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在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

如题所述

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在不少中小学的课堂里,都有这样的标语: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可以想见,这个标语是为了提醒学生,为自己也为别人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空间。
由此我想到几年前送孩子上小学时看到的一个镜头:所有背着书包的孩子一进学校都闭上了嘴,默默地排成一线,目不斜视地走向教学楼。这的确是一幅安静的、秩序井然的画面,但给我的感觉却十分压抑。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固然要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自
控自律,但这种“标准件”般的要求简直就像用裹脚布把女人的脚裹小一样,太不符合人性了。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一个学校几百上千学生,没有秩序,没有纪律是不行的。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应该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更愿意说是创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学习仅仅是成长的一部分)。
就学习而言,什么才算是良好的环境呢?安静是一个因素,特别是在自习的时候。但为什么自习就特别需要安静呢?因为安静下来就比较容易投入。也就是说,让学生能够投入学习才是目的。对学习过程的研究表明,学习者是否投入,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不过,安静≠投入,有时学生很投入,却不一定安静;或者学生很安静,但并没有投入。好的老师很容易从学生的神态中觉察到学生是否投入,并相应地调整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当学生真正投入学习时,老师也会从学生发亮的眼睛、兴奋的神情中而得到激励,把课讲得更好。不言而喻,这样的课堂会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一个曾经的中学教师的切身体验。
学生在该安静的时候安静不下来,原因不仅仅是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中的“不安静因素”有时与课程设计、教学组织有关,比如教学内容乏味,教学方法缺乏变化,或者教学节奏不当。这些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教师对学生的看法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自我定位,比如当教师总给“好学生”机会时,那些“差生”就会不自觉地用“捣乱”的方式吸引别人的注意,以此来肯定自己的存在。
原因不同,解决的方法当然不一样。即便是学生缺乏自控能力,老师善加引导,也会产生积极的结果。我在给1000多大学生进行互动式讲座时,尝试用非语言行为来调整“动”与“静”,效果奇佳。我没说一句话,更没有伤害学生的自尊,整个会场却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安静下来。可见,要让学生能投入学习,并在该安静的时候能安静下来,光提要求是不够的,还应该有一些具体的方法。这个过程本身,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自我控制和尊重他人。
我不太赞成把课堂神圣化,我更希望它人性化,毕竟课堂不是教堂,不是纪念堂。而且,对课堂而言,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一个好的课堂,用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梅里尔·哈明博士的话说,应该是“鼓舞人心的”。在《教学的革命》一书中,他描述了“鼓舞人心”的课堂中可以观察到五种品质:清晰的尊严感——不管有没有天赋,学生们都昂首挺胸,大胆地发表意见,显得自信、无忧无虑。他们相信自己,也把自己视为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流淌着轻松的活力——学生们显得生机勃勃、有活力、健康。所有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自主性——学生们做出恰当的选择,主导并约束自己,持之以恒地自愿学习,没有被逼迫学习的现象;集体感——共享合作、相互依赖、亲密无间。学生们彼此支持,也支持老师,没有对抗和拒绝;觉察——学生是机灵又富于创见的,他们知道自身和周遭正发生的一切,能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适应周围人群的思想与情感。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会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我们需要做的,也许比让学生安静下来要更多。

一组镜头:常常有老师用黑板刷敲着讲桌喊:“安静!安静!安静!”“坐姿端正!”“没有老师的允许,绝对不能说话”“请你不要钻牛角尖,你问完没有,书上就是这样说的”“自习课应做到不准抬头,不准讲话,不准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以上几个镜头我们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但是正常吗? 一个故事:一位外国教育家来到中国考察。他到幼儿园里去,用粉笔在教室的小黑板上轻轻一触,黑板上就出现了一个小白点,他问这些还未进小学校门的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们活跃极了:这是星星,这是小虫,这是路边的小石子,这是树上的的甜果。。。。。。各种各样的答案,丰富多彩的想象。这位专家又来到一所中学的初一教室,做了一个同样的动作,问了一个同样的问题,全班同学茫然:“这是干什么?”专家解释:“没有什么意思,只是问,这是什么?”全班同学这才释然,齐声回答:“这是粉笔点!”没有一点杂音。专家感叹地说:“通过几年的小学教育,学生的思维都被训练成单向和固定的,缺乏想象力。
一个事实: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我们为培养出无数“神童”欢呼雀跃的时候,西方国家却连续不断地大量地获得诺贝尔奖项,而我国到现在为止在此仍然还是空白。试问我们的神童哪儿去了?为什么我们的神童成人之后就黯然失色、光华不再了呢?是什么造就了我们的这些只会开花不会结果的“英才”呢?是谁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
反思与实践:事实上,在许多日常的课堂环境里,由于学生们没有享受到做知识主人所特有的学习原动力、兴趣、激情、自信心、内在感受力、思维的警觉性和创造性,因而成为了法定、权威、强制、统一以及以考试为唯一价值指向的学科知识教学体系的“容器”或“奴隶”,成为了公共知识教育产品的单向性接受者和指定“消费者”。在大力倡导改革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去审视课堂,检讨我们早己习以为常、约定俗成的行为。著名教授叶澜曾经尖锐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念,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在追求升学率指挥棒下,在单向灌输的一言堂盛行的课堂上,我们能听到多少学生的杂音。课堂上,安静是最高境界吗?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我想,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生动、活力、灵气、创造。课堂应该充满生命活力,需要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为此,我们应该: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学中教师是主角,一味的是教师无私大度的“给”,一味的是主角的“台词”,一味的是“我声依旧”而几乎没有学生的声音,没有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死气沉沉,哪来活力?拒绝死气沉沉,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让教学因学生的积极参与而精彩。学生在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对话、交流中,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知识和经验,交流各自的情感、体验和观念,提升着自己的认识、审美与精神,这样的课堂充满了鲜活与灵动,透射出生命的活力.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根据学生好“动”,好“表现”自己的特点,为这“动”和“表现”提供机会和场所,在理清知识重点后,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上讲台畅谈体会。还可以采取“读、议、讲、练、用”、“五分钟演讲”、“答记者问”、“学生互问互答”、“座谈讨论”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二、把乐趣还给学生。
课堂是一个活动、游戏的场所,是开发、放飞孩子们想象力的地方。课堂是生命的家园和乐园,是让生命充盈着灵气、智慧、活力、激情和探险的地方。生命一旦缺少了活力与探险,它将变得枯萎、凋零。课堂应是充满游戏精神的,同时也是快乐的。那种没有孩子们的语言、动作、思考、情感、态度和欢悦的地方不能算作课堂。实际上,教育和教学的意蕴和乐趣,潜藏在学生生命成长的幸福体验之中,潜藏在我们每天与孩子们打交道的情境和方式之中。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乐趣,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爱。思想政治中的理论不仅具有抽象和逻辑力量,还应具有情趣性引人入胜,并以情感人。事实上,许多理论概念都具有生动的表现形式,或发源形式。从有情趣的例证讲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扩展。比如,汉语中的许多成语,谚语、格言、诗词、名句等都包含着或直接表现着精深的哲理。如“守株待兔”有力地揭露了形而上学的弊端,“沧海桑田”“山雨欲来风满楼”生动揭示了辩证法的联系观点。改革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方法,使用录音歌唱、小品表演、诗歌朗诵、小论文竞赛、看图解意、图表分析等手段,让学生说、唱、听、演多种器官并用,使死知识变成活教材,把教材中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从而强烈地感染学生,课堂教学充满灵气,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启迪思维和想象力。
三、把权利还给学生。
在以往教学中常常存在“课堂权威”“话语霸权”要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必须转变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师生平等,教师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活动权,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还学生身心自由,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充分争辩,各个神采飞扬,自由度高,课堂才可能充满活力。
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如果儿童的心灵被遏止和轻视,如果孩子的精神过分沮丧,过分地加以限制,孩子们就会丧失他们的活力和勤奋。”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无过错原则”的课堂,孩子往往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支持性成长环境,宽容地对待学生的探索过程出现的错误和表现出的不成熟,不要急于评价,重在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保护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安全感,从而大胆创造。例如,在讲党内腐败问题时,先让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一些学生为此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有个别学生提出了及其偏激的观点。在关键的时候,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由此让学生分清主流和支流、现状和趋势、本质和现象的区别,用全面、客观、公正、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还特别告诉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还可以在课后继续探讨,无形中向学生提倡一种“不惟上、不惟书”的作风。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疑问,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勇于向真理挑战的精神,不迷信权威,勇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思想观点,鼓励标新立异、独具匠心、别出“新”裁,另辟蹊径,不仅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形象思维,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独创能力。
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发自内心的声音。真正的教育是心与心的对话,情与情的对接,思维火花的碰撞。
四、把参与创新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留足动手和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突发奇想的余地,有创新的机会。创新需要对事物保持极大兴趣,高昂的激情。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而巧妙地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精心设计课堂导语;结合热点、关注焦点;运用幽默的语言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渴望知道的更多、好奇、探求心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设疑“开而弗达”、“引而不发”,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为他们的创新思维提供必要条件。例如:当导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之后,这时,可提头留尾,或择举一、二,余者让学生自己探索;讲授到教学的紧要之处时,教师停止讲解,及时启发学生讲述后文,学生就会大胆创新。课堂小结之时,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故意留下,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钻研,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例: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来自中国、法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美国的贵宾聚集一堂,各国来宾纷纷夸耀自己国家的文化。他们争着用本国的国粹——酒来彼此相敬。中国人拿出古色古香的茅台,瓶盖一开,沁人心脾,举座皆惊;俄罗斯人拿出伏特加,法国人拿出大香槟,意大利人拿出葡萄酒,德国人拿出威士忌。这时,惟有美国人两手空空。但是,他不慌不忙地走上前来,把各国的名酒兑在一起,举杯相敬,说:“这就是我们美国的酒——鸡尾酒,它代表着美国的文化精神。”请你思考分析:“鸡尾酒文化”中蕴含的哲理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再例如,在初中讲心理常识,就可以设立“课堂心理诊所”,讲法律常识可以布置“模拟法庭”,讲高中经济常识可以设计“开放的中国演讲”。一般说来,思想政治课教学都是在教室里40分钟之内进行,我们称它为小课堂。单靠小课堂远远不够,必须把课堂延伸到课外,特别是充分利用好“社会”这个大课堂,课前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搜集教学资料,学会处理信息,课后进行知识梳理、整理思路及调查后的论文撰写等。只要教师精心策划、巧妙设计适合教学和学生特点的教学,就一定会使课堂充满活力,灵气、智慧,学生在教学参与中闪现创造的火花,培养创新能力。
让我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
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我们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4
认真听课,认真学习,认真做作业!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