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椎炎研究历史

如题所述

强直性脊椎炎,一种古老的疾病,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3千年的古埃及人骨骼标本。古希腊与阿拉伯文著作中也有关于类似病症的记载。19世纪末,Strumpell和Marie对本病进行了详细描述,但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有了详细的放射学检查记录。至70年代初,Brewerton等发现本病具有强力的HLA-B27抗原。1893年,俄国人Btchterev对此病做了详细描述,1897年和1898年Strumpell及Marie又分别详细报道了此病,故曾以别捷列夫病和马一施二氏病命名。



我国在2000多年前的皇帝内经《素问·痹论篇》中记载了本病的病机及症状。自50年代,曾称此病为类风湿性脊柱炎或中枢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发现本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论在好发年龄、性别、好发部位、病变特点以及各项化验检查均不相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清中不存在类风湿因子,而组织相容抗原HLA—B27的阳性率甚高,说明本病完全不同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故于1963年国际抗风湿联盟将此病定名为强直性脊柱炎。



1982年,我国第一次风湿病专题学术会议肯定了强直性脊柱炎这一国际统一的命名。类风湿脊柱炎和中枢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诊断名称均已停止使用。在风湿病最新分类中,已将其归类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之中。但目前,国内也有些专家认为此命名并非十分确切,因为本病受累的组织器官并非仅仅限于脊柱,四肢关节及多脏器也常被累及,应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但目前国内外仍通用此诊断名称。


扩展资料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炎性疾病,它的病因不明,主要侵犯脊柱,尤以骶髂关节病变最为常见。它的最为显著的变化为关节的纤维化和骨性强直,引起骨性强直及畸形。近些年利用中医药在临床上取的进展性突破,中医四联修复再生疗法—通过补气血、活肾、化瘀、修复四效合一,从内及外整体调理治疗,调节功能扰乱等系统治疗取得明显效果,无论病史长短,患病年龄大小,均可在15-30天见效,症状逐渐消失,治愈后不易复发。结果临床应用25605例,少则2-3周期,症状基本消失,6个月至3年随访,无1例复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