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白光的各个人物形象是什么?

如题所述

《白光》塑造的则是在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

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描写封建科举制度害死陈士成,重点批判了古代的科举制度,同时也批判了陈士成的利欲熏心。在封建社会,陈士成作为封建大家庭的子弟,只有走读书应试的道路,是封建社会做成了科举这个套子把他牢牢套住,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小说最后写到陈士成在河中淹死,仅是肉体生命的死亡,他的精神生命早在他做科举幻梦的时候就死亡了。是精神生命的死亡导致他肉体生命的死亡,而肉体生命的死亡又加重了精神生命死亡的悲剧性。

另外,还批判了社会对陈士成之死的冷漠:“邻居懒得去看,也并无尸亲认领”,只是由地保照章处理。如果说人的价值被毁灭是悲剧,那么漠视人的价值被毁灭是更大的悲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30
<一>陈士成的十六次科考
     陈士成参加了十六次科举考试,没有一次中第的,他对此解释为“竟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但这也是他的自我安慰之词。十六次考试,或许有那么几次,考官确实是“有眼无珠”不懂文章,但不可能十六次考试,这样的考官全被他陈士成遇着了,这样的几率未免也太小了。所以,这必然有其他原因,如,陈士成自身水平太差,每次参加科考的人水平都比他高。这个原因在读过《白光》全文,便也可排除。原文中讲到陈士成是七个学童的老师,水平自然不会差,然而最有可能的原因,应该是考官舞弊。
     从原文中可知,陈士成家道中落,只有一座破宅门租给杂姓人,家里也没有什么亲戚,生活拮据,靠教书和收房租为生。所以,像陈士成这样一位没有钱,没有家族背景的人,是不可能给考官行贿,受到考官的荫庇的。考官自然也不会多加留意或重视这种无名无姓的穷酸书生。所以,十六次科考不中合情合理。
     科举制本是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无奈变成了比富拼人脉的场所。谁有钱,向主考官受贿多,谁就中第;谁家族有地位,谁就会金榜题名。考官一方面有对金钱贪婪的心理;另一方面,是想通过科举考试,挑选出一批忠于自己的官员,从而相互勾结形成朋党或官场同盟,这样更有益于仕途的发展。
     中国人人性是自私的,任何美好的事情一经由中国人的手,多会变得破烂不堪。一切从自身出发,造成了科举的黑暗,中国社会的黑暗;贪官横流于中国社会、至今,也不列外。
     一次,二次,三次,直至十六次科考,陈士成从未放弃过科举考试,甚至自己已经有了斑白的短发。科举制从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被废,一直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它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生命力?为什么会让无数文人热衷于此几十年?更有甚者,倾其一生而致穷困潦倒。《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发疯,孔乙己落地后沦为乞丐,陈士成坚持科考十六次,皆不中的情况下发疯自杀。中国读书人到底是为了什么?陈士成的美梦解释了这一切“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像看见了神明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发昏,轻薄……赶走了租住在自己破宅门里的杂姓—那是不劳说赶,自己就搬的,一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匾额……”从他的美梦中,看出他认为是中了第后,自然是有了尊严,有了金钱。也就是说,他是冲着权利,地位和金钱去的。
     中国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并不是对知识的崇拜,而是基于两点:一.谋特权。从家族方面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的科举考试,全家都会给予经济,精神上的支持。为的也是科举成功后,利用特权为同宗族的人谋一个一官半职。有关系,好办事不正是中国人的信条吗嘛。二.“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科举制度下,做学问只为了考试,考试为了升官发财。正所谓:“学而优则仕”就是在说这个道理。
     中国人对科举的感情,是何等的深厚于复杂。时至今日,都无法忘却,眼下中国学生死读书,学校追求升学率,搞应试教育。学生并非出于兴趣而读书,事实是为了考试而读书。最不喜欢的课,为了考试,也一样背得烂熟。不改变中国人心中的传统观念,而去大谈什么素质教育,没有什么意义。
  <二>.陈士成的疯狂
     陈士成在第十六次落榜后,终于疯了,为什么会疯,原因有二,其一,科举考试在一个读书人心目中的位置是何其重要,为了科举考试,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寒窗苦读十几年,到头来,一场空,心中不免有不甘。于是,再考,再落榜。任何人无论你内心多么强大,受到连番打击,都会失落,痛苦,更何况是决定对读书人一生成败的科举考试呢。科举的失意,美梦的破碎,扭曲了陈士成的心理。其二,科举考试对全社会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全社会成员上至天子,下至平民,都把科举当做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所以,才会出现陈士成在落第之后受到学童的小觑,他甚至感觉连动物都在嘲笑他,下巴骨也在讽刺到:“这回又完了!”顶着巨大的压力,遭受着旁人的鄙弃与非议,全社会的人都认定他是个失败者,他自然会走到崩溃的边缘。
     当下的中国,高考失利后跳楼自杀的新闻并不罕见,社会职责学校求升学率不管孩子死活,学校职责父母高要求逼死子女,父母坦言若社会不这么残酷,自己也不会逼迫孩子。一个推一个,一环套一环。在这循环的无休止的论战中,没有人反思自己我。殊不知,杀死孩子的岂止一个人,两个人,是整个社会的舆论,整个社会的体制—学历至上杀死了孩子。
  <三>.浅析“白光”
     陈士成这个人物原型为周子京,是鲁迅祖父的同辈。曾当过鲁迅一年的塾师,是个老同生,考了一辈子科举没考上,随着家中逐渐潦倒。他精神失常,有一天,因为女佣病中说看见眼前有一道白光,他竟叫人在家挖地三尺,寻找宝藏。
     首先,从《白光》故事原型看,“白光”可理解为金钱之光。其次,古时银锭的颜色反射出的也是白光。第三,前面分析过,科举制度下,人们做学问,归根到底是为了升官发财。陈士成家道中落,一贫如洗,在十六次科考失败后,只能用其他手段获取金钱,而精神错乱的他,想到“祖宗埋下的无数银子”。由此,可知陈士成一切的行为活动都是冲着银子去的,银子的方向就是他行动的方向。同时比对全文,陈士成在文中是随着“白光”而走的,哪里有白光,他便扑向哪里,分析到这里,便不难看出,银子反射的光就是陈士成眼中的白光,白光就是金钱之光。
     至于陈士成为什么会投湖自尽,不妨解释为月光照耀下的万流湖,反射月光而呈现出“白光”,陈士成看见这白光,以为找到了银子,便扑了过去,掉入湖中,他在湖底拼命拼命挖掘,寻找银子,导致十个指头都满嵌着河泥,最终被淹死,或者说,由于没有找到银子,绝望而死。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