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一共几个故事

如题所述

《显微镜下的大明》一共6个故事,分别是徽州丝绢案、婺源龙脉保卫战、杨干院律政风云、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彭县小吏舞弊案和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案

1、徽州丝绢案始末

安徽省徽州府下面六个县城,每个县城每年除了交税以外,还有一笔费用叫做人丁丝绢,共8780匹生绢。结果徽州歙县一个叫帅嘉谟的学霸在查询以往账目的时候,竟发现这8780匹生绢竟然全部是由歙县一个县承担的。

此消息一经披漏,无疑是在歙县官民当中扔了一颗重量级的核弹。明明该6个县平摊的税银,为什么要我们一个县来承担。而另外5个县也是不服气了,他们找来了各种所谓的证据,来证明这笔税银本来就该歙县一个县来承担。  

于是歙县和另外5个县之间形成了水火不容之势,在歙县官员和百姓或明或暗的帮助之下,以帅嘉谟为代表的歙县民众开始了漫漫的维权之路。

在维权的过程中,事情几经回旋,最后从州府一直闹到了皇帝那儿,在其中甚至出现了村民暴乱等事件,最后还是在皇帝的干预下,以和稀泥的方式得到了解决,那就是歙县独自交自己该拿的一份税银,而其他五县的税银,则从其他拨款里面挪用。  

2、婺源龙脉保卫战

婺源这个地方的考生在大明的科举考试中可是经常能名列前茅的。可是这问题就来了,有一年的科举考试,婺源全县的生源,竟然没有一个考中功名。这在婺源引起了一场轩辕大波,要知道,明朝的官场中,本地考生的科举成绩也是升官的重要砝码。于是乎,从官场到民间,人们全部开始找起了科举失败的原因。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因为一些开矿的人,动了婺源的风水,把龙脉给毁了。你要知道,明朝时期是非常注重风水学说的。于是乎最后县太爷出面,通过民间筹款的方式,县衙出面,花钱买山,这才平息了矿山的开采。  

可是有利益就会有人冒险的,大家怎么可能罢手,很快开采就又死灰复燃。之后在朝廷的强力打压之下,开采又偃旗息鼓了。可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又是死灰复燃啊,如此反复,一直到了清朝。几百年的时间,大家为了争夺风水和利益,进行了反反复复的斗争。  

3、杨干院律政风云

罗氏的祖先在唐朝末期,来到徽州黄山龙溪落脚,创下一番基业。后人为了纪念祖先,保证祖先香火有人照料,在祖坟的边上建了一座庙,取名杨干院。  

可是到了大明朝弘治年间,一个叫佛熙的寺庙住持想独霸寺庙,那罗氏的后人当然不干了,这个寺庙可是他们修建的啊。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开始了。

到最后竟然打出了六七个官司,官司打到最后,还是又回到了起点:杨干院的僧人们,照旧在寺内诵经礼佛。罗氏一族,照旧每年来坟前祭拜,孤坟与古寺终究没有分开。  

4、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

明朝采用的是一种叫鱼鳞图册的东西,它是一种土地登记簿,里面会将所有者的田、地、山、塘一一标明,绘成图形。然后根据这些记录来确定每一家是什么级别,该交多少税,因此都是非常秘密的资料。

为了存放这些资料,朱元璋特意把玄武湖中的三个小岛空出来,存放这些资料。从洪武十四年至崇祯十五年,一共攒造了二十七期,历代累积黄册一百七十九万七千册。

5、彭县小吏舞弊案

在明朝的官场中,县一级衙门中,只有知县、县丞、主簿、三个人是吃皇粮的人。而其它三班六部的人,称之为“吏”,全部是自行招募,而这些人的工资,国家是不负责的,那么他们的工资从哪里来呢?于是贪赃枉法的事情也就出现了,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从百姓手中敲诈出金钱。  

这个故事说的就是一个叫杜山的人,和其他四个百姓一起承担了一项押送粮食的任务。而结果呢,那四个人贿赂了小吏,最后所有的任务都叫杜山去做了。这之后这杜山是越想越气愤,一纸诉状将一干人等全部上告省城。最后几经周折,该放逐的放逐,该判刑的判刑。

6、四冤魂案

一个锦衣卫看上了一个军士的媳妇,前面还好,看上是看上了,也不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可是没多久,这个当兵的病死了,锦衣卫就隔三差五的去纠缠这个姓岳的寡妇。可是这岳氏异常贞洁,坚决不从。

一来二去的就把这个锦衣卫给惹毛了,于是诬告岳氏和她女婿邱永有染,还伙同术士沈荣害死了那名叫杨安的军士。这锦衣卫都出马了,官府哪里还敢多事,马上就把岳氏、邱永、术士沈荣下监入狱了。  

这时候大理寺的官员薛瑄顶着重重压力重新审理了此案,为那冤屈的三人平冤昭雪。于是乎,战斗开始了,锦衣卫把案件中的岳氏、邱永、术士沈荣,严加逼供,屈打成招,推翻了大理寺的裁判,战斗进行的是很激烈血腥。最终锦衣卫大获全胜,大理寺所有官员全部被降职查处,薛瑄被削官为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