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实行暴力为什么能统一天下?

为什么孟子的仁政没有统一天下?

  乱世用重典,儒学不过是封建帝王用来维护统治的和平文化,朱元璋遵循古训,就提出:“吾治乱世,非猛不可”的思想

  以下为网友短暂永恒观点

  秦统一六国,始皇登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出现在历史舞台。中国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秦帝国已展现出全面发展的雄心和美好的未来。
  然而,帝国初立,百废待兴,北面匈奴的威胁却进入视野。
  小股匈奴骑兵不断入寇袭掠,对帝国边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而发生并随时再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入侵,又严重威胁着帝国的安全。
  秦朝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可以战胜任何外敌。但是,对匈奴骑兵的偷袭却无可奈何。秦朝军队主要以步兵为主,虽然战斗力强大,但机动能力不足。匈奴人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秦兵追赶不上,难以给予敌人重大打击。
  华夏民族是农耕民族,不善养马。马匹不足,使秦帝国难以训练出足够数量的骑兵部队,以有效防御漫长的边境线。同样由于机动能力不足,又不利主动发起对草原的进攻。
  战国时期,北方各国已沿边境修筑了几段长城。这些长城对防范游牧人的南侵起到了很大作用。通常情况下,小股游牧骑兵根本无法偷偷进入长城以内,即使士兵能够爬过长城,战马却只能留在城外。这样他们就失去了机动能力,游牧人是根本不敢这么做的。如果他们想把长城拆开一道口子,但未等他们拆完,我方早已得知消息,敌人只好做罢。而如果敌方准备大规模南下,长城仍可起到迟滞敌人进军速度的作用,我方可通过沿长城设立的峰火台及时把敌情传到内地,从容进行迎敌准备,使敌人难以达成突袭的效果。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长城是对付匈奴骑兵、特别是对付频繁发生的小股骑兵袭掠的最佳手段。
  为保卫帝国边民的生命财产,为捍卫帝国的安全和荣誉,秦始皇下令发民修长城。
  于是,伟大的世界奇迹、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出现在中国北方大地。
  长城修筑好了,没有士兵把守不行。于是,秦始皇派公子扶苏、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御匈奴。
  远离内地驻防的30万大军,需要消耗大量的粮草,后勤补给成了大问题。为了及时将粮草送达前线,秦始皇下令修筑秦直道。秦直道平坦宽阔,从咸阳直达长城,是当时条件下的“高速公路”。这又是一项世界奇迹。
  即使有这样一条“高速公路”,一个民夫把一手推车的粮食从咸阳送到前线,还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沿途他要吃粮的,最后到达前线的时候,一车的粮食只剩下三分之一左右。
  万里长城、秦直道、30万大军、源源不断的后勤供应,消耗了秦帝国大量人力物力。
  秦始皇不惜代价,积极防御,给帝国百姓带来了繁重的徭役、沉重的税赋、严厉的法令。这就是人人皆知的秦朝暴政。

  秦始皇实行暴政,是为了保卫帝国百姓的生命财产,捍卫帝国的安全与荣誉。但是,暴政本身又使百姓困苦不堪。
  不过,实行仁政又会怎么样呢?让我们的百姓忍受匈奴骑兵的突袭杀掠吗?让帝国社稷不稳、名誉扫地吗?或者让秦始皇称臣、纳贡、嫁女吗?
  这是一个富裕强大的帝国,她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当然不会选择后者。因为那是弱者的选择。
  在当时的条件下,“暴政”是合理的。谁让我们的北边有一个强悍而贫穷、觊觎南方财富、喜欢偷袭的野蛮邻居呢?
  所以,如果我是秦始皇,我也会选择前者。因为这是强者必然的选择。宁愿让百姓多受些苦,但可以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再来看看秦朝为何迅速灭亡。
  事实上,暴政并不是使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秦始皇没有安排好继承人,是秦帝国内乱的原因之一。
  窃国的胡亥昏庸无能、奸佞的赵高权术用尽是秦帝国内乱的原因之二。
  秦帝国把大军驻于边境防胡,造成帝国内部空虚,是秦帝国内乱的原因之三。
  胡亥与赵高赐死扶苏、蒙恬,造成北部大军瓦解,则是秦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
  有史以来,皇位继承权问题、帝王昏庸无能、奸臣当道、帝国内部空虚、百姓困苦,都是国家内乱的重要因素。在这些方面,秦始皇死后的秦帝国都占全了,国家不发生内乱才怪。
  但是,发生内乱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平乱的实力。可怕的是,秦帝国的军事实力也在胡亥掌权后灰飞烟灭了。
  胡亥窃国后,首先想到的是害死拥有重兵的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否则,他是连觉也睡不安稳的。没想到的是,扶苏与蒙恬死了,他们的30万大军也不知去向了,秦帝国突然间无兵可用了。
  陈胜与吴广的造反,本是封建社会中常有的事。通常情况下,都会被官军镇压下去,不会掀起大风大浪。
  但是,秦始皇把大军驻于北部长城沿线防胡,造成帝国内部空虚,结果造反的百姓揭杆而起,竟能攻州掠县,如入无人之境。可见,尽管拥有一支强大的边防军用来保护百姓安全非常必要,维持一支强大的内务部队用于防范百姓造反更有必要。秦朝的不幸命运正如一句诗所概括的:“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然而,如果能够把强大的边防军调回平叛,事仍有可为。但是,公子扶苏与大将蒙恬被害之后,他们的30万大军不知去向了。胡亥无兵可用,狗急跳墙,将狱中的囚徒放出,组成一支囚徒大军,竟将陈胜、吴广的起义军迅速消灭。同样是这样一支乌合之众,又给项羽带来巨大挑战,迫使霸王破斧沉舟,才打了一场胜仗。可以想象,如果面对秦朝那支强大的30万大军,项羽、刘邦的胜算几何呢?

  网友东归等观点

  当陈胜、吴广起兵的时候,秦朝的主力部队正部署在抵抗匈奴(30万)和平定南越(50万)的前线上,动用全国的财力和100W人口修万里长城也是为了抵抗匈奴
  过多地战争和民力的消耗,使国家和人民都陷入灾难性的深渊。可以讲,秦朝的灭亡正是过度使用武力征服的结果

  一个靠耕战的军国主义制度组织起来的国家,国家前进的动力完全来自对东方六国的掠夺,文治武功完全是以对外掠夺为中心,依赖六国创造的财富人才提高自己的实力.而天下统一后秦没有从根本上改革自己的统治方式,继续用对待敌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国民(关外六国故人),而天下统一未久,人民不免心怀故国,一旦秦国赖以维持统治的强大军事机器出问题,秦的分崩离析就不可避免.而秦始皇在统一后的常年对外征伐消耗巨大,远没有秦国征讨六国时候掠地夺财的惬意,军队消耗大大超过国家承受能力,长期维持一只巨大的秦军也就变得不可能;而胡亥篡位后统治阶层自相残杀,直接动摇秦国的统治基础,国家社稷崩坏中央对天下的统治能力直线下降,军队与郡县制这两根支撑秦朝存在的擎天支柱都崩坏了,它能不崩溃吗?

  南开五岭,北击匈奴,长城,阿房宫,骊山陵墓,秦实在是把国力这根皮条拉到极限,如果秦仅仅是北击匈奴,以秦的国力完全可以承担。更要命的是秦还把这根皮条全部拉在了六国故人身上,齐鲁故地在战国中后期齐国治下,当时人口超过400万,可是到西汉初年,山东已经是赤地千里破败不堪,原住民或死或逃,十无一二.可同时的关中如何?咸阳人口20万,关中成为中国经济政治中心。

  始皇在时还可通过对军队的绝对控制维持秦的统治,始皇即殁,只要六国贵族有人挑头,复辟之势就不可抵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4

秦人早期与戎人杂居错处,远离中原。周王室东迁之后,秦人才逐步东进关中。到秦惠文王时期取巴蜀。秦国军队自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政策后愈战愈勇。

第2个回答  2008-10-25
先以武力取天下,再施行仁政
中国古代各朝代皆是如此,但所施行的仁政真的仁吗?不见得吧
第3个回答  2008-10-25
只因为实力!
从古到今都是以实力说话。而且秦老还“焚书坑儒”把这这什么仁爱思想清洗干净,只为能做稳江山,仁政能做到这些吗?不能!
第4个回答  2008-10-25
能统一天下的,就是暴力,孔孟之道只能修身养性,连保护自己都做不到又何谈统一天下?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