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的诤臣敢骂皇帝却不敢要求为建文帝平反?

如题所述

言官骂皇帝,是一件言官和皇帝彼此达成默契的事情。

何谓默契呢?

不排除有些言官真正是出于公心去骂皇帝(比如海瑞),但绝大多数的言官,骂皇帝都是出于自身的考虑。

古代文人士大夫最重名节,信仰“文死谏,武死战”那一套,认为作为一个大臣,劝谏皇帝是最高使命。一旦骂皇帝的奏章一上,自己自然从此青史留名,从此被史官记上一笔,子孙后代将来也好跟人吹牛。对于这点,皇帝的心里是清楚的。

而皇帝作为被骂的人,也并非全无好处。对于合理意见,皇帝会在宫里骂娘之后,下旨表扬这个官员几句,表示自己已经接受意见。之所以做出这种姿态,是为了表示自己是一个“纳谏”的明君。就算官员说的话实在不顺心,皇帝也会对上书的官员从轻发落,大臣们自然上来拍马屁,夸皇帝宅心仁厚,圣心仁慈,大家都很高兴。

所以,虽然大臣骂皇帝是一件看起来激烈冲突的事情,实际上对大家都有好处。

但是,骂归骂,有些红线是绝对不能碰的!

这条红线就是——绝对不能质疑皇帝的合法性!

自古所谓“伴君如伴虎”,和皇帝说话是天下第一危险的事情,更何况是骂皇帝,必须掌握角度和尺度。聪明的大臣,都会在骂皇帝的奏疏里夸皇帝两句,这个意思就大概像是温和的领导训斥下属,都会婉转的先说一句:“总体工作是好的,但是有一些小瑕疵……”,这样才能让皇帝顺耳,大臣的主要意思是——陛下!我们是绝对拥护您的领导的!但是这些小毛病您得改啊!

一旦质疑皇帝的合法性,结果是非常惨的。

比如海瑞那封著名的《治安疏》,他虽然在里面也简单的夸了嘉靖几句,但文章的主要内容里,把嘉靖皇帝骂得一文不值。说嘉靖大兴土木,奢侈无度,不理朝政,老百姓都变成了穷光蛋(嘉靖者,家家净也)。最重要的,他居然骂嘉靖修道!这可是谁都不敢碰的禁区。因为皇帝修道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荒唐的事情,是不和皇帝的法统的,可是嘉靖偏偏爱好这个,所以大臣们也不敢劝谏。但海瑞公然抨击了这个荒唐的爱好,末了给嘉靖甩下一句惊天地泣鬼神的话——

“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底下的人在你的荒唐领导下,早就不想屌你了!

这句话一说,等于直接对嘉靖的皇位合法性提出挑战,等于直说了嘉靖不配当皇帝。

所以嘉靖帝当时气得浑身乱颤,一叠声地派人去抓海瑞,马上扔下诏狱论死。幸亏当时的内阁首辅徐阶力保,加上嘉靖帝因为这一气,多年来修道所中的毒爆发(吃仙丹),几个月后就驾崩了,海瑞这才逃出一死。

后来到了嘉靖帝的孙子万历皇帝的时候,言官雒于仁上《酒色财气疏》,同样把皇帝骂得一文不值,万历皇帝有九五之尊,看完气的骂他说:“速速扑杀这厮!”,把皇帝气的说粗话。

而建文帝的事情,更是明朝第一号政治禁区。

靖难之役一直是明朝政治中不可言说之密,因为此战名不正言不顺。建文帝的下场更是千古之谜,永乐帝朱棣其实是没资格入继大统的。当年朱棣打进南京,俘虏了建文帝手下大臣方孝孺,方孝孺是当时的第一号文人,朱棣想让他写继位诏书,方孝孺誓死不从,还连连骂朱棣是“燕贼”。最终方孝孺彻底激怒了朱棣,朱棣将他本人车裂,在诛杀他全家九族之外,还把他的朋友学生算作一族,全部诛杀,号称“诛十族”,闻之胆寒。

有了方孝孺的前车之鉴,自然后世的文官都学的聪明了,谁也不敢提建文帝这档子事儿。劝谏皇帝搏个名声可以,但是要给自己换个满门抄斩,五马分尸的下场,那可就大大的不妙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8
因为平反又是另一回事了,平反肯定会惹到其它贵族,惹到其它贵族基本就是死定的。
第2个回答  2021-01-08
这是因为劝诫皇帝本来就是他们的职责,所以皇帝不会怪罪他,但是如果为前朝皇帝平反,就会引起皇帝的不满。
第3个回答  2021-01-08
因为朱棣虽然篡了皇位,但并没有对建文帝进行抹黑,所以并没有需要平反的地方。
第4个回答  2021-01-08
那是因为骂皇帝,这只是对皇帝一种言行过激的建议而已,如果要求为建文帝平反,那就被皇帝认为是建文帝的同党,肯定会被当时的皇帝给杀掉。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