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化概念诠释

如题所述

通俗文学的特征在于其广泛接受的对象,但其内在价值并非低俗。通俗一词意味着交流大于障碍,作品与读者之间应有良好的互动,这样方能产生多样化的解读效果。通俗文学的“俗”字,象征着大众文化,需要广泛接纳与喜爱,它代表人类生存的本质。所有文化的起源都是从大众中孕育而出,如《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这些作品都是从民间文化中成长起来的,而《红楼梦》在诞生之初即为通俗小说。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通俗作品反而成为高雅文学的代表。蓝调音乐(Blues)在今天也被认为是高级音乐的典范,这证明了通俗与高雅在时间维度中的相互转化。从空间角度看,不同地域尤其是国家的变化使得通俗与高雅艺术的界限逐渐模糊。《飘》在美国被认为是通俗小说,但在传入中国后,它成为美国文学的代表之一,受到众多专家的研究与讲授。伏尔泰欣赏的《中国孤儿》改编自元杂剧、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这些作品原本是面向普通观众的通俗文学。



俗文化、俗文学是孕育高雅文化与艺术的基础。任何文学作品都起源于通俗文学,逐渐演变成为雅文学。雅文学源于通俗文学,这一规律在古今中外普遍适用。雅与俗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同时也各自独立。因此,将金庸排在鲁迅、巴金、沈从文之后列为第四的评价,是基于对文学本质及其发展历史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对文学的真正“解放”。然而,通俗文学中也存在着庸俗的倾向。避免陷入庸俗,关键在于提升自己的视野与品位,避免被某些打着通俗旗号却实质上引导人们走向庸俗的伪文化现象所迷惑。F 4之流正是这种伪文化现象的代表,它们用通俗的名义,将人拖入庸俗之中,这种行为令人不满。


扩展资料

首先要对通俗文学的概念作一个界定。郑振铎先生在1938年出版的《中国俗文学史》中说:“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换一句话,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的,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汉语大词典》说:“通俗,浅显易懂,适合一般人水平和需要的。”“不登大雅之堂”和“适合一般人需要”两句话,几乎就给通俗文学判了死刑,但我们还是对这样的说法有所怀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