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名句中意象有什么规律?

如题所述

明月一般都会有愁思,思念,千古同悲之类的意象,在诗词中应该以作者此时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当时的写作背景为主,由此来判断
明月有时也会有比喻自己的生命只短暂的意象,明月是永恒的,而我只是沧海间的一粟,明月是不变的,而我的生命却只有短短几十年,比喻时光之仓促,人生之短暂
或者有时是中又提到远方的家人时,也可想,是否他们也同我一样,此时望着这番明月
一、引言
诗词是侧重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但感情并不是诗,从感情到诗,这中间有一个具体外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意象来发挥作用。一首诗词有无诗味,说到底是看这首诗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诗词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不同于物象,它注入了诗人的感情色彩。意象把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生活中的多种物象相交相融,相契相合,在勾画出整个诗篇脉络的同时,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词的艺术境界。在苏轼的词中存在着大量的意象,下面就其中三个意象展开研究。

二、苏轼词中的意象研究

(一)明月意象:广漠时空下的人生诘问和苦难排解
明月意象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在历代的诗词曲赋中,明月意象“大放异彩”,让文人百写不厌。清代黄宗羲一语道破:“好诗多在月明中。”在苏轼的词中,有大量的月意象,他一生咏月、赏月、问月,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有很好体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正是他仕途上不如意的时期,由于当时变法派当政,他的改革意见不被采纳,且感觉朝内政治争斗激烈,受到外放冷遇,于是他在丙辰(熙宁九年)中秋之夜欢饮达旦,大醉。作者在全词一开篇就问“明月几时有?”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问话?在词人心中,月亮是光明、高洁的象征,苏轼通过问月来试问社会上正直的人和事还有多少?“天上宫阙”有隐喻朝廷之意,“高处不胜寒”,暗含朝廷难处之慨,他当时既不能“致君尧舜”,兄弟又不在身边,政治关系和血缘亲情都得不到慰藉,双重的人生失意使他不禁在月下“把酒问青天”。他既向往超凡脱尘,又担心高处孤寒,处于出世和入世的矛盾中,他乘醉在天上和人间徘徊,最后还是落实到“人间”、“忠爱”的政治性寄托上来。他为什么会在矛盾中作这样的选择呢?因为他自幼学儒,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很大,是他一生立身处事的根本。儒家的人生态度基本上是就积极用世的,它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苏轼虽然很羡慕陶渊明,有“归隐”的思想,但由于他对儒家忠君报国的思想接受很深,终究没有归隐。
中秋明月的美好寓意与坎坷不平的人生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人一生充满波折,政治生涯、家庭生活的憾恨悲愁,使他再次问月“何时长向别时圆?”当他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心头掠过一丝忧伤,这些都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他把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进行类比,通过月展开对人生命本质的探究。由于诗人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宠辱、忘得失、超然物外的处事态度,所以在词的收尾处写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词人一个良好的祝愿,把平安、幸福、安康献给弟弟苏辙,并以共勉。既然人长团圆月长圆不现实,既然“此事古难全”,就不必徒然忧伤,而应该应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人生。苏轼正是借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来感悟人生的道理,人的悲欢、月的圆缺,自然规律从来就是如此,于是以旷然自得、乐以忘忧而收结。
苏轼写词的月意象除了单独存在之外,还有着独特的意象系统。他写词中的意象系统主要表现在“江、月系统”。苏轼词中的“月”大多时候是和“江”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后夜松江月满”(《如梦令•题淮山楼》),“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还有他的(《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等。在这些词作中,“江”和“月”紧密相连,合二为一。江是很宽阔的,一眼望不到边,,江水清澈而平静,明月倒映在江水之中,画面幽静而美丽,使得烦恼抛之脑后,一切杂念都不存在了。“江”因其气势而使词境开阔,“月”因其灵妙而使词境空灵,江月的结合很完美,把诗情、画意、哲理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词人一生的波折不断,命运多舛,把天上的“月”与地上的“江”结合在一起,用“江月”、“江水”可以用来洗涤心胸、排遣胸中苦闷,消解诗人人生的悲剧意识。
另外,苏轼词中的月意象与人之间还存在着亲和关系。他一生是孤独的,以月为友,与月为伴,他把月当作与自己同等的存在。月是孤独的,同时它也是皎洁的,这正与苏轼高尚的品质相似。例如作品《西江月•黄州中秋》中的“月明多被云妨”。当时苏轼被贬到儋州已经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心中不免有一些感慨,正值秋季,万物凋零,诗人想到自己的人生也不过如此,凭添了一些孤寂和愁绪。云遮月本是很正常的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在这里却意义不同。明月在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云则指的是小人,诗人没有得到重用,并不是因为自身的才学问题,而是因为在朝中政局中小人当道,自己被小人排挤,正直之声不能上达。诗人借用云妨明月来比喻自己被小人陷害,正是因为二者有着相似的遭遇,才会觉得月与自己是朋友,能达到心灵上的共鸣,由互相理解而产生默契,因此也才会有诗人一次次的“问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9
明月意象:广漠时空下的人生诘问和苦难排解
明月意象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在历代的诗词曲赋中,明月意象“大放异彩”,让文人百写不厌。清代黄宗羲一语道破:“好诗多在月明中。”在苏轼的词中,有大量的月意象,他一生咏月、赏月、问月,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有很好体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正是他仕途上不如意的时期,由于当时变法派当政,他的改革意见不被采纳,且感觉朝内政治争斗激烈,受到外放冷遇,于是他在丙辰(熙宁九年)中秋之夜欢饮达旦,大醉。作者在全词一开篇就问“明月几时有?”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问话?在词人心中,月亮是光明、高洁的象征,苏轼通过问月来试问社会上正直的人和事还有多少?“天上宫阙”有隐喻朝廷之意,“高处不胜寒”,暗含朝廷难处之慨,他当时既不能“致君尧舜”,兄弟又不在身边,政治关系和血缘亲情都得不到慰藉,双重的人生失意使他不禁在月下“把酒问青天”。他既向往超凡脱尘,又担心高处孤寒,处于出世和入世的矛盾中,他乘醉在天上和人间徘徊,最后还是落实到“人间”、“忠爱”的政治性寄托上来。他为什么会在矛盾中作这样的选择呢?因为他自幼学儒,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很大,是他一生立身处事的根本。儒家的人生态度基本上是就积极用世的,它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苏轼虽然很羡慕陶渊明,有“归隐”的思想,但由于他对儒家忠君报国的思想接受很深,终究没有归隐。
中秋明月的美好寓意与坎坷不平的人生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人一生充满波折,政治生涯、家庭生活的憾恨悲愁,使他再次问月“何时长向别时圆?”当他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心头掠过一丝忧伤,这些都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他把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进行类比,通过月展开对人生命本质的探究。由于诗人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宠辱、忘得失、超然物外的处事态度,所以在词的收尾处写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词人一个良好的祝愿,把平安、幸福、安康献给弟弟苏辙,并以共勉。既然人长团圆月长圆不现实,既然“此事古难全”,就不必徒然忧伤,而应该应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人生。苏轼正是借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来感悟人生的道理,人的悲欢、月的圆缺,自然规律从来就是如此,于是以旷然自得、乐以忘忧而收结。
苏轼写词的月意象除了单独存在之外,还有着独特的意象系统。他写词中的意象系统主要表现在“江、月系统”。苏轼词中的“月”大多时候是和“江”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后夜松江月满”(《如梦令•题淮山楼》),“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还有他的(《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19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钦佩的笑容。”

我想其中缘由,除了文学才华,更因为其人格魅力——洒脱、旷达,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随遇而安,超然物外,该吃吃,该睡睡,乐观到没朋友。

更深一层讲,苏东坡看透了人生的本质。他的人生观,藏在他的诗文里。

1、人生如逆旅,早晚会归去
公元1091年,苏轼第二次任职杭州。

比起二十年前,第一次在杭州任职,已进知命之年的苏轼,在思想上成熟、稳重很多。他疏浚河道、清理西湖、创办医馆,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惠民工程。

经过“乌台诗案”一劫,加上黄州贬谪以及其他波折,风风雨雨,起起落落,苏东坡对人生的见解,为之也更加深刻、通透。

那一年,他的朋友钱勰调任别地,经过杭州时,两人小聚,喝着小酒,聊着各自的酸甜苦辣。临别之际,苏东坡做了一首词赠予对方: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他追忆往昔的交往,他感慨时光的易逝,他赞颂友人的节气,他也给予友人精神力量,将对方往乐观豁达的道路上引。

他告诉友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逆旅,不是旅行的意思,而是指旅馆。在苏东坡看来,“人生”这个东西,只不过是旅馆,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是行人,路过人生,借住而已。

既如此,为何不让自己轻车简行,好好欣赏沿路的风景?

生命,就像一场旅行。

皮囊,只是暂时的居所。

人生,只是途中的旅馆。

这样想,你就能够轻松些许。

2、人生如幻梦,真假实难辨
尘俗中人,旅途漫漫,走着走着,就会在某些时刻怀疑自己、怀疑人生:这到底是在梦里,还是梦外,到底怎样算真实,怎样算虚幻?

于是,常叹一句:人生如梦!

苏仙常常在诗词里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四十岁那年,苏东坡被贬黄州。在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他做了一回农民,带领家人开垦东坡,自给自足,倒也自由自在。

在黄州,曾经的苏轼,如今的苏东坡。这不仅仅是名号上的改变,更是境界上的提升。

公元1080年,中秋之夜,他乡异地,把酒对月,回想身后走过的崎岖路途,苏轼不禁发出感慨:“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他在《行香子·述怀》中写道:“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叹道:“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他还在《百步洪》中抒怀:“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

历史上的智者,都发自内心地将人生视为一场梦幻,诸葛亮有诗云:“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既如此,还有什么好纠结?还有什么可害怕?

假若你做了噩梦,当时会觉得恐惧。可是醒来回想,你会为自己的恐惧感到好笑,同时提醒自己,这不过梦而已,实在没必要担惊受怕啊。

人生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可惜只有智者识破迷局。

3、人生如雪泥鸿爪,一切皆偶然
人生当中经历的种种,到底是冥冥中的注定,还是无意间的巧合?

这样的困惑,一千年前的苏辙也曾有过。他为此请教自己的哥哥,哥哥便在一首诗里出给答案。

公元1061年,苏东坡前往凤翔任职,苏辙为他送行。兄弟俩途径河南渑池时,苏辙想起五年前,他俩进京赶考时也经过这里,当时还在僧舍墙上题诗来着。

曾经路过,今朝又来。人生中的来来往往,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

苏东坡写了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他觉得,人这一生,奔波劳碌,就像天上的飞鸿,一会儿飞向东,一会儿飞向西,偶然停歇下来,在雪地上留下爪印。而这一切,它自己从来不会预先知道,也从来做不了主。一切,随缘而遇,也随缘而为。

飞鸿,来来往往,不问西东。

因缘,起起灭灭,人生无常。

余秋雨在一篇散文中,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人生许多关节点的出现常常由于偶然。无数偶然中隐伏着必然,堂皇的必然中遍布着偶然。”

既如此,就应该淡然面对得失,坦然面对生死,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心态,过好每一天。

4、人生如屈肘手臂,转瞬就失去
人生漫漫,却又很短。

《金刚经》中,将人生比作梦幻、泡影、露水、闪电,都是在说它的虚无与飞逝。

这一点,苏东坡同样有所领悟。

公元1075年,苏东坡在密州。这里土地贫,瘠灾荒严重,导致庄稼欠收,无米下锅。为了填饱肚子,苏东坡有时候会和同事去人家荒废的菜园里找杞菊吃。

明明已经困顿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地步,苏东坡好像全然不当一回事,他还能一边摘食野果,一边“扪腹而笑”。这情态,真的就像林语堂所说的那样——乐天到无可救药。

这种反应,让同行的人感到不解,于是问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到的。

苏东坡笑着回答道:

“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或糠覈而瓠肥,或粱肉而墨瘦。何侯方丈,庾郎三九。较丰约于梦寐,卒同归于一朽。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

在苏仙眼里,人活一世,就像手肘一伸、再一屈那么飞快,简直转瞬即逝。在短短一生中,贫也好,富也好,丑也好,美也好,最终,所有的人的结局,都是殊途同归。

既如此,在梦里不断计较、贪婪、奢求,有什么必要?又有多大意义呢?

孔子向弟子颜回讲述人生的本质,他打了一个比方:“交臂非故”。像两个人,你走过来,我走过去,臂膀触碰了一下,甚至都没有触碰一下,就过去。

既如此,活在当下,珍惜当前拥有的一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是睿智之举。

人生,如旅,如梦,如雪泥鸿爪,如屈伸臂腕,还可以如同其它。

读懂了人生本质,才不枉此生。
第3个回答  2020-11-19
1. 人间有味是清欢。

2.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 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4.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6. 人生看得几清明。

7.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8.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9.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10.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1. 小诗有味似连珠。

12.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13.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4.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1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6.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17.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18.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