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另一个身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他究竟有多厉害?

他究竟有多厉害?

辛弃疾的另一个身份应该是剑客或者侠士,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他非常的厉害,武力值极高,在南宋,没有几个人可以比得上他。

在大多数国人的认知中,辛弃疾,是一个词人,一个和苏轼、李清照齐名的词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他;“何以箫声默,默声箫以何? 多情深许几,几许深情多。”是他;“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是他;“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是他。

在这些或沉雄豪迈或细腻柔媚的词句之后,却是一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剑侠之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有很多类似的高光时刻。在这里可以给大家列举两起。

1、单枪匹马千里追杀叛徒。

21岁的辛弃疾,在金国攻打南宋之时,扯着一支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加入耿京领导的山东义军。但是,关键时刻,辛弃疾的朋友僧人义端突然叛变,“窃印以逃”。耿京为此大怒,辛弃疾自知交友不慎,愧对上司,于是军令状:三天之内杀死叛徒追回打印。

于是,辛弃疾单枪匹马,千里追杀,最终在去往金国军队的路上,追到义端,把他杀死,拿着大印,提着义端的头,回来向耿京复命。

2、率五十勇士,直闯敌营,生擒叛将,从容而退。

金主完颜亮攻打南宋最终失败,形势一片大好,于是辛弃疾受耿亮的委派,南下和南宋联系。辛弃疾回到山东的时候,得到的消息却是:耿京被判将张安国杀害,张安国投奔到金营。

面对这个情况,很多人直接跑路,但辛弃疾没有。大哭之后,他重整队伍,带着仅有的五十勇士,快马杀入敌人大营,一路砍瓜切菜,直闯敌营,生擒叛将张安国,从容退走。

由以上两次事情,我们可以知道辛弃疾是一个武力值非常高的人,可以千军万马取敌将首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1
我们看的最多的间谍就是抗日时期,但其实辛弃疾当年就是名副其实的间谍。因为他生活在济南,那时候济南就已经是金人的地盘。辛弃疾还参加了金朝的科举考试,在这期间搜集了许多金朝的重要情报,为了以后抗金做足了准备。
第2个回答  2019-10-22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1],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抗金归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创制飞虎军以弹压湖湘。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2]。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第3个回答  2019-10-22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第4个回答  2019-10-24
参加反金义军,奉表南归,历任微职,积极反金,为奸所嫉,不得重用,壮志难伸,忧愤而卒。 仕途成就: 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以及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 。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