小学生,没有必要了解其指示酸碱性的原理,只须让他们注意观察试纸在遇到不同性质的溶液时表现出来的不同颜色,关注各种液体的差异性;对一些接受能力、观察能力强的孩子,还可以引导他们将颜色的改变与液体的口味联系、对比,得到第一手的感性信息。
(2)该实验的原理是贝壳(成分:CaCO3)、苏打粉(Na2CO3)、大理石(CaCO3)、蛋壳(CaCO3)可以和柠檬汁、醋、橙子汁酸性物质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由实验推论:凡含有(碳酸根离子)和酸(H+)作用皆可生成二氧化碳。这些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不需掌握的,但是教师却可以让孩子们根据实验的结果发现生活中酸性物质的特点,引导他们关注酸性的果汁和醋是有一定腐蚀性的,所以在进食相关食品之后要注意刷牙,减少龋齿的发生。
(3)本实验的根本目的,是让小学生掌握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去了解一类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对孩子们开展科学探究训练时注重控制条件、采集数据和对比实验。
二、“你也可以做豆腐西施”
有的孩子喜欢喝豆浆,有的孩子喜欢吃豆腐。可能有的孩子发现在豆浆里滴入几滴东西豆浆就凝固了,家长说那是加盐卤水,那么除了盐卤水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常见东西可以使豆浆凝固,豆腐是不是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制作呢?
1、实验目的
找出哪些物质可以使豆浆凝固,利用这些物质和方法做出不同口味的豆腐。
2、实验器材和药品
糖水、食盐水、柠檬汁、橘子汁、醋、苹果汁、番茄汁、汽水、苏打水、豆浆、牛奶、烧杯。
3、实验步骤
(1)先配制下列溶液:糖水、食盐水、柠檬汁、橘子汁、醋、苹果汁、番茄汁、汽水、苏打水(食用纯碱配制);
(2)分别利用石蕊试纸检验酸碱性;
(3)取十支试管各加入10毫升豆浆,分别加入少许(1)的溶液,观察豆浆的变化情形;
(4)把豆浆改成牛奶、热豆浆,重复步骤3;
(5)自制豆腐:取半杯豆浆,加入2汤匙食醋后,用筷子搅拌均匀,十分钟后以纱布过滤,就可得豆腐。
(6)重复步骤5,改加入其它液汁,可得到不同口味的豆腐。
4、参考结果:
(1)各种溶液的酸碱性
糖水 盐水 柠檬汁 橘子汁 醋 苹果汁 番茄汁 汽水 苏打水
蓝色石蕊试纸 蓝 蓝 红 红 红 红 红 红 蓝
红色石蕊试纸 红 红 红 红 红 红 红 红 蓝
酸碱性 中 中 酸 酸 酸 酸 酸 酸 碱
(2)豆浆、牛奶在不同溶液中的凝固情形
糖水 盐水 柠檬汁 橘子汁 醋 苹果汁 番茄汁 汽水 苏打水
冷豆浆固凝效果 不凝固 不凝固 成块状 细粉状 成块状 细粉状 成块状 细粉状 不凝固
牛奶凝固情形 不凝固 不凝固 胶状 细粉状 胶状 细粉状 细粉状 细粉状 不凝固
热豆浆凝固效果 不凝固 不凝固 细粉状 细粉状 细粉状 细粉状 细粉状 细粉状 不凝固
5、结论与思考
(1)之所以要做石蕊试纸的检验实验,关键是为了让大家发现能让豆浆变豆腐的液体有哪些共性和特性。
(2)日常生活中都以盐卤水加黄豆汁形成豆腐,但由本实验发现:豆浆、牛奶在酸性溶液中会凝固。其实在生活中,也会发现如果将果汁与牛奶混合想得到果味奶,却往往事与愿违,得到了很多凝固的“疙瘩”。所以教师也可以借该实验告诫同学们不要将果汁、“果珍”等与豆浆、牛奶混合饮用,以避免口感的影响和营养的折耗。
(3)从所得各种凝固情况对比,发现加入酸性物质后,热豆浆常快速凝固,颗粒较细;牛奶凝结效果较差,溶液形成胶状物质;冷豆浆则慢慢凝固结成块状,可见利用冷豆浆加入酸性物质是比较容易制成豆腐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