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监察御史是几品官

如题所述

从七品。

诸承议郎,左、右正言,符宝郎,监察御史,直显谟徽猷、敷文阁,太常、宗正、秘书丞,大理正,著作郎,崇政殿说书,内符宝郎,正侍至右武郎,武功至武翼郎,和安至保安郎,翰林医官,合门宣赞舍人,太子中舍人、舍人、诸率府率,亲王府翊善、赞读、直讲,判太医局令,翰林医效、医痊,武骑尉,为从七品。

扩展资料

宋代监察机构的设立

宋代监察机关,沿袭唐制,中央设御史台,下设三院,《宋史·职官志四》说:“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

御史台设有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名义上是御史台的最高长官,但宋初不除正员,只作为加官,授予其他官员。检校官带宪衔的,有检校御史大夫。元丰改官制后,一并除去。因而御史中丞便成为御史台的真正长官,称为台长;副长官是侍御史知杂事。

御史官的职掌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上至宰相,下至一般小官,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官阶低而任殿中侍御史,或监察御史者,称“监察御史里行”。

此外,还设推官二员,专管审理刑事案件。三院御史上疏言事,评论朝政或弹劾官员,按规定必须先向中丞报告。仁宗时,刘筠任中丞后,御史言事就不必请示本台长官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代官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宋初沿袭唐代制度,监察御史为正八品上;元丰改制后,监察御史为从七品,定额为六人。

宋代御史台的长官是御史中丞,俗称“台长”。另置侍御史知杂事一人,作为御史台的副长官。御史台下属的监察官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若是以官卑者任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者,加“里行”,称殿中侍御史里行、监察御史里行。

而唐代所设的御史台最高长官——御史大夫,在宋代前期只是一种正三品的加官,元丰改制后升为从二品的职事官,但未授予任何人。

御史台的各官官品如下:
御史中丞:宋初正四品,元丰改制定为从三品。
侍御史知杂事:从六品,特赐五品服。
侍御史:宋初为从六品下,元丰改制后定为从六品。
殿中侍御史:宋初为从七品下,元丰改制后定为正七品。
监察御史:宋初为从八品上,元丰改制后定为从七品。

七品在后世看来是芝麻官,而在宋代则属于中级官吏的行列。打个比方,宋代的县令,属京京畿所在地的县令为正八品,其余普通县的县令只有从八品。而作为比县高一级的行政机构——州(相当于现在的市),其行政长官——知州一般由五、六品官员出任。可以看得出,作为从七品的监察御史,大致介于县令跟知州之间,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哪有这么大。。。
御史最大的官-御史大夫也不过从二品,监察御史只是个从七品的小官,还有个上司御史中臣是从三品

而从一品,二品的大官是枢密使,参知政事,太尉等。

宋朝的官职系统很复杂,有“官”“职”“差”的区别,所以在其位未必就管其事,有的时候二品官反而没七品官有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8-31
正二品或从一品。
第4个回答  2008-08-31
正二品或从一品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