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军队下辖16卫,一个右威卫能够拥有多少兵力?

如题所述

一个右威卫能够拥有差不多大概10万兵力左右。南衙16卫分为左右威卫、左右武卫、左右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4

在中国古代历史之中,军队一向都是每朝每代皇帝最关心的事情,毕竟有军队就有战斗力,军权一旦掌握在对皇帝不忠的人手里的话,那么就会掀起血雨腥风,皇帝的政权随时都会受到威胁,因而军权皇帝们一向是会给自己最信任的人的,这玩意不能够随便乱给。

也正是因为军权的重要性,几乎每个朝代的皇帝都会制定一些条例规定来控制军队,这也导致了一点,那就是如果细究中国古代的军队制度的话,会发现随着朝代的变更,军队制度也在不断地变化,而今天所要说的就与唐代的军队制度有关。

唐代的军队制度并不是由唐代皇帝首次“发售”的,如果要深究的话,那它的“祖源”要打追溯到北周时期,而它的创立者便是隋文帝。

说一句题外话,隋文帝这个人是真的有能力,是他首创出来了三省六部制,把北周原本很混乱的六官制给改了(六官制又名六卿,起源于西周,尤其可见它的落后)将中央集权进行了一个加强,并且还把原本的郡县制度给改成了州和县两级,简化了地方的官制,减少了冗官的现象。

当然最为重要的便是开创了科举制度,虽然说那个时候制度并不完善但是却是在一定程度之上为后来唐朝的科举制奠定了基础,科举制甚至还传到了国外,逐渐形成了世界学子听了都很害怕的选拔性考试——“高考”。所以说被高考折磨到“生无可恋”的学子们如果说要报复的话一定记得去找隋文帝,可千万别找错了人。

言归正传,唐代的的军队制度叫做十六卫,它是由之前的卫府制演化而来的,将原本独立的两个系统,也就是禁兵和府兵合二为一,使得其不仅掌管京城宿卫,也成为“府兵”的领导机构。

但是这种领导并不是指代这十六卫的将军就能够指挥战争了,这种领导更像是一种名义上的领导,战争的时候还是要看皇帝怎么派元帅的,跟十六卫一点关系都没有,而十六卫和战争时皇帝派过去的元帅以及军府是一种相互制约的状态,没有人能够获得全部的权力,只有一部分的权利。

也因此,军权还是掌握在皇帝手上的,不过有一点值得提,那就是这个制度本身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的,中唐后均田制被破坏了,府兵制也就被瓦解了,十六卫也就不存在了。

而其实也并不是唐朝的军队下辖这十六卫,准确来说应当是唐朝的军队制度之内有这个制度,毕竟十六卫是整个府兵的领导机构的,而这十六卫本身就是一个总称,其实它本身是被分成八个部分的,八个部分各有名称,并且各有左右,其中有四卫不属于府兵的领导机构,分管的是门禁卫和皇帝的侍从以及仪卫,暂且不提,而剩下的十四卫便是领导府兵的。

当时中国的基层军府叫做折冲府,而其中又划分了三个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所能拥有的卫士(也就是士兵)的人数都是有一定的标准的,下府是八百,中府人稍微多一点,一千人,而上府则是一千二到一千五之间,而这些来源于折冲府的士兵们其实便是十六卫统领的军队的来源。

折冲府的数量在唐朝也不是一定的,记载之中最少的只有574个,而最多的已经达到了800个之多,不要小看了这226府的差距,就算全是下府也有180800人,有近二十万人。

现在还有明确记录真实可考的折冲府有627个,其中最多的就是在关内道,有足足289个,但是关内地区是皇都所在地区,确实需要防范,剩余的地方除了河南道以及河东道之外,都比较少,但也很平均。

虽然现在看起来这些府还挺多的,但是毕竟是被十二位分,而且东宫六率还要来分一杯羹,真正分到各卫之上的并不多,除了左右卫之外,剩下的各卫也就只能够分个四十到五十个折冲府而已。

虽然统称叫做十六卫,但是其实卫与卫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右威卫作为十六卫之一,和其他的卫一样,设置了一个大将军,同时也有两个将军,本身它是掌管宫禁宿卫的,但是如果是遇到比较大型的朝会或者说宫廷会议的话,则会临时成为一个叫做右厢队的组织,负责治安的同时也要负责穿着黑色的铠甲举起来皇家的旗帜,给外来宾客以及本朝官员看一看皇室的威严。

而下属有着四、五十折冲府的右威卫按照常理来说最多能有6万的军队,最少也有3.2万人,虽然没有有的传言中的10万人那么夸张,但是这个数字在人口稀少的古代已经是个挺大的数字了。

不过这毕竟是在古代,一方面战争损耗的人数就很多,而另一方天灾人祸也没有办法避免,尤其是像一些鼠疫、天花之类的传染病,凭着古代的医疗水准根本没有办法真正的治愈,也没有什么能力可以预防,这一死就是一大批人。

除此之外,古代人一旦患上这些在现代看来很平常的水痘、流感,基本上就是要等死了,府兵制本身就是依靠的主体是人,这一死一大批,每个折冲府的人数自然会受到影响,而且古代还有蝗灾、洪水之类的天灾,洪水倒还好一点,只要赈灾及时,损失不会特别大,但是如果遇到了蝗灾,那一饿死就是一大片,人数又少了。

除了这些天灾和人祸之外,唐朝还规定了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儿子的话那就只负责守卫当地的治安就好,不需要远出或者上战场,这种种原因加在一起,使得原本每个折冲府所规定的人数有的时候根本就填不满。

因此,估算右威卫所统领的军地人数也就只有两万到四万,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只是一个推测而已,真的想要知道那个时候右威卫究竟手下有多少士兵的话,还要看一看我国的考古发掘能不能找到相关的证据了,不然一切都只是猜测。

第2个回答  2020-09-19

按照唐初府兵制的设置,一个右威卫所领的兵力大概是四五万人,四五万兵力看起来似乎并不多,但如果综合起来看,就很可观了。

唐初的中央禁卫军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南衙十六卫和北衙六军,这南衙十六卫指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府兵制的设置。这十六卫分别是: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名字,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在这十六卫中,有十二卫是遥领府兵的,而另外四卫包括左右监门卫(掌诸门禁卫)、左右千牛卫(掌皇帝侍从、仪卫)并不分管府兵。

十二卫再加上东宫六率遥领天下数百个折冲府,府兵就归折冲府管理,各府的府兵主要是两个任务,其一是宿卫,其二就是外出打仗。在这两个任务之外,府兵主要就是闲时参加训练,农忙时从事生产。根据唐初的设定,全国大约有600到800个折冲府。其数量一直是有变化的,《新唐书》记载贞观年间,全国有六百多个折冲府,而最多的时候达到了八百个。

这些折冲府又分为上、中、下三等,不同的等级对应的府兵人数是不同的,其中上等有1200人,中等有1000人,下等则只有800人。不同折冲府的兵力不同,而十二卫中遥领的折冲府也不尽相同,其中左右卫遥领的折冲府兵力最多,即各领六十府兵力,其它十卫各领四十到五十府兵力,十二卫分完了之后,剩余的就隶属于东宫六率。

所以,按照这个数量来说,右威卫遥领的也是四十到五十府兵力。如果看它的极限值的话,那就是最少领四十府,全是下等折冲府兵力,即三万二千人,这是最低值,最高值的话,就是五十府上等折冲府兵力,即六万人。当然我们知道这个是极限值,即在三万二到六万之间,所以大体上来说,一个右威卫所领的兵力大概就是四五万。

右威卫的最高长官是右威卫大将军,为正三品。右威卫在唐初(662年之前)又为右屯卫,张士贵、窦琮、郑仁泰、苏定方、郭广敬等都曾做过右屯卫大将军。其中窦琮是“太原元谋功臣”之一,在晋阳跟随李渊起兵,立下战功,在武德初年,获封右屯卫大将军。

张士贵和郑仁泰都曾参与玄武门之变,深得李世民的信任。郑仁泰在贞观末年做过右屯卫大将军,而张士贵是在645年随李世民亲征高句丽的时候,因战功卓著获封右屯卫大将军。

当时,后来做了右威卫大将军的薛仁贵就在张士贵的军中,参加了这次东征高句丽之战,并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大将军。但这些人包括苏定方和郭广敬做的都是右屯卫大将军。到了662年,李治改右屯卫为右威卫,薛仁贵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右威卫大将军。

第3个回答  2021-07-11

唐朝前期实行的是府兵制。府兵制首先建于北魏时期,由宇文泰所创立,该制规定汉人专门务农,鲜卑人专门当兵,其实府兵制一开始就带有歧视汉人的色彩。到了北周,杨坚废除了这种做法,改为不管什么民族平时都务农,战时都从军,即兵农一体。这一改革,大大的增加了农业户口,促进了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府兵制历经西魏、北周和隋朝,到唐朝太宗年间发展到极致。府兵制是我国古代兵役制的一种,主要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主要由平时务农的农民组成,他们平时务农,农闲期练武,战时打仗。唐朝的府兵制发展到了顶点,这个制度实行兵将分离,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减少国家财政开支,但自备衣装兵器运输工具和路途粮食却加重了府兵的经济负担,这个制度从西魏宇文泰建立开始实行,到大唐玄宗时期废止,被募兵制所代替,历时二百余年。

府兵制有世袭成分,服役期可达二十一年至五十九岁,这个制度不能确保兵员质量,农民自己搞训练,加之府兵中老年居多,不能适应战争残酷环境而被制所取代。唐朝中央设立节制军队的有十六卫,即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威卫、左右武卫、左右金吾卫、左右领军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每卫编制25000至40000人,唐初军队规模比较庞大,军队战力也比较强,为大唐东征西讨和北扫建立了奇功。

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右威卫号称十万大军,一个右威卫能够拥有多少兵力?众说纷纭,历史学家也有争议观点,更不用说类似于吾辈非专业的布衣来侃此话题了。不过,可以猜测的是,对所谓一个卫的兵力动辄十万甚至几十万之类的话题,还是可以能持谨慎保守的态度来对待的。

第4个回答  2020-09-19

南衙十六卫和北衙六军是唐朝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右威卫是其中的主力之一,在唐朝开始的时候这个军队也就6000人左右,但是随着唐朝的不断发展壮大,后来发展到了上万人。右威卫很多的士兵都是当初跟随李渊起义的那些士兵,所以这支军队是唐王朝的嫡系部队,也是李世民最信任、战斗力最强悍的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往往都交给李世民最信任、最有能力的将领来统领,是唐朝军队中的一把利刃,往往都是完成最艰难的攻坚任务。

窦琮、郑仁泰、苏定方都做过这支军队的主帅。右威卫军队是一支英雄的部队,是一直战斗力强悍的部队,他为唐朝开疆拓土,对外扩张,平定周围的敌人,立下了很多的功劳。薛仁贵就曾经率领右威卫这支军队三箭定天山。解决了高句丽的问题,稳定了唐朝的边境,给唐朝内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唐朝李世民在位的时候,采用的是府兵制制度。府兵制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1200人,第二等是800人,第三等是600人。右威卫中大概有40个上等级的府兵。所以右威卫也就是五六万人的编制。有右威卫的人数在唐朝军队中不算多,但是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士兵,战斗力极其强悍。

随着唐朝不断的发展,唐朝需要进行更多的军事活动。府兵制不能适应当前这种趋势的发展,武则天就把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让地方能够自主招兵。右威卫这个军队的实力变得更加的强大。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