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聊斋志异中对人物的形象分析

小倩;小翠,小谢与秋容 阿宝 董生 婴宁 聂小倩 古道青翎 ,,这几个人物是聊斋志异里面的主要人物,我们要求写一篇论文,1000字以上。随便写这其中的一个人物,主要分析这个人物的人物形象。只写一个人。谢谢啦!!好的提高悬赏!辛苦辛苦!!
急!!

满足你的需要:

这里还有很多

刚找到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feature/149708.htm

《婴宁》是《聊斋》中的一颗明珠。婴宁是蒲松龄着意渲染的宁馨儿。仿佛笑神似地,以欢乐的笑声对待惨淡的人世,以咤咤叱叱应付世俗的纷纭。蒲松龄不仅写出了她的天真娇憨、“狂而不损其媚”的性格,而且着力描出了那山中“笑矣乎”生活的环境。她诞生在比桃花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还要美艳的园圃之中。园外“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园内“细草铺毡、杨花糁径”。她真有点像得山水灵秀之气的精灵。这不仅是对于美的颂歌,也当然地是对于“子夜荧荧”浓黑悲凉社会的否定。然而,出人意外的是这个可爱的婴宁,却干下了一件令人发指的“缺德事”。仿佛《红楼梦》里心狠手辣的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害死贾瑞般,将一位羡慕她美艳的邻人诱骗置之于死地。现代许多评论者因此说,这是蒲松龄一大败笔,破坏了婴宁的美(见黄秋耘《读婴宁》)。其实未必如此。

婴宁是蒲松龄理想中人物,但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人物。她“出于幻域,顿入人间”(鲁迅评《聊斋》语),是当时生活的反映。生活中的活人,艺术反映中真实的艺术典型,即使在现代,也都没有十全十美的存在;正相反,《红楼梦》脂评说得好:“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婴宁的形象,蒲松龄自指有两特点,一是“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二是“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既天真又狡猾,是蒲松龄对婴宁的认识、对婴宁的设计。狡黠是婴宁的陋处,也正是婴宁的真处和美处。婴宁一方面出生于幽谷,受育于鬼狐,不审三从,不知四德,无视长幼之序,不用进退之仪,用笑声蔑视一切,用笑声动摇一切;一方面嫁入人间,依从文士,既畏狱之酷,又恪守男女大防的封建道德,轻施颦笑,严惩意淫。她是无法跳出当时社会环境的,既有所突破又无法脱离的真正的美人。人狐交配而生的婴宁如此,完狐所生的小翠(《小翠》)也如此。小翠几乎与婴宁一样美貌绝伦、天真绝俗,然而不是也毫无怨言地听凭母亲之命送给了一个连人事也不知的痴儿么?这难道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糟粕?蒲松龄只能根据生活,根据生活给予的理想来塑造人物。他的杰出才能正表现在婴宁的复杂性上。婴宁形象的复杂性正是作家忠实于生活的创作方法的胜利。说婴宁的“缺陷”应去除,不但是求全之毁,更是脱离历史实际的要求。

婴宁除了这件“缺德事”外,更有一次值得注意的悲啼——哭求丈夫为母迁葬的。这悲啼是我们了解婴宁性格复杂的原因,认识婴宁天真狡黠之间关系的钥匙。我们容易被婴宁的笑声所迷惑,但她其实不仅是个天真娇憨的姑娘,只把生活看成是欢乐,更是深沉早熟的姑娘。笑是她试探人生、应付生活、取得胜利的手段。她自己解释由笑转为零涕时说:

曩以相从日浅,言之恐致骇怪。今日察姑及郎,皆过爱无有异心。直告恐无妨乎?妾本狐产。母临去,以妾托鬼母,相依十余年始有今日。妾又无兄弟,所恃者惟君。老母岑寂山阿,无人怜合厝之。九泉辄为悼恨。君倘不惜烦费,使地下人消此怨恫,庶养女者不忍溺弃。

她对至亲又兼阿婆的老人,甚至对同床共枕的情人尚如此不肯轻易袒露,尚必待仔细审查后方倾诉内心的愿望,婴宁的心灵是何等的深沉,何等的细致,又何等的善于控制啊!蒲松龄说:“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婴宁是位岁月雕成的“笑面人”。她独居幽谷,披萝带荔,仍然拂不去社会中尔虞我诈的尘埃,不得不罩上“笑”的面纱。这可见社会摧残人性的力量是多么无孔不入,多么强大。这正是其性格产生的社会根源,婴宁天真狡黠的出发点。

尽管封建社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但是婴宁以一介弱女仍然获得了胜利,这当然是由于蒲松龄热爱她的原故。蒲松龄为什么偏爱她,赋予她最长的篇幅?是由于她不仅是位天真可爱的少女,更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想能以女代男完成母愿的奇女子。婴宁对丈夫的哽咽陈词实际上是哈姆雷特式震撼人心的内心独白。前人久已指出一部《聊斋》可以概括为“惩恶扬善”四个字,然而《聊斋》中惩恶更是为了扬善。一部《聊斋》中的善最主要的正是“孝”。孝是贯串于《聊斋》始终的,是至高无上的。婴宁身为狐仙之女,却生受父母的遗弃,长承山村雨露,完全是底层农民的凄苦无靠生涯。鬼母收留,正是相濡以沫的农民同情心的表现。她正是为了使鬼母能有所依栖才远出踏青,才破愁为笑,才在姨兄王子服前明骂似贼、暗送秋波;引来了王子服后又故作痴呆,不解共寝,甚至似知非知,似痴非痴地说出:“背他人何得背老母”,以暗示老母在她心中的地位。正是这一点孝情,成为婴宁一切言行的指南。但是应指出,婴宁生于幽谷,实是农民的儿女,她的报恩孝道不是封建士大夫所提倡的“忠孝不能两全”忠高于孝的孝道,而是农民的“养儿防老”理想的孝道。农民身处穷僻尤其重视劳动,非只为继承香烟重视男子;婴宁想以弱女代男的理想正是当时农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理想的体现,也正是对当时农村中迫于生计溺弃女婴的批判。这是婴宁形象的光辉所在,也正是《婴宁》这颗明珠的夺目之处。小翠几乎与婴宁一样美貌绝伦、天真绝俗,然而不是也毫无怨言地听凭母亲之命送给了一个连人事也不知的痴儿么?这难道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糟粕?蒲松龄只能根据生活,根据生活给予的理想来塑造人物。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14
婴宁:一株圣洁无瑕的忘忧草……

毋庸讳言:婴宁不仅仅是柳泉先生笔下一个最为鲜活的人物形象,而且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光彩夺目的天地精华。
  
  婴宁之前,包括元杂剧,都有过妇女形象的刻画与描绘。但应景的多,深入的少;表象的多,探质的少;即使象元杂剧那样的以女子为主人公的作品,无非也是大家闺秀的生离死别或贫民百姓的凄苦遭遇。由于历史的原因,女子的文学形象一直以来都是三从四德,知书达理,轻移莲步,文雅含蓄,樱桃小口,浅笑低颦,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总之,大凡美女也不外乎是这样的……
  
  婴宁就不同了。
  婴宁的最大的特点是天生丽质,爱花成癖,无拘无束,自由放纵,率性而为,抒发性灵,天真烂漫,毫不掩饰;读婴宁你会被她的笑声所感染,她的笑声永远回荡在小镇,山野,农舍,溪边,花园,甚至墙头树上……或浅笑低颦,或放声恣肆,或吃吃有声,或掩口含蓄,或笑不可遏,或忍俊不禁,或捻花带露,或仰天大声…….那么纯真高洁美丽无瑕纤尘不染;那爽朗的笑声容不得你心旌摇荡心生杂念心猿意马;你只有象王子服那样,痴于情病于情求于情方可获得。她的行为的乖张,相对与今天的我们,有时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柳泉先生对他的心爱的人儿是倾注了大量心血的。
  
  婴宁不仅外表靓丽动人,有吸引男士眼球的无尽魅力;而且内心善良美丽,有着普通老百姓的优秀品质。她放纵而有节制,率性而有知礼,玩笑而有分寸,粗狂而有细腻;活泼而不风骚,热情而不轻狂,诙谐而不粗俗,机警而不怪讹,和气而不盲从,尊重而不迁就…….她针线活“精巧绝伦”;对公婆孝敬如宾;对奴婢宽怀大度;对丈夫痴情尊重;而其爱花成癖,私下典当了首饰买种栽花,改善环境使家园面目一新的举动,更让人真的感动;至于对临西花花公子的惩处,那更是其善恶分明品质的写照。其亲和力,一如阳光般灿烂.是我们更有必要张扬的。
  
  婴宁性格的形成是有其背景的。柳老先生不厌其烦的进行了铺排。她自幼生存在荒郊野外。那里山明水秀,有茂林修竹,小桥流水,丝柳桃杏,丛花乱树,洁滑巨石,格喋野鸟,农田茅舍,落英缤纷……而起园内的自然环境更如世外桃源一般。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的婴宁自然钟天地之灵秀,汲日月之光华,采雨露之元气,没有世俗的羁绊,没有礼教的束缚,没有吃人的教诲,没有琐屑的干扰,也就成全了婴宁作为万物优秀灵长的高贵品质,简直是天地间的精灵………因此,全篇中没有一句知书达礼的标榜.连婴宁的说话,也有意的加以口语化。“尔个郎目灼灼似贼”;“目灼灼贼腔未改”;“大哥欲我共寝”等等。口无遮拦,几乎如此。天真烂漫,刻骨铭心。
  
  婴宁之后,才有了《红楼梦》中诸多美好女子,这一点蒲老先生善莫大焉。
  
  这就是婴宁,一株圣洁无瑕的忘忧草,一棵天真烂漫的合欢花……
  
  尽管蒲老先生更深刻的写了婴宁在公婆的教诲下“不复笑”,“终不笑”,但“未尝有戚容”;骨子里的美好心态依然存在。虽然老先生还有意缀了个光明的尾巴,婴宁的儿子“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但那毕竟是一种糊弄读者的托词。婴宁一回到世俗凡尘,同化是必然的,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
  
  这就是俗子读出的需要铭记的婴:
一株圣洁无瑕的忘忧草,
一棵天真烂漫的合欢花……

参考资料: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