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变成冰之后,分子还是无规则运动吗,分子势能呢?

如题所述

水变成冰之后,分子还会无规则运动的,因为分子动理论不就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什么叫做永不停息?就是说在任何条件下都会无规则运动,这就是绝对零度达不到的原因(绝对零度是热力学温度,要到高中才能学到的)。
水变成冰后,分子势能变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04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永不止息的,即使是固体,其中的分子也是有振动的。
分子间存在分子作用力,从而存在分子势能。分子势能是分子间距离的一个函数,在平衡状态下,分子间距离能够使分子势能取到最小值。如果我们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面,那么这个位置的分子势能为负值。

补充:既然问到了体积变化的问题,就不得不谈一谈冰的特殊性。有一些物质,如水、氨、氟化氢,这些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叫做氢键。为什么说氢键是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呢?氢键特殊就特殊在,它是有一定取向的。什么叫取向?取向就是说,它对于分子的排列方式有一定的要求。我们仍然以冰为例,冰中的每个水分子要形成四条氢键,和它形成这四条氢键的四个水分子分布成为一个正四面体的形状,这使得分子间存在了很大的空隙。对比其他物质的固态形式,比如二氧化碳(干冰),分子间没有氢键,其中的分子是紧密地“贴在一起”的,与每个分子相邻的二氧化碳分子有十二个,他们排成一个正二十面体的形状。相比之下,冰中的“空隙”显然要大一些。这个空隙决定了由水变成冰时的体积膨胀,因为在液体时候水分子的运动更快,氢键还不能对分子进行有效的“约束”,无法排列成这样的晶体结构。
但是,要说势能,确实是减小了。事实上,需要形成氢键的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差不多还是那些,或者略有减小,但是相邻的分子的数目少了,这使得每个分子实际占据的空间变大了。如果我们把一般的固体物质(如:干冰)中每一个分子所分占的体积拿出来的话(这里所说的每个分子说分占的体积指的是把整个物质占据的体积分摊到每个分子),你会看到这是一个正十二面体,很接近一个球形;如果把水分子分占的体积拿出来,是一个正四面体。我们所说的分子间距离,指的是这个形状的内接球半径。所以一个正四面体就会有棱角支出来,占据的体积就大了。至于氢键造成的分子势能,不仅和距离有关,还和取向有关,这个问题里面明显取向要占主要因素。
总结一下,分子势能减小了,相邻的分子间距离略有减小,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了。分子势能的减小主要是来自于分子取向的变化,而不是来自于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变化。

参考资料:《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赵凯华,罗蔚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高中化学选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2个回答  2015-10-04
只要没达到绝对零度,分子无时无刻不再做无规则运动分子是能变大了,因为温度低了,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减小了,分子动能变小了,但是分子内能不变,因此分子势能变大了追问

这也是变成冰后体积变大的原因吗

追答

不是,的,
他的物理与化学性质都挺特别的,主要是由于水分子的特殊结构造成的。
水的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但三者并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以氧原子为中心形成一个键角为105度的三角形。在相对于两个氢原子相反方向上有两个带负电的电子云,他们可以吸引相邻水分子的氢核,形成所谓的“氢键”。
当水结冰时,一个水分子通过氢键的作用会将邻近的四个水分子吸引在周围形成六角形结构,再层层相叠形成冰晶,这样的排列使水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表现为体积胀大,密度变小。
这个特性对生物很重要,因为如果水和大多数物质一样固态密度比液态密度大的话,则冬天将使河底、湖底和海底的水先结冰,则必使水底生物无法生存。我们学过地球上早期的生命起源于海洋,如果冰不能漂浮在水面上,地球上就算有生命也无法安全度过冰期。所以,水的特性对地球上的生物生存有着重要作用。

望采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10-04
还是无规则运动,温度降低分子势能减小追问

分子势能减小,就是分子距离变大了吗

追答

距离减小

第4个回答  2015-10-04
是 变小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