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引起焦遂血光之灾的“金鱼袋”有何来头?

在唐代任职的官员都可以佩戴吗?

唐代的鱼符制度较为系统和完善,鱼符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证明持有人的身份;二是作为一种荣誉性的配饰,表明佩戴者的地位。而鱼袋则是用来盛装鱼符的袋子。《长安》剧中焦遂佩戴的金鱼袋是等级最高的一种,通常授予三品以上官员,出入皇宫时用于查验身份,也是官员地位的象征。焦遂能得到金鱼袋,说明他虽是平民,但受圣人喜爱,可以常常出入皇宫。


《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唐高祖李渊初入长安时,废除了隋朝以来使用的竹使符和班银菟符,将其改为铜鱼符,用于军队调动、军事长官任免。又授予官员交鱼符和巡鱼符,前者用于出入宫门,后者用于出入城门。此外,藩属国的使者前来长安朝贡时,也要出示鱼符。可见,鱼符最初是一种实用性的凭证,类似于今天的门禁卡、身份证。

后来,鱼符逐渐有了“明贵贱”的作用,即以不同的鱼符表示佩戴者不同的级别。唐高宗时,授予五品以上的官员银鱼袋(剧中的小李必以靖安司丞的官位也持有一枚),三品以上官员金鱼袋。武则天在位时曾经改鱼符为龟符,中宗李显时又改回鱼符(吐槽一句:她改变了大唐,他又改了回去)。后来,鱼符的授予标准越来越宽松,退休官员也不必交回,鱼符也就逐渐泛滥了。史书记载:“当时服朱紫、佩鱼者众矣”。

话说回来,焦遂和李白、李适之(《长安》剧中的左相)、贺知章(剧中的何监)等八人在玄宗朝时被人称为“酒中八仙”,而焦遂是其中唯一的平民(没有获得过任何官位)。在史书上关于焦遂其人的记录较少,其事迹由酒友诗歌零星记载,也没有查到他被授予金鱼袋的记录。以平民身份被授予三品以上官员才能获得的金鱼袋,似乎不合规定,不过考虑到睿宗以后鱼袋逐渐泛滥的情况以及玄宗皇帝洒脱的性格,也许真的会在某次畅饮之后,一拍脑袋,赏给焦遂一个金鱼袋,也说不定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0

可以装“鱼符”的,三品以上官员才可佩戴。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中国历史上官员一直都有符印,作为权力和身份的象征。汉代给官员发放的龟印就是此意,到了时,改为颁发官员“鱼符”。鱼符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形状为鱼形,分左右两片,如同,记录详细,里面刻有官员的姓名、任职单位、官品、俸禄,出行待遇等,比以前各代要详细得多。既然有了“鱼符”,自然需要盛放鱼符的袋,“鱼袋”也同时出现,为了显示身份,也为了表明等级,唐代对官员章服都有相应规定,具体内容是:紫袍是三品以上官员的服饰,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穿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青)袍,无鱼袋。因此金鱼袋不是所有官员都能佩戴的,也没有皇帝御赐紫金鱼袋的史料,可见焦遂也不可能腰佩金鱼袋。这是不可逾越的身份等级象征。

焦遂

到了宋代,人身限制没那么严格,干脆不再用鱼符,而直接于袋上用金银饰为鱼形,从而区别身份等级。

金鱼袋其实是盛物的小荷包。在唐代时,里面放有鱼符,而宋代之后就没有鱼符了。古人的衣服都没有口袋,随身携带的小玩意就收在荷包里。宋以前出境都需检查身份信息,记载在简上,唐也是剖木为符,只是官员身份不同,为区别开了,特用鱼袋相互区别开,以保证官员特权,地位高下,一目了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22
在唐宋,存在一个用"鱼符"、"鱼袋"证明自己身份的制度,称为"鱼袋制度"。
其分为金鱼袋、银鱼袋。
它可不是人人都能佩戴的时尚物品。
在封建制度中,只有达到一定品级的官员才有资格佩戴。
而且不同等级的官员需要佩戴不同的鱼袋。
按规定,六品官员(唐初为五品)以上才能佩戴鱼袋,而且只能是银鱼袋。
到了三品、二品以及一品,官级比较高,就佩戴金鱼袋。
《长安十二时辰》中焦逐佩戴金鱼袋,证明他至少是三品以上大官,很可能与靖安司有联系。
所以狼卫首领曹破延才如此害怕自己的身份行踪泄露,于是痛下杀手。
第3个回答  2019-08-16
这个是象征官员的权力和地位的,不是官员都能拥有,要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行。
第4个回答  2019-08-24
并不是所有官员都可以佩戴的,在唐代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够佩戴金鱼袋,低于这个品级的官员,如果佩戴金鱼袋就违制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