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和戊戌变法的结果

如题所述



1898年改革运动的结果是什么?


戊戌变法是清政府于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这场改革运动中,中国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场运动短短的103天时间里,以皇帝为首的维新派颁布了大量的改革条例,但戊戌变法的结果是失败的,这些改革条例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


铜像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变法正式开始。9月21日,王太后发动政变,废除新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也称之为“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的各项改革措施无疑触及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利益,因此遭到了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反对,维新运动变得岌岌可危,于是维新派希望通过政变取得政权,保证新法的实施。


1998年9月18日,谭嗣同找到袁世凯,希望袁世凯争王,大开杀戒,包围慈禧太后居住的颐和园。两天后,袁世凯回到天津,向反对变法的荣禄报告了谭嗣同的计划。9月19日,慈禧太后回宫,9月21日发动政变,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即囚禁光绪皇帝,废除新政,追捕维新派。维新派中,康有为早早离京,逃入日本使馆。谭嗣同拒绝逃跑,和其他几十人一起被捕。最后,谭嗣同、杨锐、刘光第、和康于9月28日在菜市口被斩首。史称“戊戌六君子”。许志静被判无期徒刑;张将发行新疆;唯一彻底推行变法的湖南巡抚陈宝桢被免职,从此不再使用。新政措施全部废除,除了北京大学堂和各地新校。


从戊戌变法的结果可以看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革的阻力是很大的,在中国进行资产阶级改革是不现实的。


戊戌变法与维新运动


戊戌变法和戊戌变法都是维新运动。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政治变革和启蒙思潮,而戊戌变法是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一场全面西化和现代化运动。那么戊戌变法和戊戌变法有什么异同呢?


一八九八年的六公子


戊戌变法和戊戌变法都是反封建的,只是各自的力度不同。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者是康有为,他是戊戌变法的精神支柱,主要的政治权威是光绪皇帝。改革的主要领导人是坂本龙马、牧仁天皇等人。


中国的环境和当时的日本不一样。与日本相比,中国的封建制度基础更深更久,这种封建制度已经发展到了非常完备的程度。不改变这种封建制度,就不能与时俱进,改变这种制度必然要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改革难度很大,充分体现了戊戌变法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日本民族本身就有公开吸收外来文化的传统。幕府时代,日本虽然也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但还是从荷兰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明治维新后,日本尝到了政治改革的甜头,深刻认识到有必要向西方国家学习科学和政治经济学。此外,中日两国背景的差异也导致了戊戌变法和戊戌变法之间的种种差异和深刻影响。


从当时国家的影响力来看,日本可以影响当时国内的很多领域,而当时中国的消息非常缓慢,这也给变法思想的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戊戌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戊戌变法是发生在晚清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在这场变法运动中,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希望通过这场变法使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变革,使本来弱小的中国走上强国之路,但变法以失败告终。虽然戊戌变法的作用不可低估。


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照片


戊戌变法的作用:戊戌变法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戊戌变法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维新派希望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从而实现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虽然这次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变法中的宣传影响和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戊戌变法的作用二:戊戌变法促进了爱国运动的发展。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起戊戌变法,积极反对帝国主义的瓜分,具有进步的爱国主义意义。以康有为等人为首的资产阶级将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对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戊戌变法具有救亡运动的性质。


戊戌变法的作用三:戊戌变法中,资产阶级先进分子创办各种报纸,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并兴办新式学校,广泛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和学术团体。这些活动极大地开阔了知识分子的视野,使他们重新认识了整个世界,也为后来的人接受新思想扫除了一些障碍。一些先进的地主也接受了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戊戌思潮之后,不仅大批青年学生大批转向革命阵营,相当一部分老一辈知识分子也退出了封建官僚集团,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