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如何使用譬喻,佛教网

如题所述

佛经中,多用譬喻,以形象,生动、浅显的语言,将深刻的佛理阐述得十分透彻。、譬喻是梵文“阿波陀那”(Av—adana)的意译,意思是以了知之法,显未了之法。《法华文句》解释:“‘譬’者‘比况’也,‘喻’者‘晓训’也。托此比彼,寄浅训深。......动树训风,举扇喻月,故言‘譬喻’。”

佛教的经典,以譬喻着称的,有《譬喻经》;《法华经》二十八晶,第三品就是《譬喻品》;《金刚经》有六譬,《观律三昧海经》有六譬;《法华经》有七喻,《仁王经》有八喻;《般若经》有十喻;《维摩经》有十喻,《如来藏经》有十喻……
譬喻到底是如何巧妙呢?请看《金光明经》中的“佛寿四喻”:王舍城中有一位菩萨,名信相。有一次,他突然想道,是什么因缘,释迦如来寿命短速,才八十岁呢?又想到像佛所说的那样,有二个因缘,寿命能够长:一,不杀;二、施食。而我世尊于无量百千万亿那由陀阿僧祗劫修不杀戒,具足十善;饮食惠施,不可限量,甚至将自己身上的骨髓血肉,让饥饿众生吃得充足饱满,何况其他饮食呢?信相菩萨想到这里,他的居室顿时变成广博、庄严、净妙的宝室。在居室四面,有四宝上妙高座自然而生。妙座上有莲花,莲花上有四尊如来;东方是阿閦佛,南方是宝相佛,西方是无量寿佛,北方是微妙声佛。这四尊如来,放大光明,照三千大千世界,欲、色界诸天八部众及无量百千万亿诸大菩萨,以佛神力,一时都来聚集。这时四佛在大众中,以略偈说释迦如来所得的寿量。第一个譬喻是:一切江河海洋的水都可知道有几滴,释迦如来的寿命却没有数,这是“海滴喻”。第二个譬喻是:所有的须弥山都可知道它的斤两,释迦如来的寿命却无法秤量,这是“山斤喻”。第三个比喻是:任何大地都可知道它的灰尘有多少,释迦如来的寿命却无法算,这是“地尘喻”。第四个譬喻是:虚空的分界尚可达到边际,释迦如来的寿命无法计,这是“虚空界喻”。
譬喻的手法很多,《涅盘经》介绍了八种喻法:
1.顺喻。随顺世谛,依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来譬喻。天降大雨,则小坑满;小坑满,所以大坑满;大坑满,乃至大海满。如来法雨也是这样:众生戒满,便达到解脱满,解脱满,所以才能涅盘满。
2.逆喻。逆于世谛,依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来譬喻。大海本为大河,大河本为小河,乃至小沟本为大雨。这样的话,如来涅盘本为解脱,乃至持戒本为法雨。3.现喻。用眼前的事物来譬喻。猴子的习性,有了新的就扔掉旧的,很像一般人的脾气,所以《涅盘经》就说:“众生心性,犹如猕猴。”
4.非喻。假设并非现实的事情来譬喻。如佛告波斯匿王:“有大山自四方来,欲害人民,则王如何?”这是假设四山譬老、病,生、死。
5.先喻。先设譬喻,然后引伸。如说有人贪着妙花,而采取时,为水漂流,众生如果贪爱五欲,也会被生死之水漂没。
6.后喻。先讲道理,后设譬喻来显示。如佛经上说,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小,能够渐满大海。
7.先后喻。、先后所说的,都是譬喻之意。如佛经上说,譬如芭蕉,生果则死,愚人得养,也是如此——如骡怀妊,命不久全。
8.遍喻。从头至尾都是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如叙述忉利天质多罗树生长的形状,而遍喻佛弟子。
佛教用形象的譬喻,使信徒易于理解深奥的佛理。丰富的譬喻内容及手法,也被文学家所借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