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的主要内容

滥竽充数的主要内容

滥竽充数故事主要讲的是: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滥竽充数故事:

齐国国王有个癖好,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要300人一起合奏。合奏完了,都会有奖赏。齐国有个叫南郭先生,他不会吹竽,可他想得到那份丰厚的奖赏。他灵机一动,一个贼点子油然而生。

300人一起合奏,我只要装装势不出声,国王根本听不出来的。于是,第二天,他便来到国王跟前,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这个世上最会吹竽的高手,如果你不收我,你会后悔莫急的!”

齐王一听,欣喜万分,如获至宝。从此南郭先生就过起了滥竽充数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流逝,齐宣王的儿子齐湣王即位了,他可不喜欢300人合奏,只喜欢独奏。没有真材实学的南郭先生只好连夜逃走了。



揭示道理: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糊弄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与南郭先生长期共事,必知道其不会吹竽,但从不向王汇报。典型的官官相护,明哲保身,对周围的不正之风听之任之,助长其发展,难道其中没有更多的南郭先生。

他们对先王必是感激不尽,宣王从不管他们的能力好坏,能吹就行,不会吹也可以,宣王要的排场和热闹。对齐湣王必没好感,人人过堂,竞争压力,朝不保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5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王继位。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原文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lǐn)食(sì)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现选入语文六年级(新教材)
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总是三百人一齐吹。南郭处士请求要为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对此很高兴,拿数百人的口粮来供养他。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田地)继承了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注释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材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提醒人们严格把关。告诉人们要有真才实学,切不可弄虚作假。滥:失实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滥竽”即不会吹竽。充数:凑数。
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姓田,名辟疆。
使:派,让,指使。
南郭:郭指外城墙,南郭指南城。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
请:要求,请求。
说:同“悦”,高兴。
廪(lǐn)食以数百人:拿数百人的口粮来供养他。廪食:官府给他的良米,供俸。廪:官府的粮仓。食:粮,米。
以:用,拿
湣王: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在宣王死后继位。姓田,名地。
好∶喜欢,爱好。
逃:逃跑。
立:继承王位。
竽:古代的一种乐器。
释读
西方谚语说,你可以在某时欺骗某一些人,却不能一直欺骗所有的人。
南郭先生不会吹竽硬装做会吹竽,终有露出马脚之时。
这个故事也说明南郭先生不善于运用良好的学习条件。在齐宣王300人的吹竽队里,与其他299名乐师相处,学习资源还算丰富。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满足于滥竽充数,自欺欺人,只能落个逃之夭夭的下场。
第2个回答  2019-06-16
《滥竽充数》写的是战国时候的一个故事;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常叫三百人的乐队一起吹竽,齐宣王给了他很高的待遇。齐闵王死后,齐湣王继位,他喜欢每个人单独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偷偷逃走。
第3个回答  2008-10-17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王继位。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10-18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乐队一起吹给他听,从来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也混了进来。每当演奏是,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装出会吹的样子,竟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泯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起吹,而要他们一个一个单独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