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时候有李彪这个人吗

清代时候有李彪这个人吗


李彪(1818---1896),字星海,号菊村,又号抱虎山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生,弥渡大庄营人。注释家,御赐翰林内阁中书。
李彪生于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清寒。母亲白天帮人打短工,夜间编织草鞋,以维持家庭生活,并供养他上学读书。少年李彪,就读于道圣营王景坡先生门下。“每午间自塾归,辄拾豆以食,倾刻即返"。由于他勤奋好学,成绩出类,深得王先生同情和喜爱,收留在校共食宿,免交一切费用。李彪愈加奋发,16岁得府试秀才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受聘于小西庄余家塾师。余姓系乡宦豪门,藏书很多。李彪边教书边自学,不分昼夜寒暑,废寝忘食苦读,摘抄讽诵期年,读完所有藏书,学识大有进展。1838年,到大理桂香书院就学深造,“迤西道罗天池器之,期以远道”。1844年,中道光甲辰科乡试举人,“主弥渡奎光龙文书院讲席”,名噪一时。其间,曾先后3次进京赶考,应礼部试,因其文风不切八股,且生性秉直,“皆报罢"。
1856年,大理杜文秀起义反清,李彪避战乱隐居天日山密云寺,“凡十二年足不履城市",潜心研究学理,著书立说。杜文秀曾几次重金聘他出山辅佐,李彪忠君思想根深蒂固,均拒不出山。杜文秀起义失败后,李彪再度两次进京应礼部会试,仍不及第。其间于1874年吏部遴选广西北流知县,后改授安宁州学正。1878年经云南总督岑毓英推荐,到大理主讲大理西云书院。1881年5月岑毓英升任云贵总督,委聘李彪前往昆明与名流学士共修《云南通志》,主笔《天文》、《地理》分志。岑以彪“品学兼优堪矜式,疏请叙奖,赏嘉国子监学士衔”,并意留在府内任职。李彪委婉拒绝,辞别回乡,尽桑梓义务,继续主讲大理西云书院,弥渡中和书院。
1892年,朝庭督学使高钊中前往大理地区巡视,与李彪会于清华洞,二人讲学达旦,甚为投机。高对他的著述深为嘉叹,携其所著《易经浅解》,向皇上具疏以闻。经清庭召集太学博士研究,认为注释超前,解义不凡。光绪帝御赐李彪翰林内阁中书衔,并赐建“恩荣坊"一座于大庄营前。
暮年,李彪辞馆返乡,于大王庙创建“香山书院"授徒。临终前三天,仍执教讲堂,以论语“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二句命题,课士弟子。光绪二十二年(1896)无疾而终,享年78岁。
李彪是位自学成才的学者,知识渊博,一生著述甚多。他的儒学著作有:《四书浅解》、《读易浅说》、《周易标义》、《性统》等。但他也倡导学习俗学,不专攻一家,凡阴阳经纬,周髀九章,风历星角,孤虚五相,蕾眚札笺等,无不探索,著有《爻位阴阳说》、《五纬考度》、《吕律算草》、《天根谈》、《彖象合参》、《筹算法》、《辞占辩例》、《祗可自怡草》、《游戏偶存》、《孝子必读》、《戒烟歌》等,还长于楹联和书法。
李彪一生从教,治学严谨。无论担任余家启蒙塾师,还是主讲滇西最高学府,均力倡因材施教,文道并举,教学深入浅出,且特专解疑,循循善诱。平时还为民间排忧治病,很有社会声望。他主讲西云书院,人才辈出,“滇西知名之士多出其门",滇东、滇南及滇北的后生也慕名求教于门。暮年回乡办学,四方学士远道而来求教者,络绎不绝。一代师表,桃李满天下,后人称他“文才出众世人赞誉,德行超群社会恭维”。民国年间,滇西学士赞他“友直、友谅、友多’’。至今,弥渡等地仍传颂着他的许多轶闻趣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07
刘罗锅隔壁叫李彪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