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一个“他”下面一个“心”是什么字?

如题所述

是怹字,读音为:tān

部首:心

五笔:WBNU

注音:ㄊㄢ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9画

仓颉:ODP

郑码:NYWZ

四角:24331

结构:上下

统一码:6039

笔顺:ノ、丨、フ、丨、フ、丶、フ、丶、丶

释义:

1.该字主要是中国地方方言用字,是北京人对第三人称——也就是“他”的敬称。

2.“怹”的读音为“摊”,用在对长辈、上司或尊敬的人的称呼上。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无

相关组词:无

同音字:贪、滩

一、贪拼音:tān  

部首:贝

笔画:8

五笔:WYNM

释义:

1.原指爱财,后来多指贪污:~赃。~官。倡廉肃~。

2.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求多:~玩。~得无厌。

3.片面追求;贪图:~快。~便宜。

二、滩拼音:tān 

部首:氵

笔画:13

五笔:ICWY

释义:

1.河、海、湖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泛指河、海、湖边比岸低的地方:河~。海~。~地。盐~。

2.江河中水浅多石而水流很急的地方: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30

    读音[tān]

    释义:在北京的土语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至今还活跃在北京人口头上,有些则已难觅踪影。例如“怹”字,这便是老北京人对第三人称——也就是“他”的敬称。“怹”的读音为“摊”,用在对长辈、上司或尊敬的人的称呼上。例如:“我的这些技术,都是在怹的苦心教导下取得的!”为了表示“我”对“他”的尊敬,在这里把教导“我”技术的“他”称为“怹”。如今这个“怹”字即使在老北京人的嘴里也很难听到了。在大同方言中,“怹”仍在广泛使用,一般加儿化,读作“怹儿”,用于表示对老人的敬称。

    相反的词:“您”,在如今这个“您”的敬称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用。在北京如果对老年人,对应受到尊敬的人不用“您”而用“你”便会使对方感到不满,觉得说话人不懂礼貌。

    语词汇举:现在北京人说普通话中词汇的人越来越多,地道的土语词汇越来越少了。例如:“波棱盖儿”这个词,是北京人对膝盖的叫法,如今已很少有人这么叫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2-08


tān〈方〉

“他”的敬称。

在北京的土语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至今还活跃在北京人口头上,有些则已难觅踪影。例如“怹”字,这便是老北京人对第三人称--也就是“他”的敬称。“怹”的读音为“摊”,用在对长辈、上司或尊敬的人的称呼上。例如:“我的这些技术,都是在怹的苦心教导下取得的!”为了表示“我”对“他”的尊敬,在这里把教导“我”技术的“他”称为“怹”。如今这个“怹”字即使在老北京人的嘴里也很难听到了。
和“怹”字相反的则是“您”,在如今这个“你”的敬称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用。在北京如果对老年人,对应受到尊敬的人不用“您”而用“你”便会使对方感到不满,觉得说话人不懂礼貌。
现在北京人说普通话中词汇的人越来越多,地道的土语词汇越来越少了。例如:“哥棱瓣儿”这个词,是北京人对膝盖的叫法,如今已很少有人这么叫了。还有几个人知道五六十年前,蜻蜓被叫作“老琉璃”呢?
再比如过去,人们看到夫妻二人在街上走便会问:“你们小‘公母俩’上哪儿去啊?”在发音时,“公母”两个字读得短而急促,绝对不能清楚地读成“公”、“母”、“俩”。不知为什么在老北京的语言中,把夫妻也称为“公母俩”。在口语中人们对这个词尚无反感,一写成书面语言则让人看着别扭。现在北京人很少有说“公母俩”的了,大多数会说“你们小两口上哪去?”
老北京时,人们的生活多不富裕,吃饭穿衣成为人们为之奋斗的首要任务。这也正是北京人见面要问“您吃了吗”的原因。在那时人们把出去工作称为“奔嚼谷”或“奔嚼裹”。在这里“谷”或“裹”字在读时都加以“儿化”。从字面上看写作“嚼裹”更符合所要表达的意思。“嚼”是指我们吃的食物,“裹”是指我们穿的衣服。那时大多数人的愿望就是能保障一家人的温饱。
有一些北京土语现在还经常被人们使用,如:“褶子了”、“遮溜子”、“坐蜡”、“猫儿腻”、“扎筏子”、“黑咕隆咚”……语言的变化是无法抗拒的,但偶尔听到一句既熟悉又陌生的话,谁能不会心一笑呢?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