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
一、作者简介
孟浩然,唐代诗人。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字浩然,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二、生字组词(小题大做工作室)
德dé(美德、德行、品德)
鹊què(喜鹊、鹊桥、声名鹊起)
蝉chán(蝉联、金蝉、蝉蜕)
三、多音字
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
四、译文
1.《宿建德江》: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原野空旷天幕低垂在树林后边,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五、问题归纳
1.《宿建德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宿建德江》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写了寒江、小舟、孤月、独客、老树、旷野,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2.《宿建德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宿建德江》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描写的景物有黑云、雨、风、湖水。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中的比喻有什么作用?
诗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翻墨”与“跳珠”的比喻新颖而生动,绘色绘声绘形,极为传神。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人在黄沙岭道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黄沙岭夜里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情景。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写出夏夜的山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突出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六、课文主题
1.《宿建德江》诗人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全诗的艺术特色:此诗写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富有艺术美。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描写的景物有黑云、雨、风、湖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描写的景物有黑云、雨、风、湖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泊船瓜洲[1]
[宋]
王安石
京口[2]瓜洲一水间,钟山[3]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2]京口:今江苏镇江。
[3]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1]。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2]临发又开封[3]。
注释
[1]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2]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1]那畔[2]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3]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1]榆关:山海关。
[2]那畔:那边,此处指关外。
[3]聒:声音嘈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古诗词三首的意思是什么?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意思如下:一、《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初夏时节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雪白,油菜花差不多在落尽结籽了。夏日天长,篱笆的影子慢慢变短,没有行人路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原文: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 梅子...
古诗词三首的大意是什么?
五年级上册21课《古诗词三首》包括《泊船瓜洲》、《秋思》和《长相思》三首古诗词。以下是每首诗词的大意:1、《泊船瓜洲》:这首诗的大意是,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南京的烟雾之中。明月照在夜晚的江面上,把船停在瓜洲渡口,把心寄托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
古诗词三首有哪些?
古诗词三首主要包括以下三首:《静夜思》: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与明亮的月光,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句,简洁明了地展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春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写的是春天的早晨。诗中“...
古诗词三首有哪些?
第一首:《出塞》作者(唐)王昌龄 释义: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依旧,征战万里的士兵尚未归来。若有像飞将军般英勇,绝不会让敌人越阴山南下。第二首:《凉州词》作者(唐)王翰 释义:酒杯中盛满了美酒,正欲痛饮,却闻马上琵琶声,催促出发。醉卧沙场,别笑我,自古以来,征战几人归?第三首:《夏...
21课古诗词三首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1、《山居秋暝》:写山中秋天晚上静谧而又富于生机的景色。明月松间照,是静态,清泉石上流,是动态。全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翻译: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
五上21课古诗词三首的意思是什么?
一、《山居秋暝》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秋雨初晴后山村的宁静景象和村民的淳朴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恶。首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揭示了诗人在山间感受到的清新与季节的转换。接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生活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3首意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3首是《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如下:1、宿建德江 孟浩然 (唐)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
六年级人教版下册第十课古诗词三首的意思是什么?
2. 《石灰吟》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3. 《竹石》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
5年级上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山一程水一程”表示什么?“风一更...
风一更雪一更”表示荒寒的塞外,暴风雪彻夜不停。全文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译文是: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有几首古诗词?
第1课:《古诗词三首》(1)独坐敬亭山 李白(唐)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2)望洞庭 刘禹锡(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3)忆江南 白居易(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