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傅友德?

如题所述

朱元璋在当了皇帝之后杀了很多大将,跟他一起打天下的人,得以善终的没有几个,大多数都被他赐死,傅友德也是其中的一个,当然有朱元璋的原因,也有这些人自身的原因,我们知道徐达和常遇春应该是打仗最厉害的两位,常遇春因为死得比较早,徐达最后是病逝的,而那些被赐死的大多数还是自身出了问题。

功高震主,不知收敛:其实任何的合伙人,打天下也好,创业也好,都需要一个明确的带头人,而朱元璋就是明朝打天下的带头人,这一点汤和做得就非常好,他有识人之能,在朱元璋还没有起来的时候,就非常尊重朱元璋,不像蓝玉、傅友德等人,手握重兵却开始飘,其实越是位高权重,聪明人越应该小心谨慎,因为很容易引起猜忌,他们大多数人是死在了这个方面,当然这也跟他们都是“农民”打天下有关,不太懂得这些窍门。

我们曾听过一个故事:关于陈胜吴广的,就是“苟富贵、勿相忘”,说陈胜当农民的时候,大家一起给地主打工讲到“我们以后,无论谁富贵了都不要忘了彼此”,等到陈胜起义后,来了两位老乡,其中一位一进门就大呼“陈胜,你当年说的苟富贵勿相忘,现在我来找你了,看你怎么安排我?”,陈胜当时就把他给杀了,这个处理非常正确,如果陈胜没有原则地帮他,那么就会失去微信,这个完全就是他自找的。

而另一个同乡则非常聪明,进来后跟陈胜回忆过去,讲了一个他们一起战斗的故事“想当年,咱们多威风,胯下青龙马,手使钩镰枪,打破罐州城,跑了汤元帅,活捉了豆将军”,其实是讲他们铲地的过程,一次吃水豆饭的场景,大家把装饭的罐子打破了,最后只能捡饭粒和豆粒吃,陈胜因此封了一个肥缺给他。

而皇帝中,做得比较好的是赵匡胤,他“杯酒释兵权”,其实跟那些兄弟们不是大老粗有直接关系,大家都非常明白“功高震主”的危险,所以都放弃兵权,回家当土财主,而朱元璋的手下,这样明智的人就比较少,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在有些人的眼中,觉得朱元璋在排除异己,其实有时候也不是,我们常讲“狗肚子装不了二两苏子油”,其实就是说这些人,他们在没有成名或者获得成功前,都能收敛做人,一旦“小人得志”就不知道自己是谁,蓝玉是最为明显的一个,当他当小弟的时候还好,一旦自己打了胜仗,就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傅友德对于这些事情,是没有看懂,理解上也有问题,没有从朱元璋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是从武将的角度考虑,觉得兄弟立功了,就该张扬,其实如果聪明,则更应该低调才对,那样才符合一起打天下的兄弟情,像蓝玉、傅友德这样的人,在朱元璋的手下,结果是注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0

说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恐怕大多数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两件事,其一是他成功驱逐蒙元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其二是他诛杀功臣,将当年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创业伙伴们一网打尽。今天我们就借着朱元璋杀功臣这个话题来与大家聊聊一桩发生在朱元璋晚年时期的血案。

朱元璋是一位疑心极重的帝王,虽然他在位期间一直牢牢把持着大明王朝的军政大权,可他却仍对身边的人很不放心。为了让朱明江山万年永固,朱元璋开始有计划地铲除那些昔日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创业伙伴,因为这些人不仅位高权重,而且在军队系统中也有很强影响力。即便他们都没有心存异志,但对朱元璋来说仍是安全隐患,不如及时杀掉来得痛快。

在经过二十多年“大清洗”后,朱元璋终于将大部分开国功臣都给铲除掉了。余下军队系统中有威望的仅剩两人,他们是:颖国公傅友德、凉国公蓝玉。这是朱元璋为太子朱标将来继承皇位准备的班底人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不仅让朱元璋倍感哀痛,同时也打乱了他的精心布局。傅友德、蓝玉都是能力极强的将领,以朱标的威望和地位,镇住这二人并为己所用是毫无问题的。可是朱标一死,这个布局中的核心一环就缺失了。傅友德、蓝玉两人也就变得多余且危险,需要及时铲除了。

蓝玉性格桀骜不驯,因此很快就被朱元璋抓到了把柄。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因谋反罪被杀,受其牵连被诛者多达一万五千余人。傅友德生性谨慎,尤其是看到蓝玉的下场后更加小心翼翼,所以尽管朱元璋拿着“放大镜”在傅友德身上挑毛病,一时半会儿却也找不出什么借口。

不过,一个人如果真打算找茬,那在鸡蛋里挑骨头也不是什么难事。傅友德虽然夹紧尾巴做人,但还是给朱元璋找到了罪名。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朱元璋在宫里宴请群臣。说来也巧,这一天朱元璋撞见一个宫廷侍卫没按规定佩戴剑囊,这个侍卫正好是傅友德的第三子傅让。朱元璋没有当场发作,但心里却将此事记在了心里。不久后,宫宴开席,朱元璋和群臣们度过了短暂的欢乐时光。可参加宴会的人都不会想到,喜怒无常的朱元璋心中已慢慢浮现了杀机。

就在宴席收尾阶段,朱元璋看到傅友德桌上有一盘蔬菜没吃光。他立即把脸一沉,当众斥骂傅友德不敬君父,然后又把傅友德之子没按规定佩戴剑囊的事情一并扯了进来。傅友德被骂的一脸懵,但也只能顿首在地,连连称罪。可朱元璋却越骂越激动,他命令傅友德回家把自己两个儿子都带到宫里请罪,傅友德只好奉命出宫。

然而傅友德怎么都想不到,就在他刚踏出宫门的时候,一名侍卫就带着皇帝口谕向他宣旨,这次朱元璋提出的要求是“携其首至”,也就是让傅友德带自己两个儿子的人头进宫请罪。傅友德一生为明朝出生入死,功绩在开国功臣中名列前茅,结果晚年在没犯什么过错的前提下,皇帝竟然要他亲手杀子。不过当时的情况已经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傅友德再怎么能征善战,也无法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反抗。于是傅友德悲从中来,回家果断杀死二子,并将二人头颅带到宫里扔在朱元璋面前。朱元璋当着众臣假惺惺地对傅友德说:“你怎么忍心这么做?”傅友德冷笑一声说道:“你不就是想要我们父子的人头吗?现在都给你。”说罢,他抽出藏在袖中的小刀当场自刎。

朱元璋认为傅友德父子对君父不敬,而且又畏罪自刎,该罪加一等。于是下令将傅友德家中男女老少全部发配到辽东和云南,傅家自此家破人亡。论历朝历代帝王之狠毒者,朱元璋当属第一。

参考文献:《明史》、《石匮书》

第2个回答  2020-11-11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冬十二月二十四日,朱元璋在收拾完蓝玉等人之后,心情颇好,一来为了安抚群臣,显示皇帝宽仁慈爱,以来观察群臣是不是还有异心,于是大开宴席,宴饮群臣,其中功勋卓著的傅友德也在席上。


朱元璋进入宴会厅的时候,看到门口的护卫对他不太礼貌,这个大胆的护卫没有带剑鞘,那着明晃晃的剑,在当时,是有谋刺的嫌疑,这个护卫正好是傅友德的儿子,顾忌到马上的宴会是非常欢乐的事情,就没有发作,但是多疑的他怀恨在心。


早前,曾经有人密奏定远侯王弼对傅友德说,皇帝老了,太子又死了,现在太孙年幼,皇帝不放心,肯定大杀功臣,在不打主意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听到王弼的话,看到胡惟庸惨案现状,这个战功卓著的大将惶恐不安,生怕皇帝那天不拿自己开刀。


思来想去,想到一条办法,历来文臣武将受到猜忌都以自污的方式向皇帝表示我只贪图玩乐,不会有其他的心思,如王翦伐楚的时候向秦始皇索要田地庄园来打消他的疑虑,萧何在受到刘邦猜忌的时候广至美女来逍遥快活。这两人都成功保住自己的小命。


看到这里,傅友德认为古人的办法不用白不用,不如跟王翦学一下,向皇帝要点土地,一来打消他的疑虑,一来给子孙谋点福利,可以说是两全其美,如意算盘打得好,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于是正式的向朱元璋索要土地。

二十五年,友德请怀远田千亩。帝日:“禄赐不薄矣,复侵民利何居?”蓝玉诛,友德以功多内惧。太祖闻之。


结果,朱元璋不是秦始皇,也不是刘邦,这个穷苦老百姓、和尚出来的皇帝最怕土地聚集到一人手中,于是直接告诉他我给你的赏赐已经很多了,何必与民争利呢?后来蓝玉被杀,牵连一万多人,功勋卓著的傅友德非常害怕,这时候有人又把王弼的话报告给朱元璋。


一条朱元璋尚且能够容忍,但是接二连三的朱元璋没办法容忍,朱标死后,朱元璋性情大变,原来残忍的本性暴露,为了铺平朱允炆的皇帝路,根本不惜一切代价,傅友德的这种行为成为朱元璋眼中不安的的因素。


他迟早要诛杀他的,或者说,朱标死后,这个功臣已经站在刑场上了,啥时候斩首就看到没到午时三刻,结果,这次宴会上,傅友德儿子傅让的行为勾起了朱元璋的杀心。




还不止这一点,傅友德吃饭的时候没有吃净一点蔬菜,朱元璋马上责备他对皇帝不敬,又说他儿子有意谋刺,让傅友德去斩杀儿子,早就惶恐不安的傅友德于是前去砍下两个儿子的头,提到朱元璋面前来回旨。


即使残暴嗜血的朱元璋,看到这个场景也非常震撼,问傅友德:你怎么忍心杀了儿子?已经64岁的傅友德直接回答:不就是要我们父子的头吗?然后自杀而死,朱元璋随后下令傅家满门充军发配,除了当时已经嫁给晋王世子妃的女儿。



第3个回答  2020-11-05
因为傅友德也是跟着朱元璋一起打过江山的有功之臣,朱元璋对所有的有功之臣都有猜忌,都怕他们造反,所以没事总是找他们的茬,希望处死他们稳固政权。
第4个回答  2020-11-05
因为傅友德与蓝玉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拥兵自重,所以朱元璋担心他会造反。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