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病毒有哪些类型的抗病性?

如题所述

植物对病毒有多种类型的抗病性,因历史的原因,其抗病性类型的划分和所用术语与真菌和细菌病害不同,至今也未能统一(Kang,2005)。联系到抗病机制和抗病因素,植物对病毒的抗病性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类别症状病毒粒体增殖量产量或品质的损失极度抗病性(ER)无无无过敏性抗病性(HR)局部坏死斑/系统坏死低小抗病性很轻—较轻很低—较低小—较小耐病性1轻或不显症较高—高较大耐病性2较重较高—高较小耐病性3轻或不显症较高—高较小感病性重高大(1)极度抗病性(extremeresistance,ER)或免疫(immunity):可用于表示非寄主抗病性和品种抗病性,但多用于前者。这是可能在单个细胞水平表达的抗病性,在接种点细胞内病毒不能复制,不表现任何症状,体内也检测不到病毒粒体。某些表现极度抗病性的植株也可能产生少数非常微细的斑点,用灵敏的方法也可能检测到体内有很少病毒粒体,这实际是处于“近免疫”状态。经典实例为豇豆(Vignaunguiculata)品种Arlington接种豇豆花叶病毒(Cowpeamosaicvirus)后所表现的抗病性(Ponz等,1988)。

(2)过敏性抗病性(hypersensitivity,hypersensitiveresistance):接种后植物细胞迅速坏死,抑制了病毒增殖和扩展。病植株多发生局部坏死病斑,但有的也引起维管素坏死和植株快速死亡,这是系统性过敏反应。与真菌和细菌的情况相同,过敏性抗病性也是在抗病毒育种中利用最多的抗病性类型。(3)抗病性(resistance):泛指过敏性抗病性以外的各种抗病类型,情况很复杂,多指抑制和延迟病毒增殖与症状表达。抗病程度有高度抗病、中度抗病、低度抗病等不同级别。有人根据抗病机制划分为抗侵入、抗病毒定殖和抗扩展、抗病毒增殖、限制病毒移动等。在许多情况下,并不知道抗病品种的抗病机制,仅依据病情减低程度而判定具有抗病性,类似于真菌病害的一般抗病性、田间抗病性等。

(4)耐病性(tolerance):多指植物被病毒侵染后,症状轻微,但体内病毒粒体浓度并不降低的现象,此时病毒的复制和移动并未受到明显抑制。另一种是指症状虽与感病品种相近,体内病毒浓度亦高,但产量或品质受损不多。还有人用于表示症状与产量或品质损失都轻,但体内病毒粒体浓度较高的情况。耐病性也广泛用于抗病育种,但由于耐病品种体内带毒,仍可成为毒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