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两次礼仪之争为什么后果截然不同???

急急急!!!

你讲的两次大礼仪应该是说:明嘉靖皇帝明晰家谱的斗争,他力争自己这一脉成为正统而不是更随弘治、正德皇帝那一脉。最后经过20年努力争取得来。
第二次应该讲明万历皇帝到底是立皇长子常洛还是皇三子常洵为太子的问题,他最后失败,被迫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
后果不同的原因:1、皇帝自身的性格决定,明万历皇帝性格优柔寡断,不能在最后坚持己见,只是消极地抵抗,最后将明朝拖到灭亡的深渊。
2、皇帝身边没有得力的大臣,明嘉靖皇帝身边有大臣在支持他,与反对的大臣们形成对抗,而明万历皇帝却没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18
应当是皇权与内阁权力消长的结果。洪武与永乐,都是靠军事手段上台,因此皇权超过阁权。自嘉靖以降,阁权上升,皇权下降。尤其是各地军事长官,均由内阁拟票。嘉靖时,双方实力对比相当,因此嘉靖在大礼案中获胜,其实是很侥幸的。而万历时,内阁权力远远超过皇权,导致万历几次反抗全部失败。

万历因此而负气,数十年不上朝,固然可以说明万历的性格问题,但同样也表明,明自嘉靖开始,已经完全成为内阁责任政府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