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部抗日小说故事里有个女孩发明了喀秋莎火箭炮

如题所述

第二次大战期间,德国军队踏遍了欧洲的大地,也占领了苏联的许多地方。1941年7月,苏联军队在斯摩棱斯克的奥尔沙地区,展开了抗击德国侵略者的斗争。苏军的一个火箭炮兵连一次齐射,仅仅用了十几秒钟,就将大批的火箭弹像冰雹一样地倾泻到敌人阵地上,其声似雷鸣虎啸,其势如排山倒海,火焰熊熊,浓烟滚滚,打得敌人晕头转向,狂呼乱叫,嚷着“鬼炮!鬼炮!”四处夺路逃跑。大炮一下子就摧毁了敌人的军用列车和铁路枢纽站,消灭了敌人大批的有生力量,给敌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震憾,以至后来德军一听到这种炮声,就胆颤心惊,恐惧万分。这种火箭炮的名字就叫做“喀秋莎”。

“喀秋莎”是俄罗斯姑娘的名字,怎么成了火箭炮了呢?

原来,这种火箭炮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由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的。因为“共产国际”这个词的俄文写法,第一个字母是“K”,所以就在大炮上印上了一个“K”字,作为该厂的代号。这种火箭炮6月生产出来,7月就上了战场,战士们一看这种炮威力这么大,都非常喜欢它,又看见炮车上印有“K”字(俄文里“K”读“喀”),就亲切地称呼它为“喀秋莎”,把它看成和自己心爱的俄罗斯姑娘一样。从此,喀秋莎的名字就流传开来了。

其实,“喀秋莎”火箭炮的真名是GM-13。GM-13型火箭炮是一种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共有8条发射滑轨。在滑轨的上下各有一个导向槽,每个槽中可挂一枚火箭弹。一门火箭炮可挂16枚火箭弹。最大射程为8.5千米,既可以单射,也可以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重新装填一次齐射的火箭弹约需5-10分钟,而一次齐射仅需7-10秒钟。因而,它能在很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火力网,对敌人进行出其不意地袭击,使敌人来不及躲藏和逃窜,就被消灭了。另外,整个大炮可以装在一辆汽车上,而运载汽车速度可达每小时90多千米,机动灵活,还没等敌人反应过来,就已经迅速转移了,使敌人难以追踪捕捉。

“喀秋莎”火箭炮与其它大炮比较起来,构造是比较简单的,它仅仅由发射装置、瞄准装置、发火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火箭炮通过发射装置中的定向器飞向预定的目标,“喀秋莎”火箭炮用的是一种轨道式定向器,其形状和火车的导轨相似。火箭炮一般都是多管联装的,它由几管、几十管,甚至100多管组成。“喀秋莎”火箭炮发射的是不带控制装置的火箭弹,弹尾装有尾翼,用来保证炮弹稳稳当当地飞行,不摔跟头。

“喀秋莎”火箭炮发射时声音特殊,射击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所以苏联在作战部队中装备了数千门,给了德军有力的打击。
在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大战中,苏军许多门“喀秋莎”一齐向德军炮兵阵地齐射。瞬间,火光闪闪,炮声隆隆,敌人大炮顿时成了哑巴,苏军还活捉了大批俘虏。一个被俘的德国兵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猛烈的炮火,爆炸声使大地颤抖起来,房上的玻璃都震碎了……”。可见“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之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02
gh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