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高人可以普及一些单杠知识

单杠的评分标准,评分方法。
运动员一套动作下来需要做几个动作,部分动作的难度系数。
还有一些动作的专用术语。
影响因动员得分的因素有那些。
等等......
越详细越好,越专业越好。我会加分。
我主要想知道怎样评分,其他的历史啦,发展什么的就不用说了。
关于组裁判:运动员要在单杠上做几个动作(包括最后落地),那些动作属于A组,那些属于F组(比如特卡切夫,马凯洛夫等,所有的都说出来)
还有影响评分的因素:单手活着反向大回环会不会加分,看台上观众的反应会不会印象分数,等等。
在说一次,关于单杠的历史,发展,简介什么的就不要说了,不要嫌麻烦,我可是掏了血本的。

回答者:米嘉尔 - 魔法师 五级 7-31 12:29
我要的就是那个,一些动作的分值。只是如果有中文的就更好了。

单杠简介
[编辑本段]

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18世纪末,西欧杂技演员在钢丝上做大回环,德国体操家F·L·杨看后受到启发,架设了一副木制单杠,由此逐渐演变成现代的单杠器械。1896年,单杠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现代比赛用单杠由一直径 2.8 厘米的铁制横杠固定在两根支柱上,两端用钢索固定,横杠离地面 2.55 米 。单杠成套动作全 部由摆动动作组成,不能停顿。动作包括向前、向后大回环,各种换握、腾身回环,各种转体、扭臂握以及飞行动作。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了分腿支撑后回环成手倒立动作。60年代中期出现了高屈体腾越动作。70年代日本运动员原光男创造了旋空翻下,中期出现了飞行动作,末期随着护掌的改进,出现了单臂大回环。80年代中期 向着飞行接方面发展。中国运动员从1982~1992 年5次获得单杠世界冠军。

单杠起源于德国。18世纪末西欧国家的杂技表演出现抓住钢丝做大回环的动作,受此启发,1811年德国体操家扬在柏林郊外的哈森海德体操场用一根木杠代替杂技演出的钢丝,首次安装了世界上的第一副单杠。1812年将木杠改为铁制,后又改为钢制,杠的弹性和承受力增大。19世纪20年代成为独立的比赛项目。杠长240米,直径2.8厘米,高2.55~2.75米。横杠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柱上。单杠决赛时每队最多两名运动员参赛,只有在团体赛中单杠成绩排位前八名或前六名者才有参赛资格。只比自选动作。将运动员在团体赛中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总得分的二分之一,加上单杠决赛中自选动作的得分,作为最后得分排列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满分为20分。从1992年奥运会起,团体分不带入单项赛,仅以自选动作的比赛成绩确定名次。189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单杠起源
[编辑本段]

单杠运动的起源可追溯到人类的祖先原始人在丛林中进行的各种攀登、爬越、摆动、摆荡等练习。在当时那只是一种生活实用技能,后来随着社会的进化就逐步成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手段。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它与祭神赛会逐步结合,其中“杠子会”、“杠子房”就是专门以练杠子为主的民间组织和场所。由于当时的器械采用在两根交叉的木棍上架一横杠,所以民间称之为“五根棍”,这是现代单杠器械的雏形。到清朝嘉庆年间,技术发展就有“上把”(倒立、大回环)、“中把”(各种挂膝、挂臂回环和转体)、 “下把”(各种水平悬垂、上法和下法)等3大类动作,称得上是现代单杠运动的萌芽。 从词源来看,“体操”一词希腊语叫GYMNASTICS。这个词的意思是裸体。相传古希腊人都是赤着身体进行锻炼的。在很长的时期内,人们把一切身体的活动,都称为体操。直到18世纪,德国出版的(青年体操》一书中.仍把所有的身体活动均称为体操。

单杠发展
[编辑本段]

近代体操的传人及其发展,据史料记载,在18世纪以前体操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当时的体操都是和游戏、军事、祭祀、竞技等活动作为一个总的体育系统存在。直到19世纪初叶和中叶,先后形成了德国、瑞典两大体操体系和学派。涉及的面较为广泛,下面仅重点介绍有代表性的国家和有关人物。

在欧洲的发展

在欧洲,单杠器械出现于1812年。德国体操学派的创始人F·L杨(1778一1852)(杨氏是把德国体操从学校的狭小圈子导向社会的第一人,曾被称为“德国国民体操之父”)和J·C·F·古茨穆茨(1759一1839,曾被称为“德国体操之祖”)得到当时西欧盛行的杂技表演的启发,用一根直径8CM粗的木棍作梁设置一副单杠,放在他自己创建位于柏林城外的体操场里用作健身训练。后来随着技术发展的需要,到1850年将木杠改为铁棒,到1862年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第一次体操比赛中将其列为比赛的其中一个项目 (这是最早的竞赛记载)。单杠被列为世界大赛的项目,则是18%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奥运会上。第一个单杠世界冠军获得者是德国人格.瓦英格特涅尔。

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近代体操项目,主要是从国外传人,传人的途径有军事学堂和教会系统。在解放区开展的体摘项目主要有木马、单杠、双杠、爬竿和打秋千等。1940年5月4日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下的体肩组织“延安体育会”,会上推选朱德同志为名誉会长,他强调部队开展体操,特别是器械体操的重要性。1942年9月1日,召开了扩大的延安“九一”运动大会,有1300多人参加此次盛会,其中就有单杠习目,为以后单杠项目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宜传和推动作用。 1948年5月在上海举行“第七届全国运动会”,第一次把体操列为表演项目,男子单杠虽有规定和自洗.但难度很低.有的动作环完不成。

运动技术的发展

这一阶段单杠技术动作的主要特征是除了挂膝上、屈伸上和挂膝挂臂回环等摆动动作外,还有大量的用力动作和静止姿势以及踏杠空翻下等动作。从20世纪进入第一个10年直到60年代末历时约半个世纪时间里,主要特征是淘汰了用力动作和静止姿势,全部以符合单杠运动特点的摆动动作组成,而且在下法、转体、脱手飞行等方面有所发展。到了30年代,单个技术有进一步发展。例如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上就出现了“扭臂握大回环”、“分腿燕式腾越下”、“团身后翻两周下”等较复杂的动作。此后因二次世界大战单杠技术的发展受到影响,直到进入50年代才恢复了世界性比赛。可以看出近代的单杠运动向前迈了3大步:①器械由木杠改为铁棒;②单杠被列为世界大赛项目;③技术上有很大的进步,出现了转体、脱手飞行、大回环、空翻两周等较复杂的动作。以上3步为现代的单杠运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单杠现状
[编辑本段]

单杠运动是男子竞技体操竞赛项目之一,其3大比赛是奥运会体操比赛、世界体操锦标赛、世界杯体操比赛。比赛采用的器械是“活动式”单杠。结构包括立柱、横杠、拉链装置3大部分。横杠多半采用高碳弹簧或镍铬等优质钢制成。规格:杠长240CM;杠粗2 .CM(直径);杠高(由垫子上起量)少年组为220CM;成年组为255一275CM。

在欧洲的发展

进入20世纪60年代,体操运动有了更广泛的发展,参加比赛的国家越来越多,各国普遍重视向难度、创新的方向发展。70年代以来,体操运动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出现了复合性空翻动作,为体操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从而把体操项目的难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因而各国都致力于难度和编排方面的创新,重视早期专门化习11练,派出年轻选手参加比赛,优秀运动员出成绩年龄大为提前,在难度、质量、编排各方面达到了很高水平。同时参加团体赛的国家也日益增多,各国在团体赛中的比分差距逐渐缩小,全能和单项由一、两国独占优势的局面逐渐打破。根本改变了五十年代那种国际交往少,一个难新动作至少可保持好几年的状况。

在我国的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我国的竟技体操动作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特别是竞技体操中的单杠动作发展更为迅速。1953年在北京举行的运动会上,我国第一次将体操列人全国性比赛。但项目不全,男子有单杠、双杠、自由体操、跳箱4个项目。在1984年7月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在单杠项目的比赛中,我国体操健儿为祖国东得习荣誉,获第二名。在1985年n月,我国参加了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世界体操锦标韶中,单杠项目获得金牌。1991年9月6日至15日在美国印地安纳波利斯举行的第二十六届世界体操锦韦赛中,中国男队在代表团统一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经过十四天的激烈争夺,终于获得单杠二村奋牌的好成绪。在1999年的天津世界锦标赛中我国选手杨威获单杠第二名的好成给。

运动技术的发展

到1952年出现了分腿支撑后回环倒立(瑞士施塔尔德);1956年出现向前大回环后摆直体腾越下 (苏联伏斯特列柯夫);1958年出现“前上转体36()。接后摆转体360’成惫垂”(日本小野乔),“正吊”转体180.成腾身撑(日本小野乔);1959年出现直体后空翻转体360.下(苏联里西斯基)。到了60年代中期出现分腿支撑前回环成手倒立(日本远膝)后摆上屈体越转体180’成悬垂(苏联瓦洛宁)。

从20世纪70年代起直至现在,主要特征表现在技术上三次大的突破。

实现第一次突破的代表人物是日本体坛名将家原光男。他在1972年第20届奥运会的单杠比赛中,成功地表演了一个新颖的空翻跳下动作(团身后空翻转体180’接团身前翻转体180。),当时国际体坛为之展动,给予极高的评价。由于该动作完成过程人体在空中的运动,有些像进入月球失重时的翻转,以当时称其为“月亮空翻”,我国体操称之为“旋”或“旋空翻”,国际体联命名为“家原”空翻。家原光男由此不仅夺得了这届单杠比赛的世界冠军,而且成为开创“复合多轴”空翻的先躯而名垂史册。[1]时隔未久,我国河北运动员刘万发也很快地学会了这个动作并成功地用于比赛。紧接着国家集训队又对“家原空翻”的技术进行改造,以“晚转体”的技术,使腾空高度和翻转速度都有很大的提高。[’]“晚旋”(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技术的出现,使旋空翻占有了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所以“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720’下”、“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360.和720。下”等更难的动作就纷纷涌现。在同一时期里,国际上也出现“京格尔空翻下”(联邦德国),“斯特劳曼空翻下”(捷克斯洛伐克),“霍夫曼空翻下”(民主德国)以及团身后空翻三周下(苏联)等更加复杂的高难跳下动作也都应运而生,把单杠的下法技术推向一个炭薪的时期。

第二次是70年代中期主要是脱手飞行动作的突破,代表人物是民主德国运动员叶格尔、苏联运动员特卡切夫、马凯洛夫。前者于1974年创造了分腿前空翻成悬垂,国际上称其为“叶格尔空翻”,后者创造了“前摆上分腿向后腾越成悬垂”和“后摆上转体180。向后分腿腾越成悬垂”,国际上称之为“特卡切夫腾越”和“马凯洛夫腾越”,随后又出现了前摆分腿后空翻转体180‘成悬垂(德尔切夫空翻),这样就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飞行动作技术单一,腾空不高的局面。接着中国运动员熊松良又突破了扭臂握后摆上屈体前空翻成悬垂的动作,并成功地用于1977年世界大学生体操比赛,运动员黄健又攻克了向后大回环直体后空翻转体540。成悬垂的高难技术。随着时间推移,国际大赛上已经出现了团身前后空翻一周半越杠成悬垂和加转体150。成悬垂等更加惊险的飞行动作。而且飞行和飞行的直接连接,特别是“三连飞”已成为目前的潮流。

第三次是70年代末期至今,主要是单杠上出现了非习惯做法的新技术,例如“正握反掏”、“反握正掏”和“单臂大回环”,代表人物是多次全国单杠冠军获得者、山东运动员邹利敏,他的自选动作中不仅有“正握反掏”、“反握正掏”而且还有“单臂大回环”和“单臂接京格尔空翻成悬垂”等难新技术,这种非习惯的技术出现,为单杠技术的发展又开阔了一个新途径。例如单臂大回环转体1080。,单臂大回环接直体后空翻转体540.成悬垂等等尖端技术纷纷出现。从1984一1987的四年全国体操比赛中,共评出了6个项目、138个难新动作,有单臂大回环接直体京格尔540。抓杠,团身前空翻三周下,前摆分腿反方向前空翻抓杠。在1989年的新评分规则中又出现了以中国人命名的难新动作,肖瑞智的前摆分腿反方向前空翻抓杠(D组)[3]

现代的单杠运动有了标准的器械,其规格由国际体联规定。现代单杠比赛,动作全部由摆动动作组成,要求连续不断没有停顿。成套动作应包括长短半径的摆动和回环动作、纵轴转体动作、横轴空翻动作、脱手再握飞行动作和高跳下动作等。比赛时由于人体始终处于各种复杂的运动状态下,加上摆幅大、上抛高,显得特别惊险,特别扣人心弦。所以单杠运动被人们称之为勇敢者的运动;单杠运动也因获得了“器械体操”之王的美誉。单杠技术的这3大突破,使其产生了3次飞跃,直到目前为止,他们的潜力还在不断进发出来,各种难新动作和复杂连接的讯息,随着电波,在国际体坛的家庭中迅速地传播着。

总之,单杠运动项目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3个发展阶段;阐述了单杠运动项目的来源、器械的更新、动作技术不断向复杂方向发展。揭示了现代单杠运动项目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单杠运动项目能发展到现在如此高的水平与国际3大比赛、动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规则的不断更新是分不开的,大大促进了单杠运动项目的发展。

从事单杠运动,不仅能培养勇敢果断、沉着机智等优秀的意志品质,而且对发展多种身体素质,提高空间三维定向能力均具有十分显著的功效。所以它不仅吸引了不少勇于探索的青少年参加,而且在体育教学和军事训练中历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单杠特点
[编辑本段]

单杠高2.55米。

单杠整套动作都是由摆动动作组成,以各种握法不间断地完成动作,它包括大回环、近杠动作、围绕身体纵轴的转体及飞行动作。允许有两次过杠下垂面的单臂摆动动作。单杠要求有一定难度的腾空动作等特殊要求。

单杠项目经常被安排在体操比赛的最后进行,因为双杠是最具观赏性的项目,通常也是观众最喜欢的。同时单杠也是最危险的,因为一套单杠动作几乎全部是不停顿的回环动作,并且至少要有一次双手离杠(然后重新抓杠)的动作,至少一次背部朝向单杠的动作,至少一次转体动作。

单杠的握杠方式很重要,共三种:正握(掌心朝前)、反握(掌心朝后)、交叉握(一只手正握,一只手反握)。采用什么握法由不同的动作方向而定。不管采用哪种握法,最重要的一点是:大拇指必须指向你移动的方向。否则回环时很容易因抓不牢单杠而落地。例如,前回环时应正握,拇指指向前;后回环时应反握,拇指指向后。

单杠的下法同样是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很多运动员可以腾空至近四米的高度,同时做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空翻、转体等,最后稳稳地落地。

1896年,单杠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在技术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各种大回环和转体动作已非常普遍,并出现了扭臂握大回环、后空翻两周下和振浪分腿下等新动作。50年代初,出现了分腿支撑后回环成手倒立和腾越类动作。在1958年第1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日本运动员小野乔首先做了向前大回环转体360 °,接一手扭臂握一手反握大回环再转体 360°,接后摆转体 360°成悬垂这样复杂的连接。在下法上也出现了空翻转体类动作。60年代中期,出现了高屈体腾越动作,并且大大减少了连接动作中间的大回环,使成套动作的编排更加紧凑精采。1972年在慕尼黑奥运会上,日本运动员冢原光男以团身后空翻转体 180°接团身前空翻转体 180°下这一动作,夺得了单杠比赛的金牌,这一崭新的复合空翻类动作的出现,开辟了体操运动新的技术领域。70年代中期和末期,一些脱手再握动作发展为空翻再握杠动作。向后大回环前摆,向后分腿腾越成悬垂和后空翻 3周下也出现了。70年代末期,随着护掌的改进,单臂大回环出现,单杠技术的发展更加日新月异。

正式比赛用的单杠有具体规格要求。教学训练用的单杠可有各种类型和规格:有木质半固定式单杠,杠高1200~2600毫米,可自由升降,木柱埋入地下不少于1000毫米;有联合固定式(或半固定式)单杠,几副单杠作为一组,有的全组单杠高度相同,有的是依次增高。

单杠运动是竞技体操中最惊险的一个运动项目,基本动作有摆动、屈伸、回环、转体、腾越、空翻等,可以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对改善人们在不同空间判断方位的能力,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都有较好的作用。

单杠引体向上
[编辑本段]

单杠引体向上是男生“达标”测试、初中毕业体育考试、高中毕业体育会考项目之一。

1.作用与特点

引体向上是以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重量的悬垂力量练习。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握力、上肢力量和肩带力量,这个力量必须能克服自身的体重才能完成一次。它对发展上肢悬垂力量、肩带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

引体向上是以按动作规格完成的次数来计算成绩的,做的多则成绩好,因此,它是一种力量耐力项目。

2.技术结构

引体向上属于纯上肢力量素质练习,技术要求并不复杂。要求练习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呈直臂悬垂;两臂同时用力引体,上拉到下颏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

3.影响成绩的因素

(1)上肢力量和肩带肌群力量不足以克服自身体重。人类的握力都能把自己悬吊起来(不论男女),只是悬吊的时间长短有较大差异,这是因为人类祖先长期生活在树上的一点遗传素质。但要把人体以两手为力点把身体提拉起来,则需要上肢与肩带肌群的力量。身体形态发育正常者,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完成引体向上并不困难。

(2)体重超常,更显上肢及肩带力量不足。对于这样的学生,除加倍练习上肢及肩带力量外,还需要控制体重,实施减肥计划。

4.练习方法

(1)引体向上凡是能完成一个以上的学生,应以练习引体向上为主。按自己完成最大量为指标练习一次,稍事休息后再练习1~2次。如只能完成一个,则需反复多做,以6~10次为宜。

(2)平梯移行在平梯上做移行,每次手向前移动一个横杠,两手交替行进。移行一个横梯长为一次,练习4~5次。

(3)屈臂悬垂练习者站于凳上,两臂全屈反握横杠,两手与肩同宽,使横杠位于颏下,然后双脚离凳做静止用力的悬垂姿势,但下颏不得挂在杠上。垂悬时间越长越好。练习2~4次。

(4)斜身引体要求杠面与学生乳头齐平,两手与肩同宽正握杠,两脚前伸蹬地,使两臂与躯干成90°的斜悬垂,由同伴压住两脚,做屈臂引体,使下颏触到或超过横杠,然后伸臂复原为一次。30~45次为一组,练习3~4组。

(5)仰卧悬垂臂屈伸(抬高脚的位置)学生在低单杠上做仰卧悬垂姿势,另一学生握其脚腕或小腿,将练习者的脚抬至水平部位(也可将练习者的脚放在稍高的器械上)。拉25~40次为一组,练习3~4组。

(6)手足并用或只用手的爬竿或爬绳根据个人力量选用,每次爬5~6米,练习3~4次。

引体向上的练习,对尚不能完成者要先争取“0”的突破,然后再追求完成的次数。

5.练习注意事项

(1)引体向上是上肢力量耐力项目,练习有一定难度,同样需要持久性意志努力。

(2)对引体向上一个也完不成的同学可进行帮助,即由同伴托腰向上推举帮他练习。

(3)能完成一个以上的同学,要增加练习的重复次数,力争在短期内达到较高水平,而且要持之以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21
单杠简介
[编辑本段]

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18世纪末,西欧杂技演员在钢丝上做大回环,德国体操家F·L·杨看后受到启发,架设了一副木制单杠,由此逐渐演变成现代的单杠器械。1896年,单杠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现代比赛用单杠由一直径 2.8 厘米的铁制横杠固定在两根支柱上,两端用钢索固定,横杠离地面 2.55 米 。单杠成套动作全 部由摆动动作组成,不能停顿。动作包括向前、向后大回环,各种换握、腾身回环,各种转体、扭臂握以及飞行动作。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了分腿支撑后回环成手倒立动作。60年代中期出现了高屈体腾越动作。70年代日本运动员原光男创造了旋空翻下,中期出现了飞行动作,末期随着护掌的改进,出现了单臂大回环。80年代中期 向着飞行接方面发展。中国运动员从1982~1992 年5次获得单杠世界冠军。

单杠起源于德国。18世纪末西欧国家的杂技表演出现抓住钢丝做大回环的动作,受此启发,1811年德国体操家扬在柏林郊外的哈森海德体操场用一根木杠代替杂技演出的钢丝,首次安装了世界上的第一副单杠。1812年将木杠改为铁制,后又改为钢制,杠的弹性和承受力增大。19世纪20年代成为独立的比赛项目。杠长240米,直径2.8厘米,高2.55~2.75米。横杠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柱上。单杠决赛时每队最多两名运动员参赛,只有在团体赛中单杠成绩排位前八名或前六名者才有参赛资格。只比自选动作。将运动员在团体赛中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总得分的二分之一,加上单杠决赛中自选动作的得分,作为最后得分排列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满分为20分。从1992年奥运会起,团体分不带入单项赛,仅以自选动作的比赛成绩确定名次。189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单杠起源
[编辑本段]

单杠运动的起源可追溯到人类的祖先原始人在丛林中进行的各种攀登、爬越、摆动、摆荡等练习。在当时那只是一种生活实用技能,后来随着社会的进化就逐步成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手段。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它与祭神赛会逐步结合,其中“杠子会”、“杠子房”就是专门以练杠子为主的民间组织和场所。由于当时的器械采用在两根交叉的木棍上架一横杠,所以民间称之为“五根棍”,这是现代单杠器械的雏形。到清朝嘉庆年间,技术发展就有“上把”(倒立、大回环)、“中把”(各种挂膝、挂臂回环和转体)、 “下把”(各种水平悬垂、上法和下法)等3大类动作,称得上是现代单杠运动的萌芽。 从词源来看,“体操”一词希腊语叫GYMNASTICS。这个词的意思是裸体。相传古希腊人都是赤着身体进行锻炼的。在很长的时期内,人们把一切身体的活动,都称为体操。直到18世纪,德国出版的(青年体操》一书中.仍把所有的身体活动均称为体操。

单杠发展
[编辑本段]

近代体操的传人及其发展,据史料记载,在18世纪以前体操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当时的体操都是和游戏、军事、祭祀、竞技等活动作为一个总的体育系统存在。直到19世纪初叶和中叶,先后形成了德国、瑞典两大体操体系和学派。涉及的面较为广泛,下面仅重点介绍有代表性的国家和有关人物。

在欧洲的发展

在欧洲,单杠器械出现于1812年。德国体操学派的创始人F·L杨(1778一1852)(杨氏是把德国体操从学校的狭小圈子导向社会的第一人,曾被称为“德国国民体操之父”)和J·C·F·古茨穆茨(1759一1839,曾被称为“德国体操之祖”)得到当时西欧盛行的杂技表演的启发,用一根直径8CM粗的木棍作梁设置一副单杠,放在他自己创建位于柏林城外的体操场里用作健身训练。后来随着技术发展的需要,到1850年将木杠改为铁棒,到1862年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第一次体操比赛中将其列为比赛的其中一个项目 (这是最早的竞赛记载)。单杠被列为世界大赛的项目,则是18%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奥运会上。第一个单杠世界冠军获得者是德国人格.瓦英格特涅尔。

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近代体操项目,主要是从国外传人,传人的途径有军事学堂和教会系统。在解放区开展的体摘项目主要有木马、单杠、双杠、爬竿和打秋千等。1940年5月4日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下的体肩组织“延安体育会”,会上推选朱德同志为名誉会长,他强调部队开展体操,特别是器械体操的重要性。1942年9月1日,召开了扩大的延安“九一”运动大会,有1300多人参加此次盛会,其中就有单杠习目,为以后单杠项目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宜传和推动作用。 1948年5月在上海举行“第七届全国运动会”,第一次把体操列为表演项目,男子单杠虽有规定和自洗.但难度很低.有的动作环完不成。

运动技术的发展

这一阶段单杠技术动作的主要特征是除了挂膝上、屈伸上和挂膝挂臂回环等摆动动作外,还有大量的用力动作和静止姿势以及踏杠空翻下等动作。从20世纪进入第一个10年直到60年代末历时约半个世纪时间里,主要特征是淘汰了用力动作和静止姿势,全部以符合单杠运动特点的摆动动作组成,而且在下法、转体、脱手飞行等方面有所发展。到了30年代,单个技术有进一步发展。例如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上就出现了“扭臂握大回环”、“分腿燕式腾越下”、“团身后翻两周下”等较复杂的动作。此后因二次世界大战单杠技术的发展受到影响,直到进入50年代才恢复了世界性比赛。可以看出近代的单杠运动向前迈了3大步:①器械由木杠改为铁棒;②单杠被列为世界大赛项目;③技术上有很大的进步,出现了转体、脱手飞行、大回环、空翻两周等较复杂的动作。以上3步为现代的单杠运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单杠现状
[编辑本段]

单杠运动是男子竞技体操竞赛项目之一,其3大比赛是奥运会体操比赛、世界体操锦标赛、世界杯体操比赛。比赛采用的器械是“活动式”单杠。结构包括立柱、横杠、拉链装置3大部分。横杠多半采用高碳弹簧或镍铬等优质钢制成。规格:杠长240CM;杠粗2 .CM(直径);杠高(由垫子上起量)少年组为220CM;成年组为255一275CM。

在欧洲的发展

进入20世纪60年代,体操运动有了更广泛的发展,参加比赛的国家越来越多,各国普遍重视向难度、创新的方向发展。70年代以来,体操运动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出现了复合性空翻动作,为体操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从而把体操项目的难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因而各国都致力于难度和编排方面的创新,重视早期专门化习11练,派出年轻选手参加比赛,优秀运动员出成绩年龄大为提前,在难度、质量、编排各方面达到了很高水平。同时参加团体赛的国家也日益增多,各国在团体赛中的比分差距逐渐缩小,全能和单项由一、两国独占优势的局面逐渐打破。根本改变了五十年代那种国际交往少,一个难新动作至少可保持好几年的状况。

在我国的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我国的竟技体操动作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特别是竞技体操中的单杠动作发展更为迅速。1953年在北京举行的运动会上,我国第一次将体操列人全国性比赛。但项目不全,男子有单杠、双杠、自由体操、跳箱4个项目。在1984年7月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在单杠项目的比赛中,我国体操健儿为祖国东得习荣誉,获第二名。在1985年n月,我国参加了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世界体操锦标韶中,单杠项目获得金牌。1991年9月6日至15日在美国印地安纳波利斯举行的第二十六届世界体操锦韦赛中,中国男队在代表团统一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经过十四天的激烈争夺,终于获得单杠二村奋牌的好成绪。在1999年的天津世界锦标赛中我国选手杨威获单杠第二名的好成给。

运动技术的发展

到1952年出现了分腿支撑后回环倒立(瑞士施塔尔德);1956年出现向前大回环后摆直体腾越下 (苏联伏斯特列柯夫);1958年出现“前上转体36()。接后摆转体360’成惫垂”(日本小野乔),“正吊”转体180.成腾身撑(日本小野乔);1959年出现直体后空翻转体360.下(苏联里西斯基)。到了60年代中期出现分腿支撑前回环成手倒立(日本远膝)后摆上屈体越转体180’成悬垂(苏联瓦洛宁)。

从20世纪70年代起直至现在,主要特征表现在技术上三次大的突破。

实现第一次突破的代表人物是日本体坛名将家原光男。他在1972年第20届奥运会的单杠比赛中,成功地表演了一个新颖的空翻跳下动作(团身后空翻转体180’接团身前翻转体180。),当时国际体坛为之展动,给予极高的评价。由于该动作完成过程人体在空中的运动,有些像进入月球失重时的翻转,以当时称其为“月亮空翻”,我国体操称之为“旋”或“旋空翻”,国际体联命名为“家原”空翻。家原光男由此不仅夺得了这届单杠比赛的世界冠军,而且成为开创“复合多轴”空翻的先躯而名垂史册。[1]时隔未久,我国河北运动员刘万发也很快地学会了这个动作并成功地用于比赛。紧接着国家集训队又对“家原空翻”的技术进行改造,以“晚转体”的技术,使腾空高度和翻转速度都有很大的提高。[’]“晚旋”(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技术的出现,使旋空翻占有了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所以“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720’下”、“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360.和720。下”等更难的动作就纷纷涌现。在同一时期里,国际上也出现“京格尔空翻下”(联邦德国),“斯特劳曼空翻下”(捷克斯洛伐克),“霍夫曼空翻下”(民主德国)以及团身后空翻三周下(苏联)等更加复杂的高难跳下动作也都应运而生,把单杠的下法技术推向一个炭薪的时期。

第二次是70年代中期主要是脱手飞行动作的突破,代表人物是民主德国运动员叶格尔、苏联运动员特卡切夫、马凯洛夫。前者于1974年创造了分腿前空翻成悬垂,国际上称其为“叶格尔空翻”,后者创造了“前摆上分腿向后腾越成悬垂”和“后摆上转体180。向后分腿腾越成悬垂”,国际上称之为“特卡切夫腾越”和“马凯洛夫腾越”,随后又出现了前摆分腿后空翻转体180‘成悬垂(德尔切夫空翻),这样就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飞行动作技术单一,腾空不高的局面。接着中国运动员熊松良又突破了扭臂握后摆上屈体前空翻成悬垂的动作,并成功地用于1977年世界大学生体操比赛,运动员黄健又攻克了向后大回环直体后空翻转体540。成悬垂的高难技术。随着时间推移,国际大赛上已经出现了团身前后空翻一周半越杠成悬垂和加转体150。成悬垂等更加惊险的飞行动作。而且飞行和飞行的直接连接,特别是“三连飞”已成为目前的潮流。

第三次是70年代末期至今,主要是单杠上出现了非习惯做法的新技术,例如“正握反掏”、“反握正掏”和“单臂大回环”,代表人物是多次全国单杠冠军获得者、山东运动员邹利敏,他的自选动作中不仅有“正握反掏”、“反握正掏”而且还有“单臂大回环”和“单臂接京格尔空翻成悬垂”等难新技术,这种非习惯的技术出现,为单杠技术的发展又开阔了一个新途径。例如单臂大回环转体1080。,单臂大回环接直体后空翻转体540.成悬垂等等尖端技术纷纷出现。从1984一1987的四年全国体操比赛中,共评出了6个项目、138个难新动作,有单臂大回环接直体京格尔540。抓杠,团身前空翻三周下,前摆分腿反方向前空翻抓杠。在1989年的新评分规则中又出现了以中国人命名的难新动作,肖瑞智的前摆分腿反方向前空翻抓杠(D组)[3]

现代的单杠运动有了标准的器械,其规格由国际体联规定。现代单杠比赛,动作全部由摆动动作组成,要求连续不断没有停顿。成套动作应包括长短半径的摆动和回环动作、纵轴转体动作、横轴空翻动作、脱手再握飞行动作和高跳下动作等。比赛时由于人体始终处于各种复杂的运动状态下,加上摆幅大、上抛高,显得特别惊险,特别扣人心弦。所以单杠运动被人们称之为勇敢者的运动;单杠运动也因获得了“器械体操”之王的美誉。单杠技术的这3大突破,使其产生了3次飞跃,直到目前为止,他们的潜力还在不断进发出来,各种难新动作和复杂连接的讯息,随着电波,在国际体坛的家庭中迅速地传播着。

总之,单杠运动项目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3个发展阶段;阐述了单杠运动项目的来源、器械的更新、动作技术不断向复杂方向发展。揭示了现代单杠运动项目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单杠运动项目能发展到现在如此高的水平与国际3大比赛、动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规则的不断更新是分不开的,大大促进了单杠运动项目的发展。

从事单杠运动,不仅能培养勇敢果断、沉着机智等优秀的意志品质,而且对发展多种身体素质,提高空间三维定向能力均具有十分显著的功效。所以它不仅吸引了不少勇于探索的青少年参加,而且在体育教学和军事训练中历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单杠特点
[编辑本段]

单杠高2.55米。

单杠整套动作都是由摆动动作组成,以各种握法不间断地完成动作,它包括大回环、近杠动作、围绕身体纵轴的转体及飞行动作。允许有两次过杠下垂面的单臂摆动动作。单杠要求有一定难度的腾空动作等特殊要求。

单杠项目经常被安排在体操比赛的最后进行,因为双杠是最具观赏性的项目,通常也是观众最喜欢的。同时单杠也是最危险的,因为一套单杠动作几乎全部是不停顿的回环动作,并且至少要有一次双手离杠(然后重新抓杠)的动作,至少一次背部朝向单杠的动作,至少一次转体动作。

单杠的握杠方式很重要,共三种:正握(掌心朝前)、反握(掌心朝后)、交叉握(一只手正握,一只手反握)。采用什么握法由不同的动作方向而定。不管采用哪种握法,最重要的一点是:大拇指必须指向你移动的方向。否则回环时很容易因抓不牢单杠而落地。例如,前回环时应正握,拇指指向前;后回环时应反握,拇指指向后。

单杠的下法同样是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很多运动员可以腾空至近四米的高度,同时做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空翻、转体等,最后稳稳地落地。

1896年,单杠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在技术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各种大回环和转体动作已非常普遍,并出现了扭臂握大回环、后空翻两周下和振浪分腿下等新动作。50年代初,出现了分腿支撑后回环成手倒立和腾越类动作。在1958年第1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日本运动员小野乔首先做了向前大回环转体360 °,接一手扭臂握一手反握大回环再转体 360°,接后摆转体 360°成悬垂这样复杂的连接。在下法上也出现了空翻转体类动作。60年代中期,出现了高屈体腾越动作,并且大大减少了连接动作中间的大回环,使成套动作的编排更加紧凑精采。1972年在慕尼黑奥运会上,日本运动员冢原光男以团身后空翻转体 180°接团身前空翻转体 180°下这一动作,夺得了单杠比赛的金牌,这一崭新的复合空翻类动作的出现,开辟了体操运动新的技术领域。70年代中期和末期,一些脱手再握动作发展为空翻再握杠动作。向后大回环前摆,向后分腿腾越成悬垂和后空翻 3周下也出现了。70年代末期,随着护掌的改进,单臂大回环出现,单杠技术的发展更加日新月异。

正式比赛用的单杠有具体规格要求。教学训练用的单杠可有各种类型和规格:有木质半固定式单杠,杠高1200~2600毫米,可自由升降,木柱埋入地下不少于1000毫米;有联合固定式(或半固定式)单杠,几副单杠作为一组,有的全组单杠高度相同,有的是依次增高。

单杠运动是竞技体操中最惊险的一个运动项目,基本动作有摆动、屈伸、回环、转体、腾越、空翻等,可以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对改善人们在不同空间判断方位的能力,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都有较好的作用。

单杠引体向上
[编辑本段]

单杠引体向上是男生“达标”测试、初中毕业体育考试、高中毕业体育会考项目之一。

1.作用与特点

引体向上是以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重量的悬垂力量练习。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握力、上肢力量和肩带力量,这个力量必须能克服自身的体重才能完成一次。它对发展上肢悬垂力量、肩带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

引体向上是以按动作规格完成的次数来计算成绩的,做的多则成绩好,因此,它是一种力量耐力项目。

2.技术结构

引体向上属于纯上肢力量素质练习,技术要求并不复杂。要求练习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呈直臂悬垂;两臂同时用力引体,上拉到下颏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

3.影响成绩的因素

(1)上肢力量和肩带肌群力量不足以克服自身体重。人类的握力都能把自己悬吊起来(不论男女),只是悬吊的时间长短有较大差异,这是因为人类祖先长期生活在树上的一点遗传素质。但要把人体以两手为力点把身体提拉起来,则需要上肢与肩带肌群的力量。身体形态发育正常者,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完成引体向上并不困难。

(2)体重超常,更显上肢及肩带力量不足。对于这样的学生,除加倍练习上肢及肩带力量外,还需要控制体重,实施减肥计划。

4.练习方法

(1)引体向上凡是能完成一个以上的学生,应以练习引体向上为主。按自己完成最大量为指标练习一次,稍事休息后再练习1~2次。如只能完成一个,则需反复多做,以6~10次为宜。

(2)平梯移行在平梯上做移行,每次手向前移动一个横杠,两手交替行进。移行一个横梯长为一次,练习4~5次。

(3)屈臂悬垂练习者站于凳上,两臂全屈反握横杠,两手与肩同宽,使横杠位于颏下,然后双脚离凳做静止用力的悬垂姿势,但下颏不得挂在杠上。垂悬时间越长越好。练习2~4次。

(4)斜身引体要求杠面与学生乳头齐平,两手与肩同宽正握杠,两脚前伸蹬地,使两臂与躯干成90°的斜悬垂,由同伴压住两脚,做屈臂引体,使下颏触到或超过横杠,然后伸臂复原为一次。30~45次为一组,练习3~4组。

(5)仰卧悬垂臂屈伸(抬高脚的位置)学生在低单杠上做仰卧悬垂姿势,另一学生握其脚腕或小腿,将练习者的脚抬至水平部位(也可将练习者的脚放在稍高的器械上)。拉25~40次为一组,练习3~4组。

(6)手足并用或只用手的爬竿或爬绳根据个人力量选用,每次爬5~6米,练习3~4次。

引体向上的练习,对尚不能完成者要先争取“0”的突破,然后再追求完成的次数。

5.练习注意事项

(1)引体向上是上肢力量耐力项目,练习有一定难度,同样需要持久性意志努力。

(2)对引体向上一个也完不成的同学可进行帮助,即由同伴托腰向上推举帮他练习。

(3)能完成一个以上的同学,要增加练习的重复次数,力争在短期内达到较高水平,而且要持之以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第2个回答  2008-07-21
体操评分规则-国际体操联合会男子体操评分规则

此规则适用于世界锦标赛,奥林匹克运动会,地区性和洲际比赛,其他国际比赛。

第一部分 裁判员、教练员和运动员守则

第一章 评分规则的宗旨

第一条

l、本评分规则的宗旨在于:在国际男子体操比赛中,保证评分的客观和统一。提高裁判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运动员和他们的教练员在日常训练及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提供指导作用。

2、本评分规则的制定是以国际体联技术规程,技术委员会的原则决议、研讨会的分析结果及考虑到现代体操运动发展和训练实践中的经验为基础。

3、裁判员要一丝不苟地遵守评分规则,否则将可能被竞赛部门解除其职务。

4.本评分现则也可在国内比赛中实施和运用。第二章 项目裁判组的组成和职能

第二条 裁判组的一般权利和义务

1、裁判员必须密切联系体操运动,不断地参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他门需具体的基本条件是:

·教练掌握和应用国际体联评分规则

·熟练掌握和应用国际体联技术规程

参加国际体联正式比赛的条件是:

·持有国际体联有效裁判证书

·证明在国与国对抗赛、国际比赛和国内比赛的裁判工作中表现出色。

·在比赛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教育和体育道德水平

2.裁判组成员的义务:

·参加该比赛的所有裁判指导会和比赛过程中的会议及赛台训练

·比赛前一小时到达比赛馆

·认真做好赛前准备工作

·着装整齐,深蓝色上衣,最好穿灰色裤子,浅色衬衣和领带

3、在比赛过程中,裁判员要做到:

·不离开自己的座位

·不与其他人联系

·不名教练员、运动员及其他裁判员交谈

第三条 技术委员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1、在国际体联的比赛中,技委会成员在各项目中担任各个项目的主席,他们的任务是注意和检查A裁判组和B裁判组的所有裁判员包括技术助理的工作和行为,他们对自己所在项目的所有成套动作进行评判。

2.只有在出现第11.6条款所述的偏差极大的异常情况下,他们才有权召集裁判员进行磋商,以便共同确定一个正确的分数。如果在起评分上出现分歧,他们有权制定最终的起评分,这时只能给整为,不能出现0.05的情况。

3、如果重复出现偏差,他们将通知竞赛总裁判长,即:技委会主席,如有必要,总裁判长将根据技术规程对有关的裁判员准备并实施制裁。

4、技委会成员在比赛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他门有权召集本项目的裁判员,以解决出现的问题及干扰,另一方面,他们担负着将本裁判组的工作倩况及出现的问题向竞赛组织机构汇报的义务,他们的职责还包括:

·向全体裁判员介绍示分、传分的技术程序和步骤。

·检查或计算最后得分。

·亮绿灯,显示可开始比簧,亮红灯表示不可以比赛。

·从最后得分中扣除有关时间、越线、不良体育道德及违纪行为的扣分。

5、为了更好地履行其职责,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应就座在能够立刻看到所有裁判员的打分和竞赛记录单的位置。

第四条 技术助理的权利和义务

1、在国际体联举办的所有比赛中,各个项目上都将设置技术助理,技术助理协助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工作,他既是协调员,又是A裁判组的成员。技术助理和A组裁判员将从那些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取得过优异考试成绩的人员中挑选。

2、他们的任务是计算成套动作的内容和价值,以及将所出现的违章请况,通知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他们主要检查运动员所完成的成套动作中难度、特殊要求及加分的情况。

3、为了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他门要完整无缺地记录成套动作的内容。他们的记录是书面总结及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用来解决A组裁判员出现问题时的依据。

4.比赛结束后,技术助理应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给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报告应列出所发生的问题、违章的情况,及不清楚的地方,并附上有关运动员的姓名。

5、根据技委会主席的要求,比赛结束后两个月之内,技术助理要用国际体联认可的一种官方语言向技委会主席和他所在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呈交一份该项目所有成套动作内容的书面报告。

第五条 裁判员的权利和义务

l、在男子体操技术委员会指导下,所有裁判员需经抽签决定上场项目。这与技术规程8.8.2和8.9.l相符。裁判员要以评分规则为依据,根据场上情况,在A裁判组或在B裁判经准确、迅速地记进行评分。A组裁判员将在考试成绩优秀并且实践经验丰富的裁判员中经抽签决定。

2、A裁判组负责记录和评判:

·难度

·特殊要求

·加分

3、B裁判组的职责是:从技术、姿态及优美性来评定动作的完成情况。

4.他们还有义务

·按格式正确填写评分表

·听从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的指导

·协助避免延误比赛

·检查辅助人员传分是否迅速及自己的评分显示是否正确,纷发现记分牌上显示的分数与自己的评分不一致的,应立即通知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

·当比资开始的信号发出后,应立即进入工作状态。

5、裁判员有权就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对自已的不公正行为向竞赛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诉。

第六条 裁判检查条例

l、根据裁判检查条例,裁判员如违反评分规则或技委会的指示,技委会主席或仲裁委员会负责人可对其进行惩罚。

2、裁判员的错误行为及违反规则的情况包括:

·故意蔑视评分规则

·营意偏袒或贬低一个或几个队,一个或几个运动员

·不遵守技委会或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的指示

·重夏出现过高或过低分

·不遵守有关比赛的要求和纪律

·不参加裁判指导会或未经许可不参加赛台训练

·着装不符合要求。

3、可给予的惩罚:

·如不参加裁判指导会或不参加观摩赛台训练,技委会主席可取消其本次比赛的裁判资格。

·由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发出口头警告。

·根据技术规程中的其他处罚。

第七条 项目裁判组的构成

1、在所有国际体联正式比赛中,每个项目上均由A、B两个裁判组组成,具体如下:

A组裁判 技术助理+1名裁判

B组裁判6名裁判员

上述两组裁判在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的指导下进行工作,见第3条。

2.建议在洲际比赛或其它大型比赛中采取相同的组成及编制结构,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应是洲际联盟协会的代表或者由他指定的资深裁判来担当。

3、在其他所有的国际比赛中,扣:对抗赛。邀请赛等,经与参赛国协会商量后,可以改变裁判组组织形式,每项A裁判组和B裁判组最少各有两名裁判员,加上一名裁判长。

4、竞赛组织者将为每位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配备一至两名训练有素的助手,在国际体联举办的大型比赛中为每一名裁判员配备一名助手,以便他们能够迅速、准确地完成评分工作,这些助手将承担秘书和技术员的职能,将评分递交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或记录处,所有比赛都要求使用计算机。

第八条裁判组的座位安排及工作程序

1、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及A组裁判员在比赛器械前面排成一列就座,彼此间隔一定距离。

B2 B3 B4 B5

———————

———————

BI AI TA 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 B6

2、B组裁判员从左至右以顺时针方向就座在器械周围。在跳马项目比赛时,上述人员在落地区域附近就座。

3、在起评分取得一致后,技术助理将评分表交给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而B组裁判员各自的评分表则由其助手收集起来。在世界锦标赛、奥林匹克运动会或有必要的比赛中,可各有一名助手传递A裁判组的分。

4、比赛中即使使用了电子评分系统,裁判员也必须填写各目的评分单,一旦遇有计算机记录的分与评分单上的分不符时,以计算机上的分为准。

第三章 运动员、教练员行为守则

第九条 运动员的权利与义务

1、运动员要了解评分规则的内容,了解和遵守为保证比赛顺利进行而制定的所有细则。

2.参赛的,必须穿规范的体操服,有团体整队的要穿统一的服装,在鞍马、吊环、双杠和单杠比赛中,所有参赛者必须穿长裤,体操鞋或袜子,在自由体操和跳马比赛中,运动员可以穿短裤,也可赤脚,在所有比赛中都要穿背心,对于有违反服装规定的个人,将根据第9条第11款,以非体育道德行为从所涉及的每一项的最后得分中扣除。对违反服装规定的团体成员,从所涉及的每一项的成队总分中扣0.2分。

3、为避免伤害事故,同时在心理上给予运动员支持在单杠、吊环、双杠和跳马比赛的,允许有一名辅助人员站器械旁或附近,如果给予了运动员帮助,则既不承认在帮助下所完成的那个动作,还要扣0.4分。如同时有两名教练员站在器械附近,将扣0.2分。

4、在单杠和吊环比赛时,运动员可由教练员或其它队员托上器械,评分从脚离地面时开始。

5、允许运动员使用绷带和护掌,但必须完好坚固。

6.运动员在每个项目上都有权利做30秒钟的准备活动(团体为150秒),本队或同组中的运动员应保证让最后一名运动员也能有30秒的准备活动。

7、在每项比赛前,即当绿灯的或裁判长发出信号后,运动员要保持立正姿势,举臂向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示意,在一套动作结束时,先立正,并转向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示意,然后再下场。

8、比赛进行的,不允许运动员、教练员与裁判员讲话。

9.未经许可,运动员无权离开比赛场地,否则将取消其比赛资格。

10、不守纪津或非体育道德行为将视为违反规则,每次由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扣0.2分,举例如下:

·绿灯亮后或信号发出后拖延比赛(最多30秒)

·拖延或延长自己的准备活动时间

·错戴或未佩戴号码

·一套动作结束后重新上台

·另有或未经允许的教练员出现在器械旁

·违反服装的有关规定

11、原则上讲,在所有比赛中,成套动作不允许重做,只有当运动员并非由于自身的过失而不得不中断成套动作时才允许重做,项目裁判委员会主席将决定一套动作是否可以重做。

12.运动员可以要求技委会主席将单杠或吊环调高到适合自己身材的高度,类似要求不会被无理拒绝。该要求必须在正式场地训练开始到24小时提交技委会主席处,运动员自己不得自行调整高度。

第十条 教练员的权利和义务

1、每个教练员必须要了解评分规则并按评分规则行事。

2.每个教练都应负起责任,以保证比赛迅速、有秩序地进行,除了照顾在器械上做动作的运动员外,还要以体育的方式引导他们,这包括在器械上的表现,列队换项及退场或参加发奖仪式等。

3、比赛时,不允许教练员同运动员讲话(扣0.2分),也不允许同裁判员讲话。

4、教练员如不遵守纪津或违反有关规则,仲裁委员会可取消其参赛的资格。

裁判工作评价,裁判员等级划分,裁判员的处罚和申诉

一、前言

Andre Gueisbuhler 通报了执委会在1998年8月和11月会议上通过的采用工作小组提出的关于裁判问题的有关决定。

他还提醒工作小组,有些问题要在随后举行工作小组会议上进一步进行讨论,即:裁判员的分级,裁判员的分类和有关的与“裁判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纪律措施。

男子体操技委会、女子体操技委会和艺术体操技委会就每个问题都提出了建议。要求工作小组在所有项目上寻找共同的规则,包括:蹦床、技巧和健美操。

工作小组在仔细研究了男子体操技委会、女子体操技委会和艺术体操技委会提出的建议,并且对此进行了详细讨论后,提出以下建议供各个技委会进行讨论,并交执委决定。

二、裁判员等级划分

裁判员应该划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级:最同水平的合格裁判将在国际体联正式比赛上被用于担任裁判组的裁判长和专家,以及国际裁判员培训班的教师。

第二级:在国际体联正式比赛上担任A裁判

第三级:在国际体联正式比赛上担任B裁判,在其他比赛中担任A裁判。

第四级:在其他比赛中担任B裁判(不包括奥运会,世锦赛,世界运动会,世界杯总决赛)

参加国际裁判员培训班的前提条件是:参加者必须持有本国最高等级的裁判员证书。参加者通过考试就能获得第四级证书。获得此证书的裁判在四年内参加3次国际比赛的裁判工作,没有受到处罚就自动升级到第三级。

参加洲际裁判员培训班的前提条件是:参加者最少要持有第三级证书。如果某一协会没有第三级证书的裁判,经过技委会的慎重考虑,可以接受持有该协会第四级证书的裁判。获得此证书的裁判在四年参加了3次国际比赛的裁判工作、没有受到处罚就自动升级到第三级。

得到第二级证书的前提条件是至少必须具有第三级证书,并且要参加洲际裁判员培训班或在国际裁判培训班中取得优异成绩(由技委会确定特定的分数标准)。只有参加洲际裁判员培训班之后,才有可能从第三级升到第二级。在每四年周期中,不能自动提升。

得到第一级证书的前提条件是至少必须具有第二级证书,并且在参加洲际裁判员培训班后,每四年再参加一次特殊的课程。第一级裁判的数量必须有所限制。

所有参加裁判培训班的裁判员都必须进行一项考试,考试包括实践部分(A分和B分)和理论部分(500个问题中选100个)。

裁判评价

赛中和赛后都要对裁判工作进行评价。

在比赛进行过程中,评价的基础是每名运动员的最后得分(最后扣分和裁判员打分)的偏差。最高裁判组(Superior Jury)将从浪琴系统中得到这些偏差的打印结果。

最高裁判组(Superior Jury)将调查裁判员的工作,如果出现恶劣和明显的错误,它将采取必要的行动。

比赛之后,技委会将再次对以下动作进行评价:

——至少要对成套动作进行20%的抽样

——偏差较大的所有成套

——技委会认为分数不正确或在比赛中已经进行过处罚的

根据这些评定,裁判工作可以划分为上次会议提出的7个等级

在比赛中出现的过度偏差的百分比

评定

(每项小组,等级赛,资格赛,决赛)

0%-1%

优秀

>1%-2%

良好

>2%-4%



>4%-%6

满意

>6%-8%

不满意

>8%-10%



>10%

失败

裁判员出现可允许偏差的标准差应该由各个技委会自行决定。

根据洛桑世界锦标赛浪琴系统的统计结果,各个项目都要有打印结果,由各个技委会分析可能出现的偏差。

根据高斯曲线的有关原则对98个成套动作的评论如下:

02套被预测为 优秀

04套被预测为 良好

16套被预测 为好

54套被预测为 满意

16套被预测为 不满意

04套被预测为 差

02套被预测为 失败

最高裁判组也要收到如下的打印结果

——每名裁判的排名

——每名裁判在团体赛中积极偏差和消极偏差的总数

——按国家对积极偏差和消极偏差进行分类

纪律措施

工作小组讨论了由 Michelle Duncan 准备的“裁判员奖励,处罚和申诉”草案。

这份文件的新内容在于,纪律委员会应该是第一申诉,上诉庭(Appeal Tribual)是第二申诉并且是最后申诉。如果执委会同意这一建议,新章程的草案将要进行修改。

在这份文件中有种想法没有提到,就是:可能会出现反对单项裁判长和最高裁判组成员的行动。这种权力可以交给申诉裁判组(the Jury of Appeal)。如果执委会同意这些想法,工作小组就要在下次会议上制定具体的建议。

其他事宜

Hans-Jurgen Zacharias 询问工作小组关于每个项目的“最后得分”意见,按执委会的决定,各个项目的“最后得分”要相互一致,均为(A+2B)。这一系统是从蹦床得来的,应该读作A+B+B。

对体操项目来说,最后得分可以是4个或6个分值的两个中间值

对艺术体操项目来说,最后得分可以是A+B(前3个A2分值的平均)+B(平均三个B分)

对健美操来说,最后得分可以是A(三个难度分的平均)+B(平均三个艺术分)+B(三个完成分的平均)

对蹦床来说,最后得分是A+B+B

工作小组同意这些建议,因为对以上所有项目来说,这一系统都是适用的。

关于体操的术语你可以在下面的链接看看,包括有单杠基本动作的术语

参考资料:

第3个回答  2008-07-31
关于奥运会体操单杠的评分规则。起评分:最高10分。条件:至少要有2个空中腾越类型的高难度动作。(即使3个4个也是10分)。加分,两个动作衔接会有加分。



扣分:落地失误,腾跃瑕疵等。其他影响得分的因素



部分动作的难度值。还是看图吧http://hi.baidu.com/gumeng/album/%CC%E5%B2%D9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7-23
评分标准;
单杠有A、B两组裁判员进行评分。A裁判组根据运动员一套动作的内容确定“A”分。“A”分包括:取运动员成套动作的下法加上最好的9个动作共10个动作,计算其难度价值。男子最高难度动作为F组,女子最高难度动作为G组。B裁判组确定“B”分,“B”分从10分开始,以0.1分为单位进行扣分。“B” 分的扣分内容包括:成套动作的艺术及完成错误、技术和编排错误。当动作完成发生艺术性和技术性偏差时,要进行扣分。“A”分和最后的“B”分加起来为一套动作最后的得分。

专用术语的知识

(一)面:

身体前面、背面、侧面的任何一面,规定必须朝向器切,身体前面正对器械者,称正面;背部正对器械者,称被面;体侧正对器械者,称侧面。

(二)握法:

(三)支撑、悬垂

1、支撑:

指肩部在握点之上,使人产生从本体按住器械,或远离器械的映像状态。其动作有正面支撑、背面支撑、正面浮起支撑。

2、悬垂:

指肩部在握点之下,使人产生一种把器械拉近自己的印象之状态。其动作有正面悬垂、背面悬垂、反悬垂、屈生反悬垂。

二、保护方法

保护与协助的类型:

竞技体操的保护协助类型有两种:一、是安全性的保护;二、是帮助性的保

护;说明如下:

(一)安全性的保护:

重点在於防止练习者掉落,并不帮助练习者完成技巧,因此,保护者必须具备「什麼动作站在什麼位置」、「往那裏移动」等专门知识。如果保护的范围过大时,移动一定要敏捷。「何时移动」,「何时出手保护」等的判断要很准确。保护时,指导者和保护者需先判断那个地方是最可能掉落之处,然后站在该处,决定以手突抓或握住练习者。不过要让练习者(选手)尽可能地控制自己。完全用手保护时,要突抓或握住动作者的上身,无论何时,都要加以保护,其目的在保护练习者(选手)的头部和肩膀远离垫子,因为这两个部位是人体最脆弱的部位。

(二)帮助性保护:

重点在帮助练习者完成动作,其次才涉及防止掉落或受伤的一面。此种保护法,保护者须先了解动作者所要达成的目标,并看出失败之处,然后决定手应置於何处,帮助的力量要用得非常的洽当一即能使练习者感觉到自己在完成动作。切忌过分用力帮助,那样无助於动作的进步。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