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大家鲁迅是怎样与反动派作斗争的,受了哪些迫害?(详细一些)

谢谢大家!!!~求求大家帮咱想想吧....知道的人请一定回答!!!本人感激不尽!!~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他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文章,《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

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在青年时期,我们涉世不深,对人生还没有更多的亲身体验,鲁迅小说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我们的感觉世界的,但在我们感觉到的人物和画面中到底潜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我们还不可能尽数感觉到,随着我们社会经验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深化,这些人物和画面的内涵就会不断从中生发出来。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迫害:

鲁迅先生一生曾用过几十个笔名,而且每一个笔名都是有深刻含义的。1930年他用得最多的笔名是“隋洛文”“洛文”“乐人”“洛”等。这些笔名都表示了鲁迅先生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嘲讽和蔑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1930年2月,鲁迅先生和当时的进步人士发起成立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国民党反动派立即加以迫害。国民党浙江省党部诬蔑鲁迅为“堕落文人”,并秘密发出通知要逮捕他。鲁迅先生毫不屈服,继续写文章抨击国民党统治的黑暗。他的文章像匕首、像投枪,刺中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要害,揭穿了他们的反动面目。为了对敌人的诬蔑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他把“堕落文人”几个字改写成以上几个笔名。由此可见鲁迅先生是不怕“碰壁”的。
三十年代,为了战斗的需要,鲁迅先生经常更换笔名,如“邓当世”“邓江”。浙江人读“邓”为“遁”。“遁”是逃走的意思,这暗喻避开当时反动政府的耳目进行战斗。鲁迅先生的最后一个笔名是1936年时用的“晓角”,“晓”是指拂晓的意思,“角”是号角的意思,“晓角”表示他愿作冲破黎明前黑暗的号角,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20
4月12日“政变后,鲁迅坚决反对反动统治的国民党,国民党反动派软硬兼施,既压制迫害鲁迅和偏执抓住每一个机会赢得在鲁迅逝世,国民党反动派先玩为了抑制杨手腕。逃到台湾在1949年的调查,封闭,禁止阻止策略世纪80年代末,台湾民众的影响下,他的作品,这个反动政策被迫取消。
1930年巨大的变化。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3月2日,鲁迅是一个自由的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在此之前,大联盟在上海成立,鲁迅也是一个提案国。得罪了国民党反动派。他们的“革命日报”说,鲁迅闪闪发光的卢布购买。直到4月19日,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执行委员会蓣稍低采取的请愿书,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通缉“堕落文人鲁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鲁迅不得已的3月19日独自离家出走避祸家柔石,阴傅革命作家在1931年春被捕,此后联赛的民事权利在1933年6月杨幸福,执行成员被杀,鲁迅的生命安全严重地威胁了几次。与此同时,在国民党特务机构,以加强在监测的鲁迅。据证实在年11月1932年的,国民党中央调查局,的前身间谍总部在上海地区正式成立由刘韩,太阳(即刘汉盛,一个化名戈尔梦)每天在进步书店的材料巡回侦察和的内山书店,专门收集鲁迅的行动和关联带,分别为,机密情报南京秘密总部报告国民党其他间谍机构局统计,的军事调查复兴社会(也被称为蓝衣社的前身) ,亦密切监察鲁迅鲁迅经常去内山书店,他们想派人打入,但到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反动派,鲁迅采取强硬的高压政策取得成功,但在的同时,不放松每一个机会,企图拉拢。据锡金材料,1930年12月,当时的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蒋介石亲自兼任教育部长,这是他的线人说:财政部那里的贡献编辑之前的每周河南周树人,是人,是鲁迅,这是最激烈反对自由运动联盟和赞助商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教父,这个人就是浙江国民党省党部呈请中央通缉在案的。举报人的目的,提请注意蒋介石鲁迅的迫害,镇压,采取信贷。,但老谋深算的蒋介石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赢得了鲁迅,他回答说: :“这是一件好事。你知道吗,教育部,以及与他交好的老同事和老朋友吗?如果发送这样的人找他,并告诉他,我知道这事,我很高兴。我一直很欣赏,他想,他会满足。只要他愿意去日本住一段时间,不仅解除逮捕令,当然保留工作;如果有其他的想法可以做。 “后来,国家教育部是真的有人鲁迅的故乡,说这是拒绝在鲁迅鲁迅的贡献编辑器职务到今年年底,已奠定了断这种情况下,在鲁迅学生,日本的朋友增加田涉及“鲁迅的印象”(1970年重刊本)记载:“那是当我在他的房子和出,政府想利用他来打击,随后他被逮捕的政府令隐居,行政院长暗中派人与他联系,说行政院长希望与他见面。但他拒绝了。一个民间文人,下令逮捕的身份,不符合要求行政院......人们认为他不屈服于权力的强大,总之,我觉得他的人的伟大。
可以看到从上面的事实,大约10年,国民党统治集团鲁迅去世前的充分展示自己的反革命双管齐下的战略:一方面,加强监管的鲁迅,迫害,打击的逮捕令,直到鲁迅的亡并没有被取消,另一方面,他们总是幻想,要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渠道,把妄图拉鲁迅。但是,伟大的鲁迅住宿,横眉冷对,所有的反动派的阴谋诡计。反革命双管齐下的策略,最终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2个回答  2008-10-13
四·一二”政变后,鲁迅坚决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反动派软硬兼施,既压制迫害鲁迅,又妄想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拉拢。鲁迅逝世后,国民党反动派先是玩弄欲抑先扬的手腕。
1949年逃往台湾后,则对鲁迅著作采取查、封、禁、堵的政策。到80年代末,在台湾广大民众的冲击下,这一反动政策被迫取消。
进入1930年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鲁迅是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此之前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于上海,鲁迅也是发起人之一。这就触怒了国民党反动派。他们的《革命日报》上便说鲁迅为“金光灿烂的卢布所收买”。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执行委员许绍棣更借此呈请国民党中央通缉“堕落文人”鲁迅。在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鲁迅不得已于3月19日只身离家出走避祸,直到4月19日返家。此后1931年春柔石、殷夫等革命作家被捕、1933年6月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杨杏佛被杀,鲁迅的生命安全几度受到严重威胁。与此同时,国民党特务机构加强了对鲁迅的监视。据有关材料证实,1932年11月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的前身特务工作总部上海区正式成立后,就由“刘翰荪(即刘汉生,化名高尔梦)日常则在各进步书店巡回侦察,并到内山书店专门搜集鲁迅的行动和与之交往人员的情况,分别列为情报向南京特工总部报告”。国民党的另一特务机构军事调查统计局的前身复兴社(又名蓝衣社),也曾严密监视鲁迅。由于鲁迅经常去内山书店,他们曾想派人打入,但没有成功。由上可以看出,进入30年代后,国民党反动集团对鲁迅采取了严厉的高压政策。但与此同时,他们也不放松每一个机会,妄图进行拉拢。据锡金提供的材料,1930年12月,当时国民政府的行政院长蒋介石亲自兼任教育部长时,有人向他告密说:现在部里的特约编辑周豫才,就是周树人,也就是鲁迅,也就是最激烈地反对你的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和头子,也就是浙江国民党省党部呈请中央通缉在案的这个人。告密者的本意是想提请蒋介石注意,对鲁迅加以迫害、镇压,借此邀功。可是老谋深算的蒋介石却认为是一次拉拢鲁迅的好机会,便回答说:“这事很好。你知道教育部中,还有与他交好的老同事、老朋友没有?应该派这样的人,去找他,告诉他,我知道了这事,很高兴。我素来很敬仰他,还想和他会会面。只要他愿意去日本住一些时候,不但可以解除通缉令,职位也当然保留;而且如果有别的想法,也可以办到。”后来教育部果然有人到了鲁迅家里,说了这事,遭到鲁迅的拒绝。到这年的年底,鲁迅的特约编辑的职务就被裁掉了。这个情况,在鲁迅的学生、日本友人增田涉的《鲁迅的印象》(1970年修订重刊本)中也有记载:“那是我在他家出入的时候��,政府方面想要利用他罢,那时他正因为政府的逮捕令而隐居着,当时的行政院长暗地派人向他联络,说行政院长希望跟他会面。但是他拒绝了。以一个民间的文人,而且正是在被下令逮捕的身份,竟然拒绝行政院长的会面要求……使人想到他那不屈服于权力的强悍,总之,我感到他为人的伟大。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在鲁迅逝世前的大约10年时间中,国民党统治集团充分施展了他们的反革命两手策略:一方面加紧对鲁迅进行监视、迫害、打击,通缉令直到鲁迅去世时仍未解除;另一方面他们也始终存有幻想,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通过多种渠道妄图拉鲁迅转向。但伟大的鲁迅却岿然不动,横眉冷对反动派的一切阴谋诡计。反革命的两手策略,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