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常将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部分?

如题所述

原因有二:

一、春秋时期周王室仍然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各方诸侯虽然强大,但是仍然受着中央的管辖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在人们提起的时候,总是一起说起。但是总归会称之为“春秋战国”,而不是统一称之为“春秋时期”,又或者“战国时期”。之所以会一起提起,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是周朝到秦朝时期的过渡期。

 

而之所以又会区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因为在春秋时期的时候,周朝虽然已经衰落但是仍然是当时最为强大的一方势力,对其他各方诸侯仍然有着极大的约束力。可以说在春秋时期,周朝仍然是当时天下的主力,而其他势力虽然强大,但是也只不过是周朝的附庸势力。

 

二、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与春秋时期截然相反

到了战国时期,周朝已经彻底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周王室再也无力约束任何一方的诸侯,成为了一个傀儡的存在。而战国时期由于混乱,没有了周王室的约束,那些诸侯不必再遵守周王朝的各种规矩,开始了“胡作非为”。

 

这种“胡作非为”的行事方法与春秋时期截然相反,春秋时期人们虽然对周王室面和心不和,但是处处还是以“周礼”为标准进行行事的,哪怕是发动战争,也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而到了战国时期,人们将所谓“周礼”彻底的摒弃,发动战争也不再需要任何的理由,随意找一个借口,甚至不需要借口都可以。

 

所以综合而言,春秋战国虽然在整体上是属于同一时期的,但是由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社会本质的改变,使得有了“春秋”和“战国”两个小的时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9
春秋时期,东周王室虽然衰微,但名义上还是“王”,各个诸侯国虽然攻占杀伐不断,但是基本上还能以周天子为尊。
战国时期,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各个诸侯国纷纷僭越称王,无视周王室权威,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侯的爵位。
第2个回答  2020-01-19
鲁国史官记录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是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七雄”.“战国”因西汉刘向所编《战国策》一书而闻名。
第3个回答  2020-01-19
主要是跟孔子修订的《春秋》、和刘向编定的《战国策》这两本书有关,《春秋》,这书严格意义上是鲁国的史书,
第4个回答  2020-01-19
1这是因为据说孔子曾经编撰了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名为《春秋》,孔子所编的《春秋》用了一万六千字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这242年的历史。大体上和东周的前半段时间重合。于是东周的前半段就被称为春秋时期。
2而东周的后半段,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这两三百年之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列国纷争,这一时期大大小小的战争,没有谁能数得清了。所以,这段时间被称为战国时期。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