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以少胜多,为什么有人说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是阻止了一个盛世的到来?

如题所述

《赤壁之战》一开篇就写当他“闻刘表卒”鲁肃便立即向孙权进言献策,此次进言主要有两点。一是荆州势在必夺。因为“荆州与国相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这在《孙子兵法》中叫“料敌制胜,计险远近,上将之道也。”。

二是抗曹必须联刘。鲁肃眼光敏锐,深知“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应“与结盟好,同心一意,共治曹操。”他又能审时度势估计到“备必从之”,他能深知时机之重要:“今不速往,恐为曹操所先。”这在《孙子兵法》中叫“伐交”。

周瑜“庙算”的主公式是《孙子兵法》中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八字名句,他用的分公式是《孙子·计篇》中的“七计”。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战争是我们从古至今都在讨论的一个话题,从古代到现在,我们一直都对于一些较为著名的战争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战争有着非常大的流血牺牲,也是因为这些战争有着一些非同小可的历史意义,所以被我们记住。然而在大多数的战争当中,最让人感到激动和兴奋的就是那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些战役如果从古时候来看,有一个就是我们经常会提到的赤壁之战。为何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之中,有人说赤壁之战的作用是阻止了一个盛世的到来,这些话的来源到底是什么呢?他背后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没有任何一个人对于战争的发生是感到开心的,毕竟只要有战争的地方,就有无辜的人受伤,也有一些我们无法预知的战后灾难一直会延续下来,但是有时候战争也是不可避免的。赤壁之战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之中经常会提到,毕竟这场战争所具备的历史意义是我们不可估量的。这个以弱胜强的战役,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也非常深刻,让刘备的军队有了一个休息和休整的机会,为他后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基础。可是这个在历史上有着极高评价的战争,却被人提出来说,其阻止了一个盛世的到来,这里面到底有着怎样的纠葛呢?

任何一个战争的发生都必须要有双方的加持,若是双方的实力太过悬殊,那么一场战争绝对会以压倒性的优势而胜利。然而在这场战争当中,刘备和曹操一直都处在对立面,然而赤壁之战之所以重要,就是这场战争严重的挫伤了曹操的锐气,从而使得自己的对手建立了一个非常强大的联盟。这个联盟让他无法实现所谓的统一,让整个局面变成了三足鼎立的状态,这种状态更是让自己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但曹操对于这场战争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但是从后来的历史发展上,我们能够发现这场战争,可谓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巨大转折点。

之所以我们会这样说,其实还是来自于一个假设,假如当时的曹操并没有失败,反而是获得了胜利,让对方全部都输掉了,那么整个中国很快就会成为曹操的天下,而这个统一也许就是意味着一个新的盛世的到来。虽然我们不能够确定,曹操是否会在全国一统之后继续实行,他在后来历史上做的那样的不称帝的这一个举措,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的统一往往会对整个国家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个统一对于曹操来说,一方面能够发挥他的能力和才干,另一方面对于整个百姓来说也是一种福利。

可惜我们都知道的是历史根本不容我们假设,当时的曹操并没有打败对方,反而是让自己的伤亡惨重、军队受挫,并且再也没有能力向南讨伐。刘备也凭借着这样一个机会彻底的翻了身,拿下了两个州之后成功的有了站起来说话的资本,孙权继续保持着自己的势头,向南继续扩展。从这时候开始三足鼎立的这样一个局面就此拉开,三者之间的较量也从未停止,但是这种势均力敌的较量,往往不能够以谁的压倒性胜利而改变,三分天下的局面就此而拉开。

我们通过后来的分析,能够发现一个国家能够被分成三份,其实是有着一定道理的。所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正是这样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能够将对方一举拿下的魄力,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不足,也是因为只要有任何一方想要打破这个平衡,另外两方就会形成一种联合势力,而1+1>2的道理在战争上也非常的适用,所以在这种三分天下的局势之中,整个中国也处于一个较为和谐的状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赤壁之战的失败的确是阻挡了曹操组建一个盛世的可能。

第2个回答  2019-09-24
《赤壁之战》一开篇就写当他“闻刘表卒”鲁肃便立即向孙权进言献策,此次进言主要有两点。一是荆州势在必夺。因为“荆州与国相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这在《孙子兵法》中叫“料敌制胜,计险远近,上将之道也。”(《孙子·地形篇》)。二是抗曹必须联刘。鲁肃眼光敏锐,深知“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应“与结盟好,同心一意,共治曹操。”他又能审时度势估计到“备必从之”,他能深知时机之重要:“今不速往,恐为曹操所先。”这在《孙子兵法》中叫“伐交”。
诸葛亮为解除孙权对战争前途的重重顾虑,为使孙权早下联刘抗曹的决心,用《孙子兵法》对曹操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庙算。一是“曹操之众远来疲弊”,连续作战,人困马乏,“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此语出自《孙子·军争篇》);二是“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这叫做知强弱之势,“知敌之可击”、“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孙子·地形篇》);三是刘琮军队新降被收编,荆州之民附曹,实乃被逼,非心服。这一条在《孙子》中叫“道”,放在“五事”之首,即“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曹操军心不服,民心不服,战又岂能不败?
周瑜“庙算”的主公式是《孙子兵法》中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八字名句,他用的分公式是《孙子·计篇》中的“七计”。他先估计我方(孙权方)之优势。 1.“主孰有道”?——“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2.“天地孰得?”——“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3.“将孰有能?兵众孰强?”——“兵精足用,英雄乐业。”然后他再估计敌方的劣势(“此数者用兵之患也”:1.北土未平,马超、韩遂“为操后患”;2.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3.“天又盛寒,马无稿草;4.“曹军不习水土,必生疾病。”经过如此细密的筹算,他向孙权保证:“瑜请得精兵数万,保为将军破之。”
他们都能熟知《孙子兵法》中的“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胜于强”的用兵道理,最后能以弱胜强,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兵非贵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孙子·行军篇》)另外,在赤壁之战中,黄盖的诈降是巧用《孙子兵法》的“兵不厌诈”、“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孙子·计篇》;黄盖的“火攻”,也是对《孙子·火攻篇》的灵活运用。
第3个回答  2019-09-30
因为如果赤壁之战曹操赢了,那么曹魏统一就是很快的结果,首先之后几十年不用打仗,不会出现历史上三国归晋以后,全国人口只有几百万的惨烈状态,其次,曹操是明主,用十几年的时间足以将天下治理好,形成一个新的盛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9-30
以少胜多是指军事上的。
政治上来说,赤壁之战实际上是阻扰破坏了中国的大一统机会,造成了之后两百百多年的分裂,直到隋文帝杨坚才重新统一中国。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