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曾国藩对太平天国的绞杀

如题所述

  任何一个统一的政权,都不会容忍国土内出现反叛与动乱。封建社会如此,今天仍然如此。将相官吏有守土之责,平叛之任。从这个意义上讲,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曾国藩、胡林翼,只是尽了自己一个臣子的本份。否则,他就是玩忽职守,罪不在赦的逆臣。今天,任何一个地方,从少数民族区域到城市乡村,出现动乱和造反的迹象,地方官们仍然必须履行保境安民,消弭祸乱的义务和责任。同样的道理,为什么从前的将帅就成了镇压起义的刽子手,今天的将相却成了英雄呢?至于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光明与黑暗的斗争,进步与反动的斗争中弃暗投明,走向新生,那是另一回事。事实是太平天国未必代表先进,代表光明,代表未来。他能戴上桂冠,仅仅是“农民起义”这个概念。片面地、主观地、单凭推测与想像去论是非,指责守土安民的将相,就是一种历史的悖论。
  如果说,捻军还带有农民起义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外,陕甘回教的造反就不是那么简单。诚然,清季贪官污吏对少数民族的压榨,迫害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门宦林立,教派纷争的西北回教封建主们的呓语和幻想在作祟。他们曾幻想建立一个独立的回教国,游离于中华大家庭的圈子之外,因此,不惜利用地方贪官污吏和少数民族百姓之间的矛盾对立,借用宗教的力量,信仰的号召,挑动了祸及西北四省的叛乱,(1959-1961年,西藏、青海、甘南的少数民族叛乱,和此同出一辙)。在湘军平叛的过程中,看看大势已去,面临生死选择时,这些封建主又摇身一变,出卖了部族兄弟,成为清廷的鹰犬与帮凶。西北军阀(马步芳、马步青、马鸿奎。马鸿宾等)的父辈,马占鳌、马文禄、马福祥之流,作为河湟、河西的造反领袖,依赖叛卖,依赖兄弟姐妹的血染红了自己的顶子,换来了荣华富贵,成就了割据一方的霸业。消弭这样的祸乱,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何罪之有?
  或言;为镇压太平天国,无论湘军,还是后起的淮军,都借用了帝国主义的势力。先是洋枪洋炮,后来是洋人流氓和军队直接参战。因此,曾国藩等勾结了帝国主义分子,扮演了卖国贼的角色,镇压了自己的同胞。事实是,借用洋人助剿,是清廷在天平天国势盛,清军羸弱,无力戡乱的情况下,想出的饮鸩止渴的国策,并不是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的建议和谋略。主谋是肃清了咸丰托孤的“八大臣”,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欣。作为臣下,中兴诸臣虽然持有异议,但也只能在坚持一定原则的前提下,奉命行事。曾国藩在同治元年六月二十二日的《议复调印度兵助剿折》中上奏说;
  “中国之精兵,自足平中国之小丑,姑无论本年春夏连克二十余城,长江上下肃清三千里。发逆无能久之理,吴越有可复之机。即使事机未顺,贼焰未衰,而中华之难,中华当之。在皇上有自强之道,不因艰虞,而求助于海邦;在臣等有当尽之责,岂轻借兵而诒机于后世。”
  左宗棠则上奏说:“自洋将教练华兵后,桀骜者多投入其中,挟洋人之势,横行乡里,官司莫敢诘论。近闻宁波提标丁兵之稍壮键者,且多弃伍籍而投洋将充勇丁,以图厚饷。此长胜一军所以增至四五千人也。若不稍加裁禁,予以限制,则客强而主日弱,费中土至艰之饷,而贻海疆积弱之忧,人心风俗,日就颓靡,终恐非计。”(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二日奏折)。”
  就是清廷议定借兵,为了主权和社稷安危,他们也坚持洋兵的活动区域,不得超出上海、松江、嘉兴府的范围,更不许进入内河用兵。1862年4月,李鸿章奉曾国藩令,编练淮军,采用东南呼应,东西夹击的战略与英军头子何伯等会攻上海时,同治借兵上谕已颁布实行三个月了。李氏只是顺手使用了朝廷送到手上的枪而已。以往的史家,为什么视而不见这些铁证,要将清廷的作为,强加于中兴诸臣身上呢?只不过和文化革命整人一样,先扣罪名,再拼凑证据,为政治服务而已,那管什么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23
各为其主罢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