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划分

如题所述

水稻作为喜温好湿的作物,其分布和分区主要受热量、水分、日照、海拔和土壤条件影响。根据积温,可分为一季稻、两季稻和三季稻区,积温4500-7000℃适合种两季稻,5300℃以上可种植双季稻,7000℃以上则适合三季稻。水分是布局关键,遵循"以水定稻"原则;日照时数影响品种选择和产量;海拔高低通过气温调节稻区分布;土壤要求保水保肥且有一定的渗透性,酸碱度接近中性。


全国稻作区分为6个大区和16个亚区,华南双季稻区位于南岭南部,包括闽、粤、桂、滇南部及台湾和海南等地,占全国面积的17.6%。具体分为:



    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年积温6500-8000℃,种植双季稻,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谷地,双季稻占比高达94%,实行多熟制,以籼稻为主,面临台风等自然灾害。
    D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气候复杂,主要种一季稻,病虫害多,需改善灌溉和土壤条件。
    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位于海南和雷州半岛,全年可种三季稻,需改进水肥条件和扩大复种。
    华中双季稻稻作区:覆盖8省,是中国最大的稻作区,占全国面积67%,气候差异大,种植策略各异。
    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亚区:以双季稻为主,早籼晚粳复种,主要病虫害为稻瘟病和稻蓟马。
    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以四川盆地为主,春旱影响双季稻种植,需改良冬水田。
    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双季稻广泛种植,春夏温暖,但梅雨后伏旱影响产量。
    云贵青藏高原稻区:分布稀疏,产量低,但潜力巨大。
    北方稻区:包括华北和东北,面积小,以节水和技术改进为主。



扩展资料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线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