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场上都有哪些阵法,薛岳在长沙会战用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古往今来,一个国家要想统一,或是扩大领土,战争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争取手段。现如今军队的制胜法宝大多是比对方更为精尖的武器,而古代则是靠着布阵,激发出军队更大的战斗力,在战役中占据优势。阵法最早出现于战国,当时著名的军事家孙膑的著作《孙膑兵法》中就曾提到。

至今流传下来的仍有十大阵法图,日军侵华战争时期,薛岳将军在长沙会战就曾用其中的招数重创过敌军。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十大阵法如何形成,如何破解。

首先是一字长蛇阵,士兵们的站位形似巨蟒,优势是灵活多变,可以像巨蟒一样将敌人围困,进而缠死。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队伍中战士的机动能力很重要,作战中只要限制住它的两翼机动能力,使其不能首尾相顾,就可破阵。简而言之就是:“揪其首,夹其尾,斩其腰!”

其次是二龙出水阵,将队伍兵分两路,队形顾名思义是摆成龙形。阵势一旦启动,将士们相互配合,攻守皆有,几乎无人能挡。但两条龙的队形不能混合,否则战斗力会降至低谷,所以为了保证队伍的完整性,阵中心的人必须武艺高强,只要打败了他,阵形也就破了。

接下来是天地三才阵,这是十大阵法中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先将将一字长蛇阵的头或是尾任意一端转过来,中间的队伍再往前走,就形成了天地三才阵。在天地三才阵原有的基础上,将两头撤回,就形成了四门兜底阵;互相穿插,变成希腊数字5的排列“V”,也是进攻与防守同时具备。

紧接着是六丁六甲阵,按照六丁六甲排列,将一半拉成线,一半变回四门兜底阵,就形成了北斗七星阵。


八门锁金阵则是对于环绕成一个圈,按八卦阵布阵,再分别留出八个形成方形的出口。

九字连环阵则是按九宫格排列,每个格内的士兵第二排与前一排的位置都相互穿插。

十面埋伏阵则在前面的阵法基础上根据地形、人数、天气等随意变换,无固定模式,通常是将敌人引到特定地点,然后将其击杀,里面可以设置陷阱、放毒,也可以刺杀。

抗日战争中的长沙保卫战第三场战役,日军调集了12万兵力、上百艘飞机舰艇,而我方的20万兵力早在之前的两次战役中消耗了数万人。面对悬殊的兵力以及武器,指挥官薛岳想到了古代军队的排兵布阵,从岳阳到长沙共有4条河,跟秦楚相争中章邯战役里的项羽面临的情况很是相似。

当时项羽决定引兵渡漳水,破釜沉舟,所用阵法被归为十面埋伏阵,薛岳将此演变为天炉战法。让兵力在作战地带,分布成网状,形成无数个小据点,然后以伏击、诱击、尾击等方式,逐步消耗日军兵力,以此打压他们的士气,同时将他们逼到最有利于己方地形,形成包围圈,给予其重击。

薛岳也因为在第三次长沙保卫战中,力挫日军,以少胜多而成名,我国的战史出版社还专门为他编写了一本名叫《天炉战》的书籍,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战略战术足以法天地之幽邃,穷宇宙之奥秘,为鬼神所惊泣,人事所难测”。由此可见,阵法无论是在古代战争,还是近现代战争都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