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李郎地区那些是500强企业

特急

  重庆北碚区与深圳布吉对比

  北碚位于重庆市区西北郊的缙云山下,嘉陵江畔,幅员面积753平方公里,人口63万,是重庆的风景旅游区和智力型清洁工业基地。本世纪20年代末,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开拓,抗战时期为陪都重庆迁建区,被誉为"陪都的陪都"。是重庆的历史文化名城,重庆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和重庆市第一个山水园林城区;同时还是国家卫生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并于2006年获联合国迪拜最佳人居范例奖。

  北碚山多水美,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以长江四大支流之一的嘉陵江为区内水系骨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九峰绵延,是长江流域保存较好的一座绿色宝库;北温泉公园水温洞奇、典故流芳;嘉陵江小三峡景色各异、意趣天成;金刀峡谷深壁峭、原始幽美;磨滩河悬岩飞瀑,水沫凝烟。旅游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北碚工业拥有存量资产68亿元。形成了以四联仪器仪表集团为主的全国三大仪器仪表工业基地之一。以华光仪器厂、重庆光学仪器厂为主的光学仪器工业,以华伟电子设备厂、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红岩机器厂为主的机械制造工业,以重庆荣事达洗衣机公司为龙头的家电制造业,以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首的医药制造业,以北玻仪器总厂、北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为骨干的玻璃制造业等六大工业支柱产业。许多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100个产品远销海内外120个国家和地区。

  北碚水陆交通方便,襄渝铁路穿越全境,可直达成都、武汉、郑州、北京等地。有212国道贯穿全境,并有跨省公路及专用线12条,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邮电网络遍布各镇、乡,有11.4万门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基站6座,实现了电话程控化和长途传输数字化,可与国外19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000多个市县直通信息。已实施的国家示范项目北碚智能化信息网络已联通国际互联网。全区铺设和安装了天然气管道400多公里及相应配套储气罐站,城区天然气气化率达到90%以上。城市年供水能力达到3000万吨以上,地区工农业和居民用电、用气、用水丰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功能日臻完善,北碚城区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华灯普照,建筑物造型独辟蹊径,古今中外、长优兼容,被誉为重庆花园城。

  北碚概况

  北碚区是重庆市北面的一座卫星城,以浓郁的文化氛围、著名的风景名胜、雄厚的科技实力、秀丽的花园城市而名扬四方。因有巨石伸入嘉陵江中,曰碚,又因在渝州之北,故名北碚。

  南齐时曾设东阳郡,清代为巴县之白碚镇。1916年设立江巴璧合特组峡防营。1923年改设峡防团务局。1936年,划江北、璧山、巴县的2镇3乡成立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为一等县的地方行政机构。1942年改为北碚管理局,为一等县设置。解放后,1950年成立重庆北碚行政管理处,后更名为川东行署北碚管理处。1951年,建立川东行署北碚市,为川东人民行政公署首府。1953年撤市改区,为重庆市第六区,为一等区。1955年,定名为重庆市北碚区。1995年,原江北县水土镇、静观镇等6镇2乡划入北碚。

  北碚是国家级仪器仪表研制基地,是重庆市的小型动力机械和玻璃制品生产基地。2003年,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7%,其中轻工业产值14.48亿元,增长22.9%,重工业产值42.28亿元,增长25.5%,实现工业增加值16.66亿元,增长21.6%,工业产销率达97.5%。主要支柱产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年生产自动化仪表及系统28.72万台,增长25.8%;汽车、摩托车配件9.76亿元,增长52.3%;水泥111.47万吨,增长24.6%;日用玻璃制品5.91万吨,增长19.4%;原煤163.41万吨,增长2.9%。形成了仪器仪表、机械制造、玻璃制品、光学电子、化工医药等六大行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体系。北碚生产的记录仪、测速仪、报警仪、柴油发电机组、人工刻花玻璃器皿、注射葡萄糖等20多种产品分别荣获国家金奖、银奖和金龙质量奖,100多个产品获部优、省优、市优称号。有100多个品种,出口到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北碚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缙云山、北温泉、嘉陵江小三峡、金刀峡、胜天湖等著名景点60多处;有文物景点104处;其中列入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有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抗日名将张自忠墓;还有晏阳初、梁实秋、老舍等文化名人故居;北碚还是恐龙之乡,已发掘恐龙化石遗址13处。还有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金果园,四季如春,每个季节都可以吃到新鲜的水果,自己摘,自己种,很有意义!正在开发的十里温泉村又是一个新的旅游胜地。以北温泉为依托,向澄江方向发展!

  北碚是著名的花园城市。荣获"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全国首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区"、"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2003年获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区有公园8座,小游园和绿化广场20多处。绿化面积5.52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5.7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30%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公共绿地1.15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8.7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14.3平方米。北温泉公园集山、水、林、泉、洞、寺庙为一体,堪称重庆市公园的典范。

  北碚是全国文化教育卫生先进区,2006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区。北碚有普通高校4所,中专中学30所,小学109所,在校大中小学学生总数109200人,有医院20所,全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992人,其中职业医师932人,全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1人。有各类科研机构67个,其中部级科研机构3所,中央、市属大中型企业科研所20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00人,各类科研人员6000余人。仪表材料、工业自动化仪表和煤矿安全仪器、水文、光学、微电子、生物技术的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2年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

  北碚城郊商品农业极有特色。依托西南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坚持"优质、规模、高效"的原则,以建设西南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区为龙头,大力发展花卉、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种苗、珍禽养殖等五大支柱产业。北碚已成为全国的柑桔科研基地、蚕种研制基地和我市重要的副食品供应基地。尤其是花木产业发展迅速,静观镇被国家林业部评为重庆市唯一的"中国花木之乡"。2004年5月,北碚区在静观镇成功举办了重庆市第二届花卉园艺博览会。名优土特产品有缙云毛峰、北泉银丝面、静观醋、三峡西瓜、447锦橙、北碚蜜柚、无核红心柚等。

  200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亿元达到80.9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65亿元,增长5.2%,为199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2.88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2.44亿元,增长10.4%。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是来源于第二、三产业,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5%、62.89%、34.36%,分别拉动全区经济增长0.33、7.55、4.1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比上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3年的6.3:52.7:41.0调整为2004年的7.0:53:40,第一产业由于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比重比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2004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457元,比上年增加1464元,按现行人民币汇率计算达到1506美元。

  北碚生态环境优美,青山常翠、碧水长流。缙云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上游亚热带阔叶林植物宝库,这道绿色生态屏障,减少了主城区的"热岛效应"。北碚气候宜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是最适宜居家、求学、创业的"花园城"。

  【北碚简介】

  ·北碚地处重庆都市经济发达圈的北部,是上个世纪20年代由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亲手开拓创建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镶嵌在嘉陵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这片755平方公里的热土,历来是商贾云集、名流荟萃之地。

  ·北碚是重庆主城区,区位条件优越,物流方便快捷。北碚距离主城核心区24公里,距重庆国际机场26公里,大约15分钟车程。境内有1条黄金水道——嘉陵江纵贯南北,2条运输动脉——襄渝、遂渝铁路横穿东西,3条快速干道——国道110线、渝武高速公路、在建的外环高速穿越全境,还有即将建设的中环线、轻轨1.3.6号线共同形成了水、陆、空综合联运的独特优势和快捷的物流体系。

  ·北碚是著名的生态区,生态环境优美,非常适宜人居。1997年,北碚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区森林覆盖率32.7%,城区绿化率4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7.8平方米,大气、水体质量全市领先,Ⅱ级空气质量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居主城区首位。城市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境内有名山——“川东小峨嵋”缙云山,名江——嘉陵江,名泉——有1600多年历史的北温泉,名峡——金刀峡和嘉陵江小三峡,名花——中国花木之乡静观的素心腊梅,有国家A级以上景区4个(缙云山和北温泉为4A级、金刀峡为3A级、金果园为2A级),是重庆A级景区最多的区(县)。是全国首批风景名胜区、全国优秀旅游城区、西部第一个国家园林城区、国家园林绿化先进城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曾荣获中国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奖,是重庆主城区中最适宜居住的地区,被誉为重庆市的“后花园”。

  ·北碚是历史文化区,人文资源丰富,科教事业发达。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卢作孚、梁漱溟、晏阳初等在北碚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同时也使北碚成为世界平民教育家的实验地。抗战时期,北碚被誉为“陪都的陪都”,有国民党二十多个部委办单位、三千多名科技文化界人士居住北碚,老舍、梁实秋、郭沫若等文化名人在北碚留下了《四世同堂》、《雅舍小品》、《棠棣之花》、《屈原》等传世之作。建国之初,北碚为川东行署所在地,全区文物景点104处,其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境内的邓小平旧居、贺龙院、老舍故居、复旦大学旧址等100余处人文景观和抗战遗址,铸就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北碚是重庆科技和教育两大高地,是全国文化教育先进区和体育先进区,拥有西南大学等高等院校5所、中专和职业学校15所、市级重点中学4所。西南大学对家蚕基因的研究走在世界前列,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区域内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部属研究所3个、各类科研机构43个、重点学科37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部级35个)、研究人员近万人。为北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北碚生态产业基础好,拥有国家级的北碚大学科技园区(全国42个)、市政府批准的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全市首批启动的同兴特色工业园区,是全国三大仪器仪表基地之一和全国五大玻璃制品基地之一。具有较为完整的工业门类体系,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6户,工业存量资产150亿元,是全市十强工业区县和十强民营经济区县,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吸纳劳动力方面空间大、优势多。已形成了以仪器仪表、机械制造、生物制药、资源加工为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许多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100个产品远销海内外120个国家和地区。

  ·北碚位于重庆主城北上的战略要地,上风上水、环境优良、空间广阔,是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重要拓展区和增长极。北碚组团、蔡家组团和江东片区将成为聚集生产要素的“三大洼地”。北碚组团以文化旅游和高科技产业为支撑、竹海生态城市为特色,重点向西永大学城方向拓展,城市面积由现在的3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60平方公里,形成50万城市人口的城市区域,与西永组团共同构建中国西部著名的大学城。蔡家组团被黄奇帆副市长誉为“可以和上海徐家汇和黄浦江对面的闵行区媲美”的“重庆最好的西装料”,是重庆都市经济未来发展的新高地。市政府已经明确把蔡家组团纳入全市“十一五”重点实施区域予以政策倾斜。北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蔡家组团的建设,已经完成了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进入建设启动阶段,嘉陵江嘉悦大桥、中环线等重要的基础设施已经动工建设,力争按照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互动的思路,着重发展高新技术、高端商务,高档次娱乐、高品质住宅为主的“四高”产业,把蔡家组团打造成为重庆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和总部基地,将蔡家组团已规划的48平方公里区域建设成为40万以上城市人口的现代化新型城区,与北部新区共同形成主城北部的增长极。江东片区将发挥连接空港新城的优势,建设成为以资源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生态旅游农业为主的外环经济产业带,形成30—40平方公里以上的资源加工型工业基地。

  ·历史上的北碚,曾是中国西部规划最好、最文明、最漂亮的城市之一。今天的北碚,已经发展成为“皆清洁、皆美丽、皆可居住、皆可游览、皆有现代化生活设施”的花园城市,更具发展活力!

  【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区内多山地丘陵,平坝较少,水系丰富。全区是“六分丘陵、三分山地,一分平坝”的自然特征。

  ·土壤类型有五个大类。即: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石灰土、黄壤土。

  ·黄壤土。又分为7个亚类,18个土属,54个土种。其中,水稻土和紫色土占全区土壤面积的81.7%。这类土壤适合耕种,有利农作物和森林植被的生长。全区土地面积为1131294.6亩。其中耕地面积为444668.4亩,林地面积为27779.1亩,水域面积53658.2亩。

  ·二、矿产资源区内矿产资源储藏十分丰富,有石膏(石膏又分为硬石膏和软石膏。硬石膏:储量达10亿吨,矿层平均厚度50米以上,最厚达103米;软石膏:储量达1000万吨以上,且品质优良。)、煤、磷铁、硫铁、石灰石、天青石、方解石、白云石、矽石、石英砂、耐火粘土等,另外还有砂岩、河沙、卵石等。特别是非金属矿,品位高、储量大。其中,石灰石20亿吨,石膏10亿吨、煤上亿吨。

  ·三、水资源北碚地处嘉陵江下游,嘉陵江由北而南纵贯全境,区域内除嘉陵江外,还有黑水滩河、后河、璧北河、梁滩河、马鞍溪、明家溪、车盘溪、底洞沟、马桑溪、山王沟等大小河流20余条。全区水资源总量为42676.55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为41510.86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061.25万立方米。蓄水总量为3435万立方米。平均过境水量为657.7亿立方米。

  ·四、植物资源境内自然条件复杂,植被层次丰富,种类繁多。天然生长的森林植被有7个植被型。维管束植物有198科,776属,1422种。本区特有植物有:缙云四照花、缙云黄岭、缙云琼楠、缙云紫金牛、北碚槭、北碚土密树、北碚花椒、缙云密花树、四川白兰花等,珍稀植物有珙桐、水杉、柳杉、南方红豆杉(美丽红豆杉)、香果树、中华观音莲座、松叶蕨等,是重庆市植物独特资源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在栽培植物中,粮油作物品种有200多个,蔬菜品种180多个,果树30余种,品种和品系250个,桑树品种27个,茶叶5种,中药材45种。

  ·五、动物资源北碚在动物地理划分上属于“盆地田野动物”类型,动物资源也有多样性。有脊椎动物5纲19目53科262种,无脊椎动物有5纲89属137种。其中,珍稀动物鱼纲有:中华鲟、白鲟、达氏鲟、岩原鲤、胭脂鱼、园口铜鱼、中华倒刺巴等;爬行纲有:黑眉锦蛇、蓝尾石龙蜥、赤链蛇、竹叶青等;鸟纲有:大杜鹃、红嘴相思、红尾蓝鹊、寿带等;哺乳纲有:赤狐、大灵猫、赤腹松鼠等。

  卢作孚:中国乡村建设实验的成功探索者

  作者:佚名家住北碚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276更新时间:2008-7-17

  抗日战争时期,北碚这个小城,为什么上百家中央机关、高等学府、国家科研机构和文艺团体汇聚这里,成为陪都迁建区?为什么上千名国内外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云集这里,誉为“陪都的陪都”?连美国副总统华莱士也于1944年6月来北碚参观。这主要还得益于卢作孚先生从二十年代初期开始在北碚进行的中国乡村建设实验。诚如1936年黄炎培来北碚参观后所说:“历史是活动的。有许多‘人’昨天还是无名小卒,今天便是鼎鼎名流。‘地’何尝不是这样呢?诸君从普通地图上找‘北碚’两字,怕找遍四川全省还找不到。可见这小小地方,还没有资格接受地图编辑专家的注意!可是到了现在,‘北碚’两字名满天下,几乎说到四川,别的地名很少知道,就知道有北碚。”1944年,美国《AsiaandAmericas》杂志也载文惊呼北碚是“一个平地涌现出来的现代化市镇”,赞扬“北碚现在有了博物馆和公园,有了公路和公共体育场,有了漂亮的图书馆和一些建设得很好的学校,还有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城市市容”,还称赞“北碚是迄今为止中国城市规划的最杰出的例子”。

  乡村建设运动是二十世纪初发起的一场规模大、时间长、涉及面广的旨在“振兴农业”、“拯救农村”运动。当时一大批进步的知识分子虽然未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源去探索救国的革命道路,但也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不同方面去探索。他们纷纷走出书斋,离开大城市,深入农村,推行乡村建设,到1934年,全国已有乡村建设团体600余个,实验区(点)1000余处,而卢作孚从1927年起在北碚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则是全国众多实验区中最成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北碚由小乡村变成国民政府一等县的行政区

  据《重庆通史》记载:1920年,重庆成为各路封建军阀争夺的宝地,年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国民公报》1920年12月3日评述道:“渝民自民国以来遭几回战争,已备尝艰苦,没有一日不在水深火热之中。”战争带来了土匪猖獗的社会毒瘤。北碚原是巴县的小乡场,1923年在此设立江(北)巴(县)璧(山)合(川)特组峡防局。1927年,卢作孚出任该局局长后,利用这一治安联防机构进行乡村建设,在消除匪乱的基础上进行“乡村现代化”实验,开工厂、办学校、搞城建、劈公园、建文化设施,到1936年成为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国民政府一等县行政区域,为抗日战争中成为国民政府“迁建区”和北碚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两大运动在北碚的结合

  “平民教育”运动也与“乡村建设”运动一样,是上世纪初中国一些进步知识分子探索“教育救国”之路而兴起的一场全国范围内的运动,当时由晏阳初、陶行知等主持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会员就有1000余人,在全国许多大城市和乡村开展实验活动,在国际国内形成巨大影响。抗日战乡期间,这两大运动的领军人物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受卢作孚的影响,聚集在北碚,分别开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勉仁文学院、育才学校,为两大运动的融合做出巨大贡献。

  三、北碚的实验持续时间最长、社会涉及面最广

  纵观整个中国乡村建设实验史,多数实验的团体因经费的拮据或战争的影响而中途解体,诸多实验点被迫中止,唯有北碚的实验区,从1927年到解放初期,长达22年。其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社会的各个方面。抗日战争期间,北碚有自耕农示范区、荣誉军人自治示范区、中华平民教育华西实验区等多种社会实验,有的还涉及北碚的周边县镇。

  四、北碚的“乡村建设”实验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

  1948年,北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基本教育实验区”。1949年初,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中美委员5人来北碚参观后都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北碚市容“远非普通中国城市所望其项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08
这里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