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和其解释

<p>要【2】首描写【景】的诗</p> <p>最好有提到【月】的..和整首诗的翻译</p>

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 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 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译文】泛舟于青苍色的大江逆流而归,白壁山已可见一片秋月。秋天的月光照在临江的白壁上,皎白如同当年山阴王徽之访戴逵那天夜晚的大雪。隐逸之士停止了夜行,商贾之人忘记了趁早出发。待到扬帆逆流至天门山,回头望去牛渚已经隐没。长长的大江中信风已经吹来,太阳升起夜雾已经消逝。老朋友虽然近在咫尺,不能共赏沂流玩月的新景而远如胡越。寄您一束青青的兰花,愿我俩和谐的友谊永无期绝。 长相思(其二)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译文:太阳就要落山了,花儿好像含着烟雾,一片朦胧,月光明净就似洁白的绢,忧愁得无法入眠。刚刚停止弹赵瑟,手放在凤凰柱上,又拿起蜀琴想要弹奏鸳鸯弦。这首曲子满含情意,却无人能传达过去,愿它能随着春风寄到燕然山。思念你却那么遥远隔着青天。过去顾盼含情的眼睛,今天成了泪水的清泉。你要是不相信我相思肝肠寸断,回来时到明镜前看看。 本诗描写了相思之苦。诗人通过描写人物具体的活动,利用推想等手法,来表达人物的心情。而想用春风寄情更是一片奇情的表现。全诗充满了含蓄美,缠绵悱恻,令人感动。 补充: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 玉门关 。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 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汉高祖 出兵 白登山 征战匈奴, 吐蕃 觊觎 青海大片河山。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戍边兵士仰望 边城 ,思归家 乡愁 眉苦颜。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呵,你几时能卸装洗尘归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25
李白有许多著名的诗,这里举几个例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①,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②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①秋雁:喻李云.
②蓬莱文章:这里指李云供职的秘书省.
【简析】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清发自喻.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 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三、四句突作转折,从 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 “饯别”的主题.“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 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 文艺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 中去寻求寄托.思想感情瞬息万变,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 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 销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众口交赞.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危呼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①,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②有鸟道③,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④
上有六龙回日⑤之高标⑥,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⑦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⑧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石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⑨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⑩.
【注释】
①蚕丛、鱼凫:都是传说中古蜀国国王.古代的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公元前三一六),始与中原相通.
②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岭主峰,在今陕西周至、太白县一带.旧说因其冬夏积雪,故名.太白山在当进京城长安之西,故云“西当太白”.
③鸟道:极言山路险窄,仅能容鸟飞过.
④地崩句:相传秦惠王嫁五美女与蜀,蜀遣五个力士迎之,回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结果山崩,五人皆被压死,五女上山化为石.
⑤六龙回日:相传太阳神乘车,羲和驾六龙而驶之.此指高标阻住了六龙,只得回车.
⑥高标:立木为表记,其最高处叫标,也即这一带高山的标志.
⑦扪参句:意谓山高入天,竟至可以伸手摸到一路所见星辰.古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一区域,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内,并以天象所示来占卜地上属邑之吉凶.秦属井宿分野,蜀属参宿分里.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⑧子规:杜鹃鸟,蜀地最多.相传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其魂化为子规,啼声悲 ?凄.
⑨锦城:即锦官城,今四川成都市.
⑩咨嗟:叹息.
【简析】
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至于本诗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然而就诗论诗,不一定强析有寓意.但从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子夜秋歌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第2个回答  2015-04-25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 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会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然而当你无意于追攀时,她许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有情。写出明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运用维妙维肖。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致。紧接二句对月色作描绘: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翳(「绿烟」)散尽,清光焕发。以「飞镜」作譬,以「丹阙」陪衬俱好,而「绿烟灭尽」四字尤有点染之功。试想,一轮圆月初为云遮,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该是何等光彩照人!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不意下文又以一问将月的形象推远:「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月出东海而消逝于西天,踪迹实难测知,偏能月月循环不已。「但见」宁知」的呼应足传诗人的惊奇,他从而浮想联翩,究及那难以稽考的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为的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寂寞?语中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诗人自己孤苦的情怀。这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 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最后二句则结穴到及时行乐的主意上来。曹操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处略用其字面,流露出同一种人生感喟。末句「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从无常求「常」,意味隽永。至此,诗情海阔天空地驰骋一番后,又回到诗人手持的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的巡礼,使读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 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虽然意绪多端,随兴挥洒,但潜气内转,脉络贯通,极回环错综之致、浑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转韵,平仄互换,抑扬顿挫,更觉一气呵成,有宫商之声,可谓音情理趣俱好,故「于古今为创调」(王夫之《唐诗评选》)。 【长门怨二首】 天回北斗挂西楼, 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 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 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 独照长门宫里人。 《长门怨》是一个古乐府诗题。据《乐府解题》记述:「《长门怨》者,为陈皇后作也。后退居长门宫,愁闷悲思。……相如为作《长门赋》。……后人因其《赋》而为《长门怨》。」陈皇后,小名阿娇,是汉武帝皇后。武帝小时曾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李白的这两首诗是借这一旧题来泛写宫人的愁怨。两首诗表达的是同一主题,分别来看,落想布局,各不相同,合起来看,又有珠联璧合之妙。 第一首,通篇写景,不见人物。而景中之情,浮现纸上;画外之人,呼之欲出。 诗的前两句「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点出时间是午夜,季节是凉秋,地点则是一座空旷寂寥的冷宫。唐人用《长门怨》题写宫怨的诗很多,意境往往有相似之处。沈佺期的《长门怨》有「玉阶闻坠叶,罗幌见飞萤」 句,张修之的《长门怨》有「玉阶草露积,金屋网尘生」句,都是以类似的景物来渲染环境气氛,但比不上李白这两句诗的感染力之强。两句中,上句着一「挂」字,下句着一「流」字,给人以异常凄凉之感。 诗的后两句「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点出题意,巧妙地通过月光引出愁思。沈佺期、张修之的《长门怨》也写到月光和长门宫殿。沈诗云:「月皎风泠泠,长门次掖庭」,张诗云:「长门落景尽,洞房秋月明」,写得都比较平实板直,也不如李白的这两句诗之超妙深曲。本是宫人见月生愁,或是月光照到愁人,但这两句诗却不让人物出场,把愁说成是月光所「作」,运笔空灵,设想奇特。前一句妙在「欲到」两字,似乎月光自由运行天上,有意到此作愁;如果说「照到」或「已到」,就成了寻常语言,变得索然无味了。后一句妙在「别作」两字,其中含意,耐人寻思。它的言外之意是:深宫之中,愁深似海,月光照处,遍地皆愁,到长门殿,只是「别作」一段愁而已。也可以理解为:宫中本是一个不平等的世界,乐者自乐,苦者自苦,正如裴交泰的一首《长门怨》所说,「一种蛾眉明月夜,南宫歌管北宫愁」,月光先到皇帝所在的南宫,照见欢乐,再到宫人居住的长门,「别作」愁苦。 从整首诗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以斗柄横斜为远景、以空屋流萤为近景的月夜深宫图。境界是这样阴森冷寂,读者不必看到居住其中的人,而其人处境之苦、愁思之深已经可想而知了。 第二首诗,着重言情。通篇是以我观物,缘情写景,使景物都染上极其浓厚的感情色彩。上首到结尾处才写到「愁」,这首一开头就揭出「愁」字,说明下面所写的一切都是愁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感。 诗的首句「桂殿长愁不记春」,不仅揭出「愁」字,而且这个愁是「长愁」,也就是说,诗中人并非因当前秋夜的凄凉景色才引起愁思,乃是长年都在愁怨之中,即令春临大地,万象更新,也丝毫不能减轻这种愁怨;而由于愁怨难遣,她是感受不到春天的,甚至在她的记忆中已经没有春天了。诗的第二句「黄金四屋起秋尘」,与前首第二句遥相绾合。因为「金屋无人」,所以「黄金四屋」生尘;因是「萤火流」的季节,所以是「起秋尘」。下面三、四两句「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又与前首三、四两句遥相呼应。前首写月光欲到长门,是将到未到;这里则写明月高悬中天,已经照到长门,并让读者最后在月光下看到了「长门宫里人」。 这位「长门宫里人」对季节、对环境、对月光的感受,都是与众不同的。春季年年来临,而说「不记春」,似乎春天久已不到人间;屋中的尘土是不属于任何季节的,而说「起秋尘」,给了尘土以萧瑟的季节感;明月高悬天上,是普照众生的,而说「独照」,仿佛「月之有意相苦」(唐汝询《唐诗解》中语)。这些都是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所说的「无理而妙」,以见伤心人别有怀抱。整首诗采用的是深一层的写法。 这两首诗的后两句与王昌龄《西宫秋怨》末句「空悬明月待君王」一样,都出自司马相如《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但王诗中的主角是在愁怨中希冀得到君王的宠幸,命意是不可取的。李诗则活用《赋》语,另成境界,虽然以《长门怨》为题,却并不抱泥于陈皇后的故实。诗中展现的,是在人间地狱的深宫中过着孤寂凄凉生活的广大宫人的悲惨景况,揭开的是冷酷的封建制度的一角。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