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1984年6月8日,一位身材瘦高、头发花白的外国游客抵达了中国西北部的吴起镇。在那里,他曾深情地伫立在毛泽东曾经指挥“割尾巴战斗”的地方,默念着“伟大”二字。随后,他与他的中国同伴一同拿起红军曾经使用过的钢刀,在毛泽东的旧居前相视而笑,宣告他们的“长征”之旅告一段落。这位游客是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前《纽约时报》副总编辑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他回国后不久,一本名为《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书问世,轰动一时,成为继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之后的又一里程碑。
30多年后的今天,当92岁的老兵秦兴汉回忆起那次会面时,他不禁唱起了《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既表达了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感慨,也是对索尔兹伯里的深深怀念。
鲜为人知的是,索尔兹伯里为追寻长征的足迹付出了近40年的努力,直到1984年,当时已经76岁、心脏装有起搏器的他,在74岁的妻子夏洛特和好友、“中国通”谢伟思的陪伴下,历时两个多月,跨越7个省,行程约1.2万公里,完成了他的长征之旅。这也是首位外国人士完整地重走了红军长征的路线。
秦兴汉将陪同索尔兹伯里踏访长征路的日记和所见所闻整理成《让世界都知道红军长征》,为索尔兹伯里的巨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增添了生动的细节和注解。
索尔兹伯里以其“非险不乐,事业乐趣在险中”的人生信条,在76岁高龄时,带着一颗依赖起搏器跳动的心脏,亲自踏上了他笔下“红军男女战士用毅力、勇气和实力书写一部伟大的人间史诗”的旅程。
从《西行漫记》中种下对长征的向往,索尔兹伯里对长征的向往在心中埋藏了近半个世纪,直到1972年,他向周恩来提出踏访长征路的请求。直到1983年8月,“长征之门”才向他敞开。在这期间,他作为中国的观察者,走访了中国各地,并先后出版了《在中国周围》和《中国100年》两本著作。
秦兴汉的日记显示,1984年4月5日,经过两天的等待,索尔兹伯里一行乘坐的航班终于飞往江西南昌,标志着他访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足迹的愿望开始实现。索尔兹伯里开始了日以继夜的工作,白天采访、考察,晚上则边沉思边整理采访素材。而身为秦兴汉,肩上的担子也不轻:时年59岁的他患有腿部静脉曲张,既要保证外宾的安全,又要注意方式。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秦兴汉回忆,两个多月中,他们一行人爬雪山、过草地,其中的艰险难以描述。最惊险的莫过于皎平渡之行,去时索尔兹伯里在15公里多的山路上摔了好几个跟头。返回时更难,开始时是用担架抬,因山路难走,不行,后来改为骑马,“临时找来的马没有马镫,以简易竹圈替代,马鞍则用医用胶带绑着凑合用。”索尔兹伯里认为此行是踏访长征遗迹中最令人难忘的一页:“不亲自到长征路上看看就不能深刻理解红军,也不能深刻领会长征的意义。”
然而,最“苦”的事情还在后头,第二天,索尔兹伯里便因过度疲劳和兴奋导致心脏病发,被困在了长征路上。经过西昌和成都两地医生的救治和呵护,仅一周便康复出院,执着地继续上路。
在全程带着问题的索尔兹伯里的访问中,他对中国同伴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如过四道封锁线的情况、红军长征时的气候等,问得戒烟多年的秦兴汉不得不时常燃上一支烟边思考边回答。索尔兹伯里的采访态度非常严谨,一件事情一定要有三个以上的资料来源他才采用。这种态度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体现为每个章节后都有不少于两页的注释。
经过访问,索尔兹伯里逐渐悟出了一个问题: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红军为何能够胜利?他逐渐认识到,红军的胜利因素很多,包括理想、智慧、政策、团结、纪律等,这些都转化为战斗力。“有信念的部队战无不胜”。他明白了中国一句古话“兵之胜败,本在于政”的道理,共产党的长征胜利源于根植于人民之中。索尔兹伯里深情地说:“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会使人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来,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1985年,索尔兹伯里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在美国出版,立即成为世界畅销书。1986年,在红军三大主力在甘南胜利会师50周年前夕,该书在中国翻译出版。长征也令索尔兹伯里与中国建立起深厚的感情。1993年他去世后,夏洛特根据他的遗愿将他生前用过的心脏起搏器等赠予军事博物馆收藏,以表示他对中国的热爱。
“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80载时光已过,而长征精神远未过时。面对“新长征”,老兵秦兴汉动情地说:“我们要走好新的长征,凝聚圆梦力量,勿忘祖国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祖国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祖国明天的伟大梦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