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禅杖有什么讲究?

如题所述

  锡杖(梵khakkara),为比丘行路时所应携带的道具,属比丘十八物之一。梵名音译作吃弃罗、吃吉罗、隙弃罗;又称有声杖、声杖、禅杖、鸣杖、智杖、德杖、金锡、杖。
  关于锡杖的由来,在《毗奈耶杂事》中说是为了比丘托钵时,不惊吓到施主家所为:“苾刍乞食入人家,作声警觉,拳打门扇,家人怪问。佛言:‘应作锡杖。’苾刍不解,佛言:‘杖头安镮,圆如盏口,安小环子。’摇动作声而为警觉。……至不信家,久摇锡时,遂生疲倦,而彼家人竟无出问。佛言:‘不应多时摇动,可二三度摇,无人问时,即须行去。’”
  其形状分三部分,上部即杖头,由锡、铁等金属制成,呈塔婆形,附有大环,大环下亦系数个小环。摇动时,会发出锡锡声。中部为木制;下部或为錞、鐏、铁等金刚所造,或为牙、角造。《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中说:“西方所持锡杖,头上唯有一股铁卷,可容三、二寸。安其錞管,长四、五指。其竿用木,粗细随时。高与肩齐,下安铁纂,可二寸许。其镮或圆或偏,屈合中间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铜、铁任情。”
  据《大唐西域记》卷二<洛阳伽蓝记>卷五所载,北印度那揭罗曷国存有佛陀所持的锡杖,其长丈余,以白铁作镮,旃檀为笴,盛于宝筒中。我国唐代有通身皆铁质,杖头安四股者,然义净以其为并非本制。日本现今则有二股六镮、四股十二镮等类,且大镮中心饰有宝珠、五轮塔、佛像等。
  ⊙锡杖的意义
  除了生活中所需,锡杖也有深刻有意义。在《佛说得道梯磴锡杖经》中说:“佛告比丘:‘汝等应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迦叶白佛:‘何名锡杖?’佛言:‘锡者轻也,倚依是杖,除烦恼,出三界故。锡,明也,得智明故。锡,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使故。锡,疏也,谓持者与五欲疏断故。’”
  而依锡杖的不同形状,也象征不同的意义。同经中说:锡杖有三錞,代表忆念三涂苦恼,则修戒、定、慧;念老、病、死三灾,则除贪、嗔、痴三毒等等。而四股者,则是断除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之轮回,或表苦、集、灭道四谛。
  十二环者,表十二因缘,通达无碍,三重四股,以念如来七觉意法,通錞钻八,用念八正道,二股是迦叶如来所制立也,令诸众生记念二谛:世谛、第一义谛,以立其义。
  ⊙锡杖的功用
  关于锡杖的功用可分三种:
  1、用于驱遣蛇、毒虫等物:如《四分律》卷五十二说:“诸比丘道行见蛇、蝎、蜈蚣、百足、未离欲比丘见皆怖,白佛。佛言:‘听捉锡杖摇。’”《十诵律》卷五十六中说:“佛在寒园林中住,多诸腹行毒虫啮诸比丘,佛言,应作有声杖驱遗毒虫。”这是说佛陀在世时,有比丘行于路上时,见到蛇、蝎、毒虫等物,心中怕怖,甚至有比丘被咬伤,于是佛陀说,应做有声的锡杖来遣散毒虫。
  2、比丘于街上行乞托钵时,用来警觉施主或预防牛犬:如《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说:苾刍到他人之舍乞食,不可打门,应摇动锡杖作声,以为警觉。又,《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亡财僧现>条中说:“言锡杖者,(中略)元斯制意,为乞食时,防其牛犬。”
  在日本,天台、真言等宗于法会时皆振短柄锡杖,唱梵呗,其认为振锡杖所发之音具有特殊咒力。而所唱梵呗亦称锡杖,为四法要之一,有九条、三条之分。九条有赞颂九节,又称长锡杖;三条则是诵赞颂九条中之最初二条及最后一条,亦单称锡杖。又,法会时,唱锡杖之头句,振锡杖之职众称为锡杖众。
  在密教,《大日经疏》卷六所载阿闇梨所传漫荼罗图位中,在释迦院列有如来锡杖菩萨,此系锡杖之拟人化。又,千手观音四十手中,有一手持锡杖,称为锡杖手。另外,八臂不空罥索菩萨、地藏菩萨等亦持此杖。
  ⊙锡杖的故事
  锡杖是比丘随身携带的器具之一,也留下许多故事。
  在《唐高僧传·僧稠传》中记载说:“僧稠前往诣见怀州西王屋山修法的途中,听闻两虎交斗,咆哮声响震动山岳,僧稠即以锡杖途中调解,于是两只老虎便各散而去。”
  在《传灯录》中也记载邓隐峰禅师的故事,邓隐峰禅师冬季居住于衡岳,夏日居止于清凉山。在唐元和年间,禅师登五台山,出淮西时,恰巧遇到吴元济阻兵违拒王命,官军与贼人交锋,打得不可开交,未决胜负。禅师心想:“我当去解除其患。”于是禅师就掷锡于空中,飞身于两军上空,两方将士看到禅师飞于空中,无不惊讶得张大了口,一时忘了打杖,各自散去。
  在禅门的戒律中,除了疯行者之外,一般的禅行者是不准显现神通的,以免惑乱众人。
  邓隐峰禅师示现神通之后,即入五台山,于金刚窟前示现入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5
是锡杖吧锡杖是梵语khakhara或hikhara的意译,音译为吃弃罗,又称声杖,智杖、德杖、金锡等,是僧侣所持用具,比丘十八物之一。 锡杖的原始用途可能是驱逐蛇或恶犬等。《四分律》卷五十二说:“诸比丘道行,见蛇、蝎、蜈蚣、百足,未离欲之比丘见之皆怖,白佛。佛言:‘听捉锡杖摇动,若筒盛碎石摇令作声,若摇破竹作声。’”《十诵律》卷五十六也有:“杖法者,佛在寒园林中住,多诸腹行毒虫,啮诸比丘。佛言:‘应作有声杖,驱遣毒虫。’是名杖法。”同时,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中义净云:“其意为乞食时防患牛犬。” 至于其他的功用,《毗尼母经》卷五和《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卷上均有明记,如僧侣生病或年高时可用来支撑身体,而《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四中提到,比丘乞食时,可于信者门前摇动,但不应摇动多时,二、三次即可,若无人应门,应即刻离去。可见也有用来叫门之用,“有声杖”之名盖本于此。又《毗尼母经》卷五说:“可于杖头置铁、或铜、或角。”而《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四也说:“杖端置如环金属,摇动作声,以示警觉。”即可于锡杖上装置金属的穿上小孔的扣环。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对亲眼所见的情况有更详细的报告:“西方所持锡杖,头上唯有一股铁棬,可容二、三寸。安其□管,长四、五指。其竿用木,粗细随时。高与肩齐,下安铁纂,可二寸许。其环或圆或匾,屈合中间,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铜铁任情。”简言之,在长短与肩膀高度相同的杖端,装上直径二、三寸的圆环,中央有五到八公分的铁棒。在离前端圆环约二寸的地方,装圆形或椭圆形的环,环的大小,可容纳大拇指,铁制或铜制不拘,数目为六或八个。 一般而言,锡杖分为杖头部(锡)、木柄部、石突(□)等。杖头部分,义净称为“□管”,或者以佛像或塔婆代替。大环呈心脏形,而其间加入小环。虽然义净说环可有六个或八个,但普通为六个。又由于要发出声响,因此环的原料多半是铁或铜(白铜)。柄部大多为木制,但也偶有铁制的。另外《锡杖经》还提到二股六环或四股二十四环的形制,前者是迦叶佛制,后者是释迦佛制。又《大唐西域记》卷二说:“如来锡杖,白铁作环,栴檀为柄,宝筒盛之。”杖头部分似乎是可以拆下来放于袋中的,《十诵律》卷五十六曾提到“杖囊”,并说:“佛听许以络囊盛杖,为爱护故莫令破失。”这应该是指杖头部分,而《大乘比丘十八物图》亦将杖头部及木柄部予以分离,且有锡袋的图示。另外杖柄部较短者,称为“手锡杖”,用于法会时,一边摇动,一边吟唱梵呗,主要用于天台宗及真言宗,常见的一般杖头有十股十二环。 锡杖又名智杖、德杖,因为《锡杖经》说,爱持锡杖可“彰显驾圣智”、“行功德本”。法师云游时皆随身执持锡杖。因此名僧挂单某处,便称为“住锡”或“卓锡”,即立锡杖于某处之意。诸山禅师法祖,更以振锡举杖,启示玄机,指点妙义。现在传戒时,更以锡杖为圣物,新戒们轮流扶持锡杖,这已成了传戒法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仪式。
第2个回答  2013-10-25
禅杖是铲的一种,佛教僧人多持之。长约五尺,通体铁制,两头有刃。一头为新月牙形,月弯处有四个小孔,分穿四个铁环,另一头形如倒挂之钟,长约7寸。尾端两侧各凿一孔,穿有铁环,柄粗寸余。禅杖两头均可使用。说起它就会想起《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使一条六十二斤重的浑铁水磨禅杖,为梁山泊步军首领,武艺极其高强。
  作为兵器的禅杖的主要使法有推、压、拍、支、滚、铲、截、挑、拨、劈、冲、摇等。
  ★※“禅杖”是禅门之中,在坐禅时用以警睡之具。释氏要览中说:“禅杖竹苇为之,用物包一头。令下座垫行;坐禅昏睡,以软头点之”。——用这种“禅杖”触击禅者,不会感受痛楚,但能苏醒精神,防止座中入睡。【禅杖】 (物名)以竹苇作之。以物包一头,坐禅有昏睡者。则以软头突之。十诵律曰:‘若故睡不止。佛言:听用禅杖。取禅杖时应生敬心。云何生敬心?言:以两手捉杖,戴顶上,应起看余睡者以禅杖筑。’资持记下二之三曰:‘禅杖竹苇为之,长八肘。下座手执巡行,有睡者点起付之。’今以泛称僧所用之杖也。刘基诗:‘过桥禅杖落,坐石袈裟袒。’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