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肖邦的生平

谢谢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
全名: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法语)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 作曲家
代表作:马祖卡舞曲、圆舞曲
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b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 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生平
[编辑本段]
1810年3月1日,肖邦生于华沙郊区热拉佐瓦沃拉。父亲原籍法国,是华沙一所中学的法语教师,后来开办了一所为来华沙学习的外省贵族子弟的寄宿学校。母亲是波兰人,曾在一个贵族亲戚的家庭中任女管家。肖邦幼年时向一位捷克音乐家W.日夫尼学习钢琴,8岁时开始公开演奏。1824年师从德国音乐家、华沙音乐学院院长J.A.F.埃尔斯纳学习音乐理论。1826年中学毕业后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同时开始了他的早期创作活动,1829年毕业于该院。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运动走向高潮的年代,反对外国奴役、争取自由独立的民族斗争对青年肖邦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1830年3月肖邦在华沙演出了自己的早期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f小调),同年10月在告别华沙的音乐会上演奏了自己的另一部代表作《第一钢琴协奏曲》(e小调),均获得成功。11月2日肖邦携带一抔朋友们赠送的波兰泥土离开华沙,出国深造,从此永远离开了祖国。12月初在维也纳逗留期间得知华沙爆发起义的消息,他为未能参加这次起义而焦急。当时曾想返回波兰参加斗争,被友人劝阻,未能实现。次年初在赴巴黎途经斯图加特时得知起义遭沙俄镇压、华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强烈震撼,这些,都在他当时的创作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抵巴黎后,他放弃了去伦敦的计划,在巴黎定居,从事钢琴演奏教学和创作活动。在这里他除了与流亡巴黎的波兰侨民密切交往之外,还结识了西欧文艺界许多重要人物,其中包括波兰流亡诗人A.密茨凯维奇,德国诗人H.海涅,法国画家E.德拉克洛瓦,意大利音乐家V.贝利尼,匈牙利音乐家F.李斯特等人。这些交往对肖邦精神生活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特别是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关系,对肖邦的思想、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从1838年同居到1846年关系破裂,前后共生活了8年。从30年代初抵巴黎到40年代中期,肖邦的思想和艺术高度成熟,在创作上获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从1846年起肖邦的创作开始出现衰退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40年代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挫折,使对此一直抱着热烈期望的肖邦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打击,深深陷入了失望和消沉的情绪之中;同乔治·桑之间爱情的破裂,故乡亲人和挚友的相继去世,自己健康情况的不断恶化,这一切都给他的身心造成深深的创伤,加重了他的悲哀和孤独。1848年衰弱的肖邦去英国逗留了一段时间,从事短期的教学和演奏活动。在那里他为流亡国外的波兰侨胞开了最后一次演奏会。回巴黎后健康情况急剧恶化,1849年10月17日逝世于巴黎寓所,临终时嘱咐死后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安葬。

创作时期
[编辑本段]
肖邦的创作可分为4个时期,即华沙时期、华沙起义时期、在巴黎的全盛时期、晚期。
华沙时期(早年~1830) 这一时期的创作除少数作品外,在肖邦的整个创作中不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它是肖邦一生创作的起点,其中已经闪耀着民族感情和民族风格的光辉,这在他的《d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27)钢琴与乐队合奏的《降E大调大波洛奈兹舞曲》(1831)《C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 《F大调马祖卡舞曲》(1829)、钢琴与乐队合奏的《波兰主题幻想曲》(1828)和《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回旋曲》(1828)中都有鲜明的体现。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1830年作的两部钢琴协奏曲。这两部作品富于浪漫主义气质,对爱情生活的体验,对幸福的热烈向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明朗欢快情绪贯穿全曲。音乐富于民族民间彩,《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主题有质朴优美的马祖卡舞曲风格,《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主题则是一支带有强烈的克拉科维亚克舞曲风格的强劲、粗犷的旋律。
华沙起义时期(1830年末~1831年) 在这一短暂的时间里,肖邦的创作出现了一个飞跃。《b小调谐谑曲》(1831)写于逗留维也纳时期。起义激起的爱国热情同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既严峻又温存的音诗。《c小调练习曲》(别称《革命练习曲》,1831)《d小调前奏曲》(1831)则写于得知华沙沦陷之后,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同时期创作的《a小调前奏曲》则充满了迷惘、茫然的情绪,音乐构思奇特而新颖。
在巴黎的全盛时期(1832~1845) 在肖邦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音乐风格使他的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创作涉及到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从练习曲、前奏曲、马祖卡舞曲、波洛奈兹舞曲、夜曲、圆舞曲、即兴曲,直到结构更为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都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肖邦的绝大部分练习曲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其中《E大调练习曲》(1832) 《b小调练习曲》(1834)、《a小调练习曲》(1834)等最为突出。《E大调练习曲》是一首感情温存、深沉的哀歌,它的曲调属于肖邦创作的最优美的曲调之一,倾注了对祖国无限爱恋的感情。《b小调练习曲》则是一首充满了阴郁激愤情绪的作品。它的主题紧张强烈富于戏剧性,而它的中部却渗透着一种沉思宁静的悲凉气氛。在适宜于主要表现单一形象的练习曲体裁中,采用如此强烈的双主题对比的原则以造成尖锐的戏剧性冲突,这在肖邦的练习曲中也是不多见的。《a小调练习曲》则情感严峻,气势磅礴,全曲由号角性的简单音乐动机发展成为波澜壮阔的巨流,把音乐推向戏剧性的悲壮的高潮,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肖邦的3首奏鸣曲中,在内容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方面最突出的是《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1839),其中的第3乐章《葬礼进行曲》,寄托着对华沙起义中为民族解放而献出生命的烈士的哀思,是肖邦音乐中最脍炙人口的篇章之一。夜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于浪漫主义气质的体裁。他早年创作的夜曲深受英国作曲家J.菲尔德夜曲的影响,追求音乐风格的细腻、华美和典雅秀丽,有比较浓厚的浪漫主义感伤情调。流亡巴黎后创作的夜曲在内容上愈加深刻,音乐风格也更富于个性化了。他的《c小调夜曲》(1841)完全摆脱了菲尔德的影响,主题朴实无华、严肃而又悲哀,音乐的发展愈来愈富于戏剧性。它标志着肖邦已经将夜曲的创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大大地挖掘了夜曲的表现潜力,使它成为一种能容纳深刻社会内容的音乐体裁。肖邦的4首叙事曲全是这个时期创作的,其中有的是直接同波兰的民族史诗和民间传说相联系。如《g小调叙事曲》(1835)的创作是直接受到了波兰民族诗人密茨凯维奇的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启示。肖邦把握了为民族献出生命的英雄华伦洛德的深沉、严肃、大无畏的性格以及贯穿整个长诗的紧张的悲剧性气氛,将它们体现在严整的奏鸣曲快板乐章的形式中。《F大调叙事曲》(1839)则取材于同一位诗人的民间幻奇故事诗《希维德什扬卡》。原诗描写一个负心的少年猎人,由于背叛了爱情誓言终于受到了惩罚,被希维德什扬卡仙女拖入湖底。肖邦在这首叙事曲中没有企图去描绘或暗示原诗的故事情节,而是用高度概括的方法展现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情境,通过它们之间矛盾冲突的发展来揭示原诗的意境和感情气氛。波洛奈兹舞曲是肖邦在这个时期创作中民族精神体现得最为强烈的体裁。他早年创作的波洛奈兹舞曲中的那种注重外在华丽效果的倾向被一种深刻、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朴实无华、刚毅豪放的艺术风格所代替。肖邦或从波兰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中吸取精神力量,或从缅怀祖国光荣的往昔,悲叹今日沦亡的苦难中激励自己的民族感情,以抒发他内心的郁愤,振奋民族精神。《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1838)是一首胜利凯旋的颂歌,贯穿始终的管弦乐队般的丰满强大的音响,展现了古代波兰庆祝民族胜利时光辉灿烂的情景。《c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39)则是一首哀叹祖国沦亡的沉痛音诗,主题的感情基调是悲哀和压抑的,但丝毫没有感伤。《升f小调波洛奈兹舞曲》(1841)规模宏大,富于戏剧性,它同对波兰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情景的想象有联系。悲壮严峻的首尾部分同色彩暗淡、感情忧郁的中间部分形成对照,在波洛奈兹舞曲体裁中别具一格。《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1842)是同类体裁乐曲中性格最刚毅、豪迈,气势最宏伟、磅礴的一首。它的主题具有果断、刚健的节奏,热情豪迈的旋律以及明亮的大调式和声,体现着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豪杰的形象。乐曲的中部富于鲜明的造型性,马蹄声同号角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战马奔驰、月光剑影的古代沙场的情景。作曲家思古的幽情同现实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民族感情的巨流,不可抑制。
晚期(1846~1849) 这一时期肖邦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幻想波洛奈兹舞曲》(1846)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虽然在这里已经听不到像《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那样高昂、豪迈的声音,但它的那些由于对祖国、民族未来的某种憧憬而唱出的激昂慷慨的段落仍是极富于感染力的。《g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f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是肖邦最后的两部作品。前者是一首亲切、温存的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最后一点眷恋;后者在淡淡的哀愁中倾诉着对故国和亲人的最后思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08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
全名: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法语)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 作曲家
代表作:马祖卡舞曲、圆舞曲
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b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 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1810年3月1日,肖邦生于华沙郊区热拉佐瓦沃拉。父亲原籍法国,是华沙一所中学的法语教师,后来开办了一所为来华沙学习的外省贵族子弟的寄宿学校。母亲是波兰人,曾在一个贵族亲戚的家庭中任女管家。肖邦幼年时向一位捷克音乐家W.日夫尼学习钢琴,8岁时开始公开演奏。1824年师从德国音乐家、华沙音乐学院院长J.A.F.埃尔斯纳学习音乐理论。1826年中学毕业后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同时开始了他的早期创作活动,1829年毕业于该院。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运动走向高潮的年代,反对外国奴役、争取自由独立的民族斗争对青年肖邦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1830年3月肖邦在华沙演出了自己的早期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f小调),同年10月在告别华沙的音乐会上演奏了自己的另一部代表作《第一钢琴协奏曲》(e小调),均获得成功。11月2日肖邦携带一抔朋友们赠送的波兰泥土离开华沙,出国深造,从此永远离开了祖国。12月初在维也纳逗留期间得知华沙爆发起义的消息,他为未能参加这次起义而焦急。当时曾想返回波兰参加斗争,被友人劝阻,未能实现。次年初在赴巴黎途经斯图加特时得知起义遭沙俄镇压、华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强烈震撼,这些,都在他当时的创作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抵巴黎后,他放弃了去伦敦的计划,在巴黎定居,从事钢琴演奏教学和创作活动。在这里他除了与流亡巴黎的波兰侨民密切交往之外,还结识了西欧文艺界许多重要人物,其中包括波兰流亡诗人A.密茨凯维奇,德国诗人H.海涅,法国画家E.德拉克洛瓦,意大利音乐家V.贝利尼,匈牙利音乐家F.李斯特等人。这些交往对肖邦精神生活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特别是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关系,对肖邦的思想、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从1838年同居到1846年关系破裂,前后共生活了8年。从30年代初抵巴黎到40年代中期,肖邦的思想和艺术高度成熟,在创作上获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从1846年起肖邦的创作开始出现衰退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40年代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挫折,使对此一直抱着热烈期望的肖邦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打击,深深陷入了失望和消沉的情绪之中;同乔治·桑之间爱情的破裂,故乡亲人和挚友的相继去世,自己健康情况的不断恶化,这一切都给他的身心造成深深的创伤,加重了他的悲哀和孤独。1848年衰弱的肖邦去英国逗留了一段时间,从事短期的教学和演奏活动。在那里他为流亡国外的波兰侨胞开了最后一次演奏会。回巴黎后健康情况急剧恶化,1849年10月17日逝世于巴黎寓所,临终时嘱咐死后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安葬。
第2个回答  2008-08-06
全部资料:


1810年3月1日,肖邦生于华沙郊区热拉佐瓦沃拉。父亲原籍法国,是华沙一所中学的法语教师,后来开办了一所为来华沙学习的外省贵族子弟的寄宿学校。母亲是波兰人,曾在一个贵族亲戚的家庭中任女管家。肖邦幼年时向一位捷克音乐家W.日夫尼学习钢琴,8岁时开始公开演奏。1824年师从德国音乐家、华沙音乐学院院长J.A.F.埃尔斯纳学习音乐理论。1826年中学毕业后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同时开始了他的早期创作活动,1829年毕业于该院。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运动走向高潮的年代,反对外国奴役、争取自由独立的民族斗争对青年肖邦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1830年3月肖邦在华沙演出了自己的早期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f小调),同年10月在告别华沙的音乐会上演奏了自己的另一部代表作《第一钢琴协奏曲》(e小调),均获得成功。11月2日肖邦携带一抔朋友们赠送的波兰泥土离开华沙,出国深造,从此永远离开了祖国。12月初在维也纳逗留期间得知华沙爆发起义的消息,他为未能参加这次起义而焦急。当时曾想返回波兰参加斗争,被友人劝阻,未能实现。次年初在赴巴黎途经斯图加特时得知起义遭沙俄镇压、华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强烈震撼,这些,都在他当时的创作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抵巴黎后,他放弃了去伦敦的计划,在巴黎定居,从事钢琴演奏教学和创作活动。在这里他除了与流亡巴黎的波兰侨民密切交往之外,还结识了西欧文艺界许多重要人物,其中包括波兰流亡诗人A.密茨凯维奇,德国诗人H.海涅,法国画家E.德拉克洛瓦,意大利音乐家V.贝利尼,匈牙利音乐家F.李斯特等人。这些交往对肖邦精神生活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特别是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关系,对肖邦的思想、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从1838年同居到1846年关系破裂,前后共生活了8年。从30年代初抵巴黎到40年代中期,肖邦的思想和艺术高度成熟,在创作上获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从1846年起肖邦的创作开始出现衰退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40年代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挫折,使对此一直抱着热烈期望的肖邦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打击,深深陷入了失望和消沉的情绪之中;同乔治·桑之间爱情的破裂,故乡亲人和挚友的相继去世,自己健康情况的不断恶化,这一切都给他的身心造成深深的创伤,加重了他的悲哀和孤独。1848年衰弱的肖邦去英国逗留了一段时间,从事短期的教学和演奏活动。在那里他为流亡国外的波兰侨胞开了最后一次演奏会。回巴黎后健康情况急剧恶化,1849年10月17日逝世于巴黎寓所,临终时嘱咐死后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安葬。
第3个回答  2008-08-05
肖邦(Fredric Chopin, 1810-1849)
在第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从一开始,他的想象就献给了键盘....
我的生活……是一首没有开始但有悲伤结尾的插曲。
波兰作曲家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有一半的法国血统。他的父亲从法国移居华沙,教贵族子弟学法语。肖邦在孩童时代就显示了音乐天才,并就学于新成立的华沙音乐学院。在校期间,他恋上了年轻的歌手康斯坦西娅?格拉特科芙斯卡。十九岁时他写下了《f小调钢琴协奏曲》,据说就是这位少女激发了肖邦的创作灵感。 1831年9月,肖邦来到巴黎,他的余生便和这座城市的艺术生活联系在一起。肖邦在沙龙中与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来往,如音乐家李斯特、柏辽兹,文学家雨果、巴尔扎克、乔治?桑、海涅,画家德拉克洛瓦。通过李斯特,肖邦结识了“有一双忧郁的眼睛”的奥罗尔?杜德旺夫人,也就是闻名于世的小说家乔治?桑。肖邦对她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但不久就被她的魅力征服。在一种他从未经历过的激情支配下,他的音乐想象力达到高度兴奋的程度。其后的八年中,每年的夏天肖邦都是在诺昂乔治?桑的别墅里度过的。这些年也是肖邦创作最旺盛的时期。但他的健康逐渐变坏,他和乔治?桑的关系也走向破裂。在他最后的信件中充满了孤独的绝望。1848年他在英国演出,返回巴黎后几个月便逝世了,时年三十九岁。他的葬礼在莫扎特的《安魂曲》和他自己的《葬礼进行曲》中举行。他被安葬在拉雪兹公墓,一位朋友在他的墓上撒下了波兰的泥土。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完全是他自己的,绝不会把他的风格与其他人的相混淆。在第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从一开始,他的想象就献给了键盘,他在这狭窄的结构中创造出了一个世界。他的天才甚至把钢琴的局限性也转变成美的源泉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