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在古文中的解释

"胡"在古文中的解释

古代泛指居住在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胡服|胡人|胡越。②泛指古代来自少数民族或外国的东西:胡琴|胡椒|胡萝卜。③没根据;毫无道理:胡来|胡闹|胡扯|胡作非为。④胡子,嘴周围及与鬓角相连的脸部长出的毛:胡子|胡须|山羊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12
泛指西域各族
第2个回答  2008-07-12
没有楼上说得那么复杂。
“胡”在古文中,就是“为什么”的意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7-12
胡 hú
<名>
(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胡,牛顄垂也。――《说文》。徐锴曰:“牛颔下垂皮也。”
狼跋其胡。――《诗·豳风·狼跋》。传:“老狼有胡。”
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汉书·郊祀志上》。师古曰:“胡,谓颈下垂肉也。”
又如:胡髯朗(羊的别名。胡,颈下垂肉;髯,须);胡皱(牛颔下松弛有皱纹的皮);胡袋(某些鸟类颌下的皮囊,也称喉囊)
器物上下垂如胡的部分。
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为胡
胡(胡、胡)hú
⒈〈古〉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族之统称:~人。~服。泛指我国少数民族的或外国的:~椒、~琴、~萝卜。
⒉乱,无理:~说八道。~言乱语。~作非为(肆无忌惮的做坏事)。
⒊文言疑问代词。什么,怎样:~为慕大鲸?~不归?
⒋〈古〉指兽颈下的垂肉。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