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感觉越来越假,有人和我一样的感觉吗?

如题所述

在一切皆为“假”的认知预设之上,那么无论是逻辑,还是笃定世界为“假”的结论其实都是建立在“虚假”的构建之上。我认识到这是“假”的,同时我的“认识”也是假的,那么无论如何都不能准确判断什么是“真”的,甚至于我认为“假”的结论可能也是“假”的。如果一个人把万物都贴上“假”的标签,现实将会是如此的“虚假”,思想也由此陷入绝境,这是伴随“虚假感”而生的“绝望”。当我们笃信科学,认可生物学基础对“人”的诠释,那么我们也必然会意识到:人理解世界的基础永远在于感受,感受又来自于“感官”。你的感官创造了这个“世界”。这句话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可事情永远没有那么简单,当人十分笃信万物构成的世界均为“虚假”,一般会先要寻找一些“特殊方法”来验证这个事实。在我个人的思考中,想要验证“虚假”与“真实”的唯一办法就是——死亡。由此,思考陷入绝境。最终只能将片面的结论——[世界是虚假的]——作为当下理解世界的基础,依旧还存留于“假”的状态中,无法完全挣脱,甚至根本不能挣脱。人也不免变得“无力”起来。这个思考路径其实是非常消极的。因为逻辑底层是世界虚假,构建与认识世界的是“感觉”,最终到达的下一步结论便是“否认一切感受”,进而否认认识、情绪、感觉、思考……统统全盘否定。当你把目所能及的“事物”全部否定后,走向的立场也就变为了“虚无主义”,你即使存在,你可以感受,你可以思考,却没有任何的意义。因为这个世界包括你,都是虚假的。你开始感受到绝望,因全凭否定感受,最终丧失一切对于生存的乐趣,“活着”也就变成了一种煎熬,面向“死亡”的思考又足以让人跃跃欲试。这便是思想最极端的绝境。这或许也是荒谬主义的渊源,因为“荒谬主义”实质上也是依托于“世界为虚假”的虚无主义,只是加上了“荒谬视角”的解读——观测者因内心“矛盾冲突”、不能理解“虚假”而产生的“荒谬情绪”。加缪也有过类似的情景构建,人生就是一出戏剧,每个人都是扮演者,戏就是“虚假世界”本身。他也由此推过此类思考的发展路径。第一种是“生理”上的自杀,因此也有那句名言:“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这个就是自杀。其中有为理想而献身的“奉献性高级自杀”,也有与“荒谬”同归于尽的“沉默低级自杀”。这样的行为性质究竟如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后者在加缪看来依旧没有逃脱出“虚假”,不过是一种逃避,绝对否定自我意识,对“虚假”与“荒谬”俯首称臣……确实也是一种逃避。同时,接受世界“虚假”或“荒谬”本身,对自我意识的绝对否定,拥抱虚无本质,或虚假本质,在加缪看来也是一种“哲学式自杀”,这是第二种态度。第三种态度就是“反抗”,自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加缪也称之为——我反抗,故我们在。认可自身的某一部分值得,进而在此基础上“否定”,暂且可以成为一种自我意识的超越。片面接受“世界是虚假”这个结论,将其当为事实,而不加以追寻,其实也算得上是一种逃避。紧握真实与虚假之间的“冲突”,生存感受如此之真,万物世界如此之假,确实可以得到你所想要的一切“深刻”,清醒痛苦每一秒都提示你所存活每一刻如此真实。整体意义上对人类理性的否定,却不知道最基础的“虚假”结论也来自于你的理性,智识有限而不加以“探寻”,这是极为片面的。我们必须要明白“世界是虚假”——这个结论从何而来,更要明白它究竟怎么样突破,而非在有限的范围能否定一切。因为你选择活着,死亡最终必然到来,那一刻是检验“真实与虚假”的赌注,那么晚一点到来为何不可?既然选择活着,那必然要追求幸福,且要一直追求下去,既然“世界是虚假”让你如此痛苦,那么如何破解这个谜题,如何凭借自己的意志去死磕到底……倒也算得上是一种超越的反抗。个体由内而外的“虚假感”产生,以我个人来说,基本上是先有感受,后才有理性思考加逻辑论证,很少有人经过逻辑论证得出“虚假”结论,虽然这个证明很好写。人根据直觉而得出的“结论”,大多数都是片面的,因为结论的形式多半是“全盘否定”等极端立场,任何逻辑论证得一步步来。“世界是虚假的”——这个结论我们暂且先搁置,往回溯源此结论究竟如何而“来”,自然要返归到人的认识能力。问题确实出在“认识能力”这一块上。“虚假感”的升起并非没有根据,这种根据正好就是来自于实际,更来自于现实,根植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整个世界的“现象”,一般根据每个人的视角而有所差异,每个人所认识到的“世界”均属于私人订制,认识的基础来源于“感官”所呈现的现象,由此得出“个体感官塑造世界”的结论。世界虽属于你,但不是大家的,然而你一直以为大家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一样的,这个是突破的第一层。感官来自于生理基础,如果屏蔽生理器官,进而屏蔽任何感受,我们便不会再“感知”到世界,世界也由此而瞬间“消失”,最终得出“世界是虚假”的结论。世界是我们主观视角的感官所伪造的“虚假”——只要此结论便跃于纸上,个体便自我隔绝,与他者的联系断裂,进而缺失意义感,孤独与虚无就此蔓延。这个结论正确与否,我们彼此要搁置。现在返归于人的认识能力去寻找突破口。首先,人是先“感觉”,还是先“知道”?以生理基础来说,人是先感觉到再“知道”,因为知道背后必然涵盖成体系的“知识”,知识之所以为“知识”,其必然可普及开,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知识形式,最终予以传播。假如你没有知识,你必然无法形容“虚假感”,也无法将其准确说明出来并予以解决。知道知识是什么才能“真正”学习知识,寻找“知识”之所以为知识的标准,跟我们确立“虚假”结论是相互融合的,因为很多人对自我意识采取全盘否定态度,其必然缺少突破“全盘否定”的关键点。“知道”说完,我们再来谈“感受”。“感觉材料”经由理性分析得以整理,呈现为脑海中的逻辑论证,进而得出结论。在大多数人的感受之中,仅以当下你的一手感觉材料为“准”,你由内而外“感觉”,必然呈现为整体。即使人的感官有着各自的作用,但呈现在“脑海中”必定是一种整体性的现象,而“现象”总是在变化之中,人可以直观且准确地感受到“现象”本身的变化,不需要任何言语加以修饰。因为变化,所以虚假。那么我们再退一步分析。为何人体感官有各自的作用,最终却呈现“整体”?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将感官作用隔绝开,进而对整体感受进行“分割”?这种剔除思维,正是康德在认识论领域惯用的方法,其为了寻找“先验”而从“经验”着手,去探寻经验之所以成形的方法,最终溯流而上寻找“先验”。人体的感官作用不一,但大多数感官都是用于“现象输入”,少部分用于“信息输出”,后者最简单的便是“说话”。因为“写字”表达的基础需要“识字”,其可以归为“肢体输出”,肢体表达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范围,相对“发声”比较复杂,在此不多加赘述。精准切割完感官类别,分为“输入”与“输出”两个部分之后,我们便可着手探讨“输入”,因为“世界的虚假感”是现象从外部向内在意识的展现,类似于光影投射到视网膜上。既然分完感官类别,那么便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抽离感受”,这个基础研究是任何人都可以去做的,只是没有“自觉”意识到它本身的不可思议。因为注意力的稀缺性,人对于已经“习惯”的事物,意识很少会返归指向、思考重构,同时真正要返归“习以为常”的内容,思考工程量是十分庞大的。最简单破坏“整体感受”的方法是“屏蔽视觉”,只要眼睛一闭,光线刺激隔绝,必然可以将“视觉”从整体感受之中“剥离”出来。我们直面“复杂问题”,首先必须要正确识别问题,识别的下一步是要简化问题,给出的答案必然要可“检验”。如果不能检验陷入“主观视角”,你即使得出结论也会十分无力,如果没有基础依据、不可重复,也就断绝另一主体“表达”可能。别人也不能站在你的“视角”去看。你只会进一步陷入到虚假感之中。人可以通过视觉,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各种信息。当人取出“视觉”,整体感受必然产生塌陷,你“闭眼”那一刻的物,会短暂“留象”于你的意识中,只要隔绝的时间足够长,再次睁眼会发现,意识中的“象”必然与实际的“物”有差异。世界之所以会呈现“虚假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视觉,人类很依赖视觉,且人类与动物之间的视觉效果必然存在差异,且人类中也存在色盲情况。既然视觉是如此,那么大多数感官的输入必然也存在差异,人类的本能会组建感官材料,在意识之中以“整体”的形式呈现,最终变为记忆驻留脑海之中。既然如此,如果将所有的感官“剔除”,最终呈现的结果会是如何?如果将人的感官剔除,人类与万物将不会有太过于根本的差异,这是不断简化后的结论,有利于寻找“真实”。既然如此,我们又要回归于“物”,由此来寻找世界存在的“真实性”,只要找到“物”所存在某种固定不变的基础,那么世界的真实性也得以验证,同时认识“真实”的方法也就此展现。当我们把物的一切属性搬出来,逐一进行剔除,比如颜色、软硬、重量等——科学加之于其的“属性”,去寻找“物”的“真实”。我们最终也会发现,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之中,“变”必然成为物的一种不定状态中的固定形式,其中时间的本质就是万物持续运动。除此之外,物必须会占据“空间”,而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发生“接触”,必然会导致“运动”的变化,且运动之所以可以持续存在,正是因为“空间”基础属性划分了“物”的个体。此物是此物,彼物是彼物,因此我们才能发现“运动”,若没有空间,万物必然成为整体且同一,最终归于静止的状态。物的属性:运动与空间。两者不可分割,属于真实存在的“世界”。我胆敢断言,“物之属性”即为世界真实性的基础,也是当下人类可以借由理性认识探寻到的“真理天花板”,除非人类的生理基础发生改变。物的“属性”十分重要,因为它可以从根本上冲击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它必然是不固定的,每个时代都会有各自的发现,都有各自的诠释,社会建立的群体认识也必然要有此类“世界观”的基础。我现如今的材料也不过是诸多哲学家的思想整合,用以分析的逻辑工具也是如此,只是整合思想脉络,实质上并没有太多的进步。突破虚无主义的“契机”或许也是如此。一切都是虚假,虚假来自于“现象”,且人类构建现象的基础是“感官”,取出“感官”之后,人与物必然同一。我们与万物不再存在根本“区别”。万物存在现象,人也是现象的一部分。现象会变化,人也会变化。这是一种将“观测者”投掷于“观测物”,把“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的视角,不再存在所谓的“主客二分”差异。它们正是哲学家一直在寻找的“理念世界”。这就是“洞穴”之外的世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8
有啊,我也一样,除了非常必要的社交外,我没事的时候都是一个待着,不会联系别人,也没人联系我,不过现在我也渐渐想明白了,人不能停在原地,你可以不像那些人一样虚与委蛇,但是你得有那个能力,不想对人笑就不笑的能力,高质量的独处好过低质量的社交,好好努力,好好生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8-28
长大很残忍。那些虚伪的人,虚伪的事。长大了少了小时候的天真,不是不想和小时候一样天真,不用把别人想的那么复杂,总想世界还是如以前那样美好,而是有太多长大的无奈。大了也不能无所顾忌,做什么我们都要掂量,还要学会为别人想想,不能重复小时候那样的随性做事,长大了这样做只会让人觉得鲁莽,讨厌长大却必须长大,因为我也有想守护的人,而不是一味被守护的人。心里面有很多的话想诉说。但是,我总找不到一种恰当的方式去倾诉。也许,有些东西,原本就是应该掩埋在内心中的。
每一段路。每一个路口,都会有班驳的记忆在晃动。那亦如我们的以前。
我仍旧在路上,从未停止过行走,亦如氧气,我们从来不能舍弃。
也许,流走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长大是必须的,开心与否却在于你的选择。她,他,它的虚伪,戴上耳机,与你我无关 。青春、无怨无悔~坑,你 是否明白,你 的开心至始至终是你自己的。
第3个回答  2022-08-28
分人:有些人完全视钱如土,觉得无所谓的。有些人很看重钱,见利忘义。
分事:可能有些人出了什么事,急需用钱,或者是迫不得已呢。
分感情:感情好,用几个亿也砸不开。感情不好,区区几百块就解决了。
总之社会有形有色,难琢磨,小心为慎。

现在的人都挺实际的,例如你之前是富家子弟生活,但是很叛逆,所以有种拼劲、要靠自己过日子的那种。。。但又假如你之前很穷,羡慕人家的生活,肯定很看重钱财了。
对于你说的那种女人,你应该体谅她,也反省自己(我只有一颗爱她的心,但是我没钱,给不了你想要的,我的错)。现在的人生就是这样,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以后要量力而行,做自己喜欢而又有能力完成的事情。换种立场想想,就像那个女人,她为她的家人想过,她不想让家人再过苦日子。不是人人都一样,从生活中寻找答案。
第4个回答  2022-08-25
对外界感到越来越假,肯定不只是你一个人,但这种感觉肯定是不真实的,世界只会越来越好,关键是个人的适应问题。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