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物实验方面的例题和习题吗?帮忙发一些。

有生物实验方面的例题和习题吗?帮忙发一些。

生物实验专题

【复习策略】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无论是在教材演变,还是在教改实践中,实验教学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其相适应的是,在高考试卷中,以实验形式出现的试题——高考实验题也就越来越多,以至于近占到了卷面总分的1/3左右。为此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必须对实验题给以足够的重视。但重视实验题并不仅仅就是多看实验内容、多做实验题。要切实提高实验复习的效果,还得有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复习策略。下面我就与大家一道谈谈高考实验题的复习策略和解题技巧。
一、 实验题的分类及其应对策略
高考卷中的实验题,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庞杂多变的,对付这类变化多端的试题,不可能是一种方法就能解决得了的。为此我们必须对此细细地加以分类,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来进行个个击破。
(一)课本实验题
实验题首先依据所涉及的实验是否来源来同学们所学的教材,可将其分为课本实验题和课外实验题。课本实验题——指的是考卷中与课本实验的具体内容密切相关的试题。由于我们今年考试所面对的新教材中,充实了大量的实验(由4个实验增加到24个),可以预想在高考试卷中课内实验题的比重会有所增加。课本实验题按其具体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3种。
1、内容识记题
——要求同学们根据对教材中所学实验的具体内容的识记来答题的考题。例如:上海2002 卷第10、第17题。
复习建议:对每个实验的内容仔细地在头脑中回顾1—2遍,对不清楚的地方可边看边用“脑图”归纳整理,再回顾直到记住为止。
(举例画两幅“脑图”)
【典型例题】
1、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氯化钠的浓度越低,对DNA的溶解度越大
B、人血也可代替鸡血进行实验
C、柠檬酸钠的主要作用是加速血细胞破裂
D、 DNA不能溶于酒精
2、用苏丹Ⅲ鉴定花生种子含脂肪的实验中,所用的方法是 ( )
A 、苏丹Ⅲ使花生的组织样液呈蓝色
B 、苏丹Ⅲ使花生组织样液呈橘黄色
C、 苏丹Ⅲ使细胞中出现着色的颗粒
D、 苏丹Ⅲ将花生的子叶染成砖红色
3、下列关于对实验后带菌培养基的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必须经过高压灭菌后才能倒掉
B、都必须经过加热灭菌后才能倒掉
C、非致病菌培养基必须经加热后才能倒掉
D、致病菌培养基必须经过加热后才能倒掉
2、原理分析题
——要求同学们理解课本实验各步骤的基本原理。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例如:1、(2002全国、9)2、(上海2002、16)
复习建议:仔细分析实验过程,全面弄清每步原理。对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问同学、问老师。
例题:
1、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中,下列实验材料中最理想的是 ( )
A、 番茄 B、马铃薯 C、葡萄 D、西瓜
2、在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中,一般用根尖而不能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的原因是( )
A、洋葱表皮细胞因有紫色液泡而使分裂看不清
B、洋葱表皮细胞太小
C、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发生分裂
D、根尖细胞较大且呈正方形
3、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如果在实验中一时无法得到丙酮和菠菜的叶片,那么要保证分离后的色素带清晰,可以用来替代的实验材料是
( )
A、酒精和槐树叶 B、酒精和大白菜
C、蒸馏水和大白菜 D、蒸馏水和槐树叶
4、在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课本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水水浴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以维持α—淀粉酶的最高催化性。
B、若将放入沸水的试管再放入热水中保温5分钟,溶液仍会遇碘变蓝。
C、若将放入冰水的试管再放入热水中保温5分钟,溶液将遇碘不变蓝。
D、向放入热水5分钟的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煮沸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5、为了验证а-淀粉酶具有专一性,某同学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反应,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但结果出现了问题,两支试管中都出现了砖红色沉淀,在分析造成失误的原因时,你认为在下列原因中,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由于试管使用前未充分洗净引起
B、由于所用蔗糖的纯度不高而引起
C、由于加热水浴温度不适宜而引起
D、由于所用а-淀粉酶纯度不高引起
6、在DNA的粗提取过程中,为了提取鸡血细胞中的核物质,需向鸡血细胞液中注入适量的液体,既使条件很不充分的条件下,所注液体也不能用( )
A、未灭菌处理的但无污染的池水 B、未长期静置的自来水
C、灭菌后的蒸馏水 D、灭菌后的生理盐水
7、我国规定在自来水卫生检测中,1000ML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数不得超过三个,其原因主要是 ( )
A、大肠杆菌是人畜粪便中主要的有害细菌
B、大肠杆菌是自来水中所含粪便量的指示指标
C、肠道传染病大多数都是由大肠杆菌所引起
D、人体肠道中大肠杆菌越少越有利于健康
3、操作经验题
——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的考题。例如:1、(2000全国、3)、2、(2001全国、27)3、(2002全国、2)
复习建议:多做一些经验操作类习题。
例题:
1、在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中,要使黑藻细胞质流动加快可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适当提高水温 B、尽量减少光照
C、增加水中O2 D、增加水中矿质营养
2、在用牛肉膏蛋白胨制培养基时,溶化过程中要量 ( )
A、微火加热,保持烧杯中液体静置不动
B、强火加热,并且不断搅拌烧杯中液体
C、先溶化蛋白胨,后加入琼脂
D、蛋白胨和琼脂在一道加入蒸馏水中溶化
3、下列关于小生态瓶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态瓶的密封性越差,其生物死亡就越快
B、生态瓶中放入河水和小鱼,不放沙子也可构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C、生态瓶中的生物间最好不要有捕食关系,否则稳定性就差
D、生态瓶制作完成后,一般要避光存放
4、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在根尖分生区只看到各个分裂时期的静态的细胞,而看不到细胞内染色体动态变化,原因是 ( )
A、压片用力过大使细胞死亡
B、细胞分裂速度缓慢,肉眼很难看出其变化过程
C、细胞已被杀死,本来就不可能看到动态变化
D、所观察的细胞不适合,应选择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定点观察
(二)课外实验题
课外实验题指依据教材之外的实验所设计的试题,它又可分为如下三类。
1、信息读取题
——主要是要求同学们从表示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图表中,正确地读取相关信息而进行解题。也就是要能正确理解、分析图表、图解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例如:1、(2002全国、26、)2、(2000全国、44)。
复习建议:有选择地多做一些不同类型的图表题(时间紧张多看看也行)。
2、实验分析题
——主要是要求同学们依据一定的实验结果,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分析其中原因或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也就是要能理解科学实验的一般方法,理解所考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并能对实验实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例如:1、(2002全国、36)2、(2002上海、34)
复习建议:在重视课本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针对性训练。
3、实验设计题
实验设计题——要求同学们依据一定的实验目的,设计实验过程,预测实验结果的试题。这类高考题的出现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生物教学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深入,这类题目今后很可能还可能有逐步增多的趋势。
复习建议:弄清解题的思路,强化针对性训练。
★ 设计题的解题思路
1、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 2、细心地弄清设计要求
3、精心地策划实验方法 4、合理地设计操作过程
5、严格地设置对照实验 6、准确地预测实验结果
7、简明地组织语言文字 (注:详细内容可从南京教育信息网中查得)
例题:
例1、矿质元素主要是由植物的根系所吸收的,它对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缺乏矿质元素的植株一般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瘦弱,而矿质元素的吸收与根的呼吸作用关系密切。请利用下列所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根系的有氧呼吸能促进根对矿质养料的吸收。
一、材料用具
(1)玉米幼苗 (2)植物油 (3)脱脂棉 (4)广口瓶
(5)塑料细管 (6)植物无土培养液
二、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答案:
(1)取两只一样大小的广口瓶,分别注入等量的无土培养液,再分别液入等量的少许植物油,在培养液表层形成油膜,编号为甲瓶、乙瓶。
(2)取两株长势大致相同的玉米苗,分别放入上述广口瓶中培养,并用脱脂棉分别加以固定。将两瓶置于有光照的地方。每天用塑料细管向甲瓶中吹气数次,乙瓶不吹气,每天观察记录甲、乙两瓶中植株的生长情况。
结果:甲瓶玉米苗生长迅速,植株高大、健壮。
乙瓶玉米苗生长缓慢,植株短小、瘦弱。
例2.亚甲基蓝是一种活体染色剂,它在溶液中易被好氧性细菌分解,而使其溶液褪色。请以此为实验原理根据下面所提供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饮用生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1、0.01%亚甲基蓝溶液 2、肉汤 3、试管 4、大小烧杯 5、恒温箱6、滴管 7、酒精灯 8、无污染的池塘清水 9、三角架
二、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三、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答案:
(1)用烧杯取少量清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冷却,再煮沸肉汤并冷却。
(2)取两个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在1号试管中加入3毫升清水。在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凉开水。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0.5毫升冷却后的肉汤。
(3)将这两个试管同时放在恒温箱(30℃)中恒温24小时。
(4)同时取出这两支试管,在每只试管中滴入10滴亚甲基蓝溶液继续恒温4—5小时,同时观察两试管中溶液的褪色情况。
结果:A试管溶液褪色较快,褪色程度明显,B试管褪色缓慢,褪色不明显。
二、 A试管褪色明显,说明其中含菌量较高,这说明清水比凉开水含较多的细菌,可见生活中不宜喝生水,应喝开水以防病菌进入体内引起疾病。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四个一样大小的玻璃缸中均饲养了相同数目的蝌蚪,哪个玻璃缸中的蝌蚪最容易因缺O2而死亡? ( )
A、放有水草,放在阳光下 B、没有水草,放在阳光下
C、放有水草,放在黑暗中 D、没有水草,放在黑暗中
2、下列可被染成红色的一组物质和染液的组合是 ( )
A、马铃薯块茎+苏丹Ⅲ
B、花生子叶切片+苏丹Ⅲ
C、苹果果肉切片+苏丹IV
D、蓖麻种子切片+苏丹IV
3、某同学为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他于某日中午将一经阳光照射了数小时的绿色叶片一半遮片,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在此实验中,结果他看到的现象是 ( )
A、叶片全部变蓝 B、遮光一半变蓝
C、曝光一半变蓝 D、叶片全不变蓝
4、在载玻片的右侧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滴清水,并彼此相连。然后在培养液附近放少些盐粒,不久的显微镜下看到草履虫纷纷游向清水。草履虫完成这一应激性是通过 ( )
A、神经系统 B、反射弧 C、激素调节 D、原生质
5、在培养洋葱生根的过程中“要注意经常换水”这主要是为了 ( )
A、防止养料缺乏使根不生长 B、防止酒精毒害使根腐烂
C、防止呼吸产热使水温过高 D、防止细菌增加使根腐烂
6、在DNA粗提取实验中,向在溶解DNA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 )
A、有利于溶解DNA
B、有利于溶解杂质
C、减少DNA的溶解度
D、减少杂质的溶解度
7、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氯化钠的浓度越低,对DNA的溶解度越大
B、人体的血液不可代替鸡血进行该实验
C、柠檬酸钠的主要作用是加速血细胞破裂
D、 利用DNA易溶于酒精的特点可除去DNA中的部分杂质
8、紫色茄子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已呈紫红色的花青素。将茄子切成小块放在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 )
A、花青素在水等无机溶剂中难以溶解
B、水温的增高使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温使其细胞壁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加温使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被破坏
9、室温条件下,在下列①②③④四支装有10ML过氧化氢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克下列四种不同的新鲜黄瓜制品(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过氧化氢酶),则四支试管中气泡产生速度依次增大的是 ( )
①整块黄瓜 ②黄瓜碎块
③0℃的黄瓜研磨液 ④100℃的黄瓜研磨液
A、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 ②③①④
10、下列关于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装培养基时,培养基的高度约为试管高度的1/3
B、给试管加棉塞时,试管口内的棉塞长度应占总长的2/3
C、给培养基搁置斜面时,斜面的长度应长试管总长的1/5
D、接种时,用于双手擦试杀菌的酒精浓度为95%

答案:CDADB CBDCB
(二)、简答题
1、据调查,在我国有很多城市附近的天然水体受到了生活污水的严重污染。其表现主要是水色发绿发蓝,继而发黑、发臭,水生动物大量死亡。很多学者认为含P洗衣粉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请你利用下面的材料有具设计一个实验对学生们的上述观点加以验证。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1、取自然界的清水 2、玻璃水槽 3、含磷洗衣粉
4、发绿池水100ML 5、蝌蚪20只 6、不含磷洗衣粉
答案
(1)在两只玻璃水槽中放入等量的清水,再加等量的发绿池水,甲槽中加入少许含P洗衣粉,乙槽中加入等量的不含磷洗衣粉。
(2)将甲、乙两槽放在有阳光直射的地方,每天观察水质的变化。
结果:甲槽水质逐渐发绿变黑、发臭,乙槽水质无明显变化。
(3)等甲槽水质变绿变黑时,各向甲乙两槽放入蝌蚪10只,并观察蝌蚪的成活情况。
结果:甲槽中蝌蚪逐渐死去,乙槽蝌蚪能正常生活。
2、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蛙类数量迅速减少,尽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科学家认为一个重要因素是:臭氧层变薄,日光中紫外线增加,使蛙卵发育中基因突变的几率大大增加。请用下面所提供的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来判定上述观点的正误。
一、材料用具
1、蛙受精卵数百粒 2、玻璃水槽三个 3、紫外线发射器 4、水温调节棒 5、清水 6、小型空气泵 7、蝌蚪饲料 8、紫外线遮挡板
二、实验步骤:
三、实验的可能结果及其说明的结论

答案:
二(1)在甲、乙、丙三个水槽中注入等量的清水,然后各入50粒蛙卵,并用空气泵分别向三个水槽充氧。
(2)将三水槽置于室外有日光照射的地方,使甲槽再受较强的紫外线照射,丙槽用遮挡板盖住使其免受日光照射。用水温调节棒使三水槽有相同的水温。
(3)连续观察蛙卵的孵化情况,统计每水槽孵化出的蝌蚪数目和畸形蝌蚪数目。
(4)用饲料饲喂蝌蚪,并观察蝌蚪发育情况,统计每水槽发育出的幼蛙数和畸型蛙总数。
三、(1)若三水槽中蛙卵发育情况无明显差别,说明日光紫外线增加不是蛙类减不的重要因素。
(2)若三水槽中蛙卵发育情况差距明显,并且是甲最差,丙最好,则说明日光紫外线增加是蛙类减少的重要因素。
(3)若有其它实验结果,则需认真分析实验操作过程是否有失误和重新探讨紫外线对蛙发育的具体影响。
3、在微生物实验中,一般用琼脂培养基来培养细菌等微生物,它在加热后呈液化的溶胶状态,在室温下又呈半透明的凝胶状态。在凝胶状态下其表面及内部的不同部位可生长大量的不同代谢类型的肉眼可见的细菌菌落。请用下列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来判定某种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
一、材料用具:
某细菌种,琼脂试管培养基2支,无菌接种设备、恒温箱,水浴锅
二、操作步骤:
三、实验可能会出现哪些结果?并对每一结果作出相应的鉴定。
答案
二(1)将琼脂培养基试管置于水浴锅中加热溶化。
(2)待培养基冷却至凝固前,用于无菌接种设备将某细菌接种于一试管培养基中,另一试管不接种作对照,搓动试管,使细菌均匀混于培养基内。
(3)将恒温箱内温度调至30℃左右,等琼脂凝固后,将两试管置于恒温箱内培养,两天后开始观察,连续观察几天,直至结果清晰为止。
三、(1)若某细菌菌落只生长在培养基表面,则其为好氧性细菌
(2)若某细菌菌落只生长在培养基底部,则其为厌氧性细菌
(3)若表面及全部培养基都有菌落生长,则其为兼氧性细菌
(4)对照管若无菌落出现,说明培养基灭菌和无菌操作合乎要求;若对照管有菌落出现,则说明培养基灭菌或无菌操作不合要求,整个实验应该重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