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立中央集权统治和巩固统一在政治上的措施

如题所述

  1、改“王”为“皇帝”。春秋战国时期的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为“王”,但秦统一中国以后,秦始皇觉得自己是“德迈三皇,功过五帝”,因此上尊号为“泰皇”。然而秦始皇仍不满意,单取一个“皇”字,同时又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自此“皇帝”就代替“王”而成为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而秦始皇就成了中国历史了第一位皇帝。

  2、加强中央政权组织。实行实"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相互制约,都直接为皇帝负责,使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
  3、调整地方政权组织。统一后的地方政权组织,主要是推行郡、县、乡、亭四级行政组织。与中央政权的“三公”明确分职的原则相一致的。
  4、以“五德终始说”为加强统治的思想武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4
1、政治上(建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
包括(1)中央创立皇帝制度
(2)中央设置三公九卿
①三公及其职权:设置丞相 、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 政事 ;太尉管军事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 监督 百官。
②意义:三者之间互不统属,都对皇帝 负责。这样,国家大权都集中在 皇帝 身上。
(3)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郡县制设立:如何管理辽阔的疆土和臣民,丞相王绾主张分封制,廷尉李斯建议实行 郡县制 。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在全国设立36郡,郡下设县。
②意义:郡县制的要害在于 强干弱枝 ,避免国家重新陷于四分五裂的局面。郡县官吏的任免权操纵在皇帝 手中,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将地方的权力都集权在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

2、军事上:开疆拓土——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百越,设四郡。
(1)秦始皇征服百越,北击匈奴后,增设闽中、南海 、桂林、象郡四郡,使秦朝的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居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2)意义: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3、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
(1)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以秦小篆 为准,推行全国。
(2)意义: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

4、经济上:统一度量衡。
(1)原因:战国时期的度量衡制也很混乱,影响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2)措施:秦始皇发布统一度量衡制的诏书,官府制作标准的度量衡器,将诏书和度量衡标准刻在标准器上,发放全国。同时还将各国流行的形状、重量、大小、单位不一的货币统一起来。

5、交通
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朝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陆上交通由驰道、直道等各种规格不同的道路组成,水上修筑人工渠道以沟通自然江河。
第2个回答  2013-12-14
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集权制度的建立:
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秦中央政府的最高官员,他们都由皇帝任命,构成对全国发号施令的总枢纽。
在地方,秦朝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取代,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秦始皇通过这一套专制集权制度,把全国一切大权控制到了皇帝手中,它一方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总之,这种君主专制,皇帝独裁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以及中央对地方政区管辖的行政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自秦开创后,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袭下这种政治体制。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如还有新的问题,请另外向我求助,答题不易,敬请谅解~~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祝学习进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