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字,该怎么读

如题所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字拼音(cuī)。

原文:

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鬓毛衰(cuī):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全句意谓口音未变鬓发却已疏落、减少。

扩展资料: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时。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回乡偶书二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8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念cuī。

鬓毛衰(cuī):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全句意谓口音未变鬓发却已疏落、减少。

原句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扩展资料:

白话译文: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

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参考链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9

衰(shuā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出自】《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诗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扩展资料

【作者】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8-18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衰究竟该读shuai还是cui?

首先说结论,应该读shuai。

然后分析为什么读shuai,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字音和字意。

字音方面,诗最重要的就是押韵,打油诗对联都要押韵,更别说对格律要求严格的唐诗了。

那么我们来看看律绝对于押韵是怎么规定的:“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衰作为韵脚刚好可以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很多人说读cui押韵,因为和第一句的“回”押韵,读起来也确实更顺口,但是我们看看上面的律绝规定,“二四句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也就是说“衰”和“来”是必须押韵的,“衰”和“回”却是可押可不押的,如果读cui,和“回”确实押韵了,但这不是必须押的,必须压的是“来”,shuai和cui哪个和“来”更押韵?当然是shuai了。

这里顺便说一下发音的变迁,唐朝时“回”“衰cui”“来”其实是都押韵的,在《平水韵》中这三个字同属灰韵;但是到了明清时候的十三辙,uai(衰shuai)和ai(来)属于怀来辙,而ui(回,衰cui)已经属于灰堆辙了;再到1941年国民政府的中华新韵(十八韵),2005年中华诗词学会的中华新韵(十四韵),ai和uai都属于开韵,ui属于微韵,这时候再把衰读cui就不合适了,因为和“来ai”压不上了。

也就是说贺知章写诗的时候衰是读cui的,而且这首诗是一二四句都入韵的,但是根据发音的变迁,我们为了保证律绝的二四押韵,只能读shuai了,这首诗变成首句不入韵了。很多人现在还是读cui,理由是按平水韵也就是贺知章写诗的古音来读,但是你把全诗28个字中的27个都按现代音来读,就把衰按古音来读是不是有些滑稽?如果非按平水韵来读,别的不说,请把“回”“衰”“来”三个字都发古音吧,这样才能保证原诗的韵律,否则二四不押韵就太可笑了。

然后说说字意。

衰 [cuī]〈名〉1.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毛边丧服。2.下,从上到下的次序 。〈动〉1.由大到小依照一定的标准递减 。2.减少 。

这是读cui时的全部释义,这些意思里只有减少能够接近诗的本意,但是鬓毛减少也可能只是单纯的脱发……而且作为减少使用的时候是动词,明显也不合适,难道找儿童问路的时候鬓毛也在减少着吗?

我们再来看看shuai的释义,太多我就不全列出来了,就列这一条:〈形〉2.人老时鬓发疏落变白。

这就很明显了吧,其实字意和字音一样,也是在发展的,很多文言文里的字和现在的意思已经不一样了,衰cui也是,这个读音里所有的字意都已经很少使用了,这个读音都要被淘汰了,2013版新编学生字典里衰只有一种读音了,那就是shuai,所以如果是学生的话,还是按shuai来读吧。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4
,是cui一声

“衰”字在现代普通话里有三种读音:
1.读suō,同“蓑”.《说文·衣部》:“衰,草雨衣”.经传古籍多作“蓑”,本是以草编成的雨衣,南方多用棕榈毛制作,俗称“蓑衣”.“衰”字这一音义,现代口语里已不用了,完全为“蓑”字所替代.
2.读cuī.常用的意义有二:一是指旧时的一种用粗麻布制成的丧服,后来又写作“缞”.《广韵·灰韵》:“缞,长六寸博四寸,亦作衰.”一是用于“等衰”,即由大到小依一定等级递减的意思,如《左传·桓公二年》:“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乡置侧室,丈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引申为减退.《广韵·支韵》:“衰,小也,减也,杀也.”这些用法多见于古典诗文,现在也很少用了.
3.读shuāi.衰微、衰落、衰弱等的意思.《论语·微子》:“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广韵·脂韵》:“衰,微也.”这也是现代常用的音义.
那么,“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字读音又是什么?读shuāi,还是读cuī?此处“衰”字的意义很明白,是指鬓毛减少,疏落,而不是衰老的意思.再从整首绝句的韵脚来看,与“衰”字相押的是首句“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回”和末句“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来”.此三字在“诗韵”即“平水韵”中属同一灰韵,它们的韵腹(主元音)和韵尾本相同,大抵都是ai,唯韵头(介音)开合有别.宋元以后,由于语音发生演变,北京话和其他许多北方话原灰韵的开口(即《广韵》的哈韵)字,如“该、开、、孩、皑、哀、胎、台、来、哉、猜、才、鳃”等,其韵母变读为-ai;而合口(即《广韵》的灰韵)字,如“瑰、盔、灰、回、桅、摧、衰、堆、颓、雷、杯、裴、胚、梅”等,其韵母则变读-ui或-ei.
因此,无论从字的意义或全诗的用韵来看,这句诗中的“衰”字自然当读为cuī.不仅我们在课堂上这样讲读,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的中学语文课本初中第一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编的《唐诗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4月第1版,68页)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1983年12月第1版,52页)也都注读cuī.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